除了進駐武漢雷神山醫院,聚美優品戰「疫」還幹了啥?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誰也不會想到,2020年的開局會從舉國協力抵禦疫情開始。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沒有「局外人」。政府、企業甚至是普通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批批奔赴前線的醫護工作者是中堅力量,從死亡線上挽救生命;工作在全國生產建設一線的工人、媒體記者、快遞員是堅守者,保障人民穩定的生活;捐錢捐物、調配資源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後備軍,用全新的網際網路模式及科技成果馳援前線,守護這些「逆行者」。

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聚美優品時刻關注著疫情發展。在做好企業內部防疫和產品消毒等後方管控工作之外,聚美優品還發揮國際供應鏈優勢,緊急從海外直採醫療物資,定向捐贈給北京兩家醫院用於抗疫工作;同時,旗下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也深入抗疫前線,先後進駐武漢21家抗疫定點醫院,提供24小時免費充電服務。

捐物資:聚美優品海外直採補給一線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透露,截至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2000萬隻/天)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8%。如此的高產能卻依然保障不了瞬間爆發的市場需求,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N95口罩都是緊缺品。

為此,聚美優品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公益小組,發揮國際供應鏈優勢,緊急從海外直採了稀缺的3M N95口罩4000隻,並定向捐贈給北京兩家醫院用於抗疫工作。

2月2日,首批採購的醫療物資在上海報關後運至北京,2月3日抵達聚美優品倉庫,當日下午16:00,聚美優品工作人員就將部分口罩捐贈並配送至接收醫院,一定程度緩解了該醫院醫療物資儲備不足、一時供不應求的燃眉之急。

據聚美優品專項公益小組成員介紹,第二批採購的醫療物資也於2月4日抵達了聚美優品倉庫,連同首批剩餘物資快速捐贈至北京一家三甲醫院。此舉也受到了來自院方的讚賞,「患難見真情,希望有更多像聚美一樣的企業,為防疫抗疫的前線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去前線:見證「中國速度」下的雷神山醫院

在發揮垂直電商國際供應鏈優勢之外,聚美優品旗下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也通過「堅守」的方式,保障前線抗疫工作人員、患者、醫護工作者的電量供給,從而實現緊急通訊不中斷,隨時接收到來自家人、朋友傳遞的溫情與鼓舞。

2月8日,街電團隊應武漢雷神山醫院施工方需求,克服層層困難,將共享充電寶設備送入雷神山建設工地,為這裡的建設者、患者及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免費充電服務。作為建築現場的「剛需」服務之一,街電有幸作為共享充電寶的代表,見證了12日拔地而起的雷神山醫院,用「中國創造」支援「中國速度」。

雷神山醫院不是第一家有免費街電使用的方艙醫院,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家,馳援武漢,街電一直在行動。2月6日,街電還完成了對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設備鋪設;2月7日,進駐黃陂一中體育館方艙醫院。

而早在1月27日,街電就在武漢地區21家醫院開設了24小時免費共享充電服務,其中包括協和醫院、武漢市第五醫院、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等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保復工:啟動嚴格消殺 抵禦「疫情綜合症」

「感覺正式復工後,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公共場所真的找不到安全感。」一位微博網友的話道出了全體復工上班族的心聲,有人把它歸結為「後疫情時期綜合症」——地鐵能不能乘?食堂去不去吃?車還打不打?共享服務敢不敢用?

對於使用安全,街電比消費者更加看重。為積極應對復工潮,保障廣大用戶的使用安全,街電對線下共享充電寶設備的日常消毒工作進行了全面升級,全國範圍內啟動嚴格消殺系列舉措。

首先,街電對消毒工具、不同設備的消毒要求和流程進行了逐一規範,確保安全防護不留死角;其次,街電還為所有一線運維人員配備了安全防護設施,消殺過後不留安全隱患。

針對廣泛使用的小型櫃機設備,街電工作人員除對櫃機機身進行全面消毒外,尤其對用戶經常需要碰觸的歸還按鍵進行重點消毒;同時對可能有汙染風險的電池卡槽口採取探入式擦拭消毒。對於大型屏幕櫃機,屏幕、外接充電線等重點區域也會進行消毒。

消殺同時,以人為本。為保障一線運維人員的健康安全,為運維人員制定了嚴格的日常行動規範,同時配備了充足的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

抗疫無界限,安全不分你我。街電錶示,若入駐的商家門店內同時存在其他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櫃機,街電會協助進行輔助消毒工作,努力保證廣大消費者的使用安全。讓消費者少一份顧慮,多一份安心,便利使用共享服務。

疫情之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正將自身渠道、技術優勢投入「抗疫」工作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發揮信息服務提供者的重要作用,為抗擊疫情貢獻應有的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雷神山醫院:建築工人Q版戰「疫」漫畫溫暖眾人
    工人日報客戶端電 在雷神山醫院醫護通道,有一條特別的「漫畫長廊」,畫作上Q版的醫護人員、雷神山建設者同「疫」魔競速,為患者打氣加油,幽默又可愛。而這些畫作全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裝公司工人許新焰。
  • 「惠州製造」馳援武漢,保障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
    抗疫前線,處處有「惠州製造」身影。在嚴峻疫情當前,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相隔千裡,從除夕夜至今,眾多惠州企業正火速將醫院建設最需要的電源、通信、家電、照明物資運抵醫院建設現場,無償捐贈給醫院使用,為兩所醫院建設提供保障。
  • 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建制接管雷神山醫院兩個病區
    3月1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A15、A16病區內,我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正在忙碌。該批醫療隊3月16日主動請纓,進駐雷神山醫院後整建制接管兩個病區,負責94張床位,成為我省首批進駐雷神山醫院的醫療隊。  我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由來自山西15家醫院的171名隊員組成。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的馬邊「父子兵」
    「我要去支援武漢,你去嗎?」「去!」2月1日,原本已收拾好行李,打算回家團年的荍壩鄉東升村2組盧定根、盧乾寨父子倆,意外在微信群中看見火神山醫院急需工人的消息後,便毅然放棄回家團聚的念頭,迅速收拾工具,踏上了前往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徵程。
  • 陳歐旗下街電為戰「疫」一線續航
    據悉,2月初,醫療物資全線告急,聚美優品緊急從杜拜空運數千隻3M N95口罩,定向捐贈至北京兩家三甲醫院用於抗疫工作;同時,旗下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也於第一時間深入抗疫一線,先後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神山醫院等20餘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為醫護工作者提供便攜供電服務,致敬最美逆行者。
  • 128步到3萬步:雷神山醫院「工地青年」的戰「疫」故事
    新華社發(陳鍾昊 攝)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128步到3萬步:雷神山醫院「工地青年」的戰「疫」故事  新華社記者陳鍾昊、樊攀、王君璐  「您這裡還有富餘的煙感報警器嗎?」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生產技術組組長甘泉勝記不清自己第幾次這麼問了,在挖掘機、電鑽、焊槍等各種機械聲響混合的環境裡,他必須扯著嗓子喊,才能讓別人聽見自己說什麼。今年2月初,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上百家施工單位、上萬名建設工人同時施工,甘泉勝奔走其間,竭力為負責建設的病區協調物資。3萬步,是甘泉勝那段時間每天能走的步數。
  • 九牧為武漢雷神山醫院捐贈衛浴,助力健康中國
    支援武漢,九牧在行動。 九牧援助武漢雷神山醫院     智能感應衛浴物資已到位。 健康中國,加油! 正月初三,李克強總理親赴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患者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頑強的中國人民,中國行!中國一定能行!
  • 雷神山醫院隔離病房是啥樣?記者探訪
    從天空俯瞰,雷神山醫院隔離病房、醫技樓等設施呈魚骨狀分布,內部長啥樣?2月6日下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雷神山醫院病房(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為您推薦《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2月16日 星期日 雷神山醫院 多雲楊楊、新新:兒子們,這是一段2020年冬春之交全國馳援湖北地區抗擊疫情的故事媽媽工作的地方叫武漢雷神山醫院。名字是不是很霸氣?這是個僅用10幾天就建起來的醫院,這個醫院專門收治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媽媽非常光榮能在這裡戰鬥,這裡雖然只用了十幾天建設,但有非常好的防護設備和後勤保障,整個病區都有負壓,在這裡工作非常安全。呵呵,你們還小,跟你們說你們也還不懂。
  • 【「疫」瞬間】鏖戰雷神山
    在武漢,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已經正式進駐雷神山醫院,獨立接管病區,邁入抗擊疫情新徵程。隨著眾多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平安返鄉,這些仍舊堅守在一線陣地上的白衣戰士們,仍要面對巨大的壓力,打響一場場「生命爭奪戰」。
  • 雷神山醫院平面圖、彩繪石頭、熊貓剪紙…這些四川抗疫見證物亮了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珍貴的雷神山醫院平面圖,彩繪在石頭上的「初心如磐石」,一雙巧手剪出的剪紙作品《希望》……四川博物院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了600多件抗疫見證實物,一件件獨一無二的物品,定格了一個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為了明天,收藏今天。
  • 綠島風公司火線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捐贈240多套...
    綠島風公司火線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捐贈240多套通風設備「中國速度」背後的「江門力量」
  •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支援武漢醫生團隊轉戰雷神山
    網易新聞保定訊 紅會醫院援月半,重裝再戰雷神山。經過短暫休整,3月16日,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醫生團隊9人正式從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轉戰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展臨床救治工作。該院支援武漢護理團隊目前正在待命,時刻準備與疫情進行最後一搏。
  • 雷神山「攻堅戰」 方艙醫院「閃電戰」 下沉社區「保衛戰」武漢...
    不論是鏖戰雷神山的「攻堅戰」、搶建方艙醫院的「閃電戰」,還是下沉社區的「保衛戰」,武漢地產人在這場戰疫中敢於「亮劍」、連戰連捷。疫情發生後,地產集團黨委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使命在肩、戰鬥有我」的行動令,3600名幹部職工全部進入「戰時狀態」。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應該被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有了這兩家高標準傳染病專科醫院,數千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逆行者」的特殊使命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鍾巍巍是武漢新洲區鳳凰鎮陳添奇村村民。1月28日,他和哥哥、父親一起趕到火神山加入施工大軍,30日又轉戰雷神山,安裝管網、電纜。「2月2日至6日,為搶工期,每天連續施工20多個小時,吃飯蹲在工地上,困了就靠在材料堆上打個盹,下雨時就鑽到管子裡睡十幾分鐘。材料一運到,馬上又爬出來幹活。」鍾巍巍回憶,當時讓他最揪心的還不是累,而是在工地上一起勞動的59歲的父親持續咳嗽。
  • 武漢雷神山醫院副院長:雷神山醫院是目前在院病人最多的定點醫院...
    【來源:武漢發布】3月17日16時,國新辦在湖北舉行發布會,介紹雷神山醫院及援鄂醫療隊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情況,邀請遼、吉、滬、粵四地援鄂醫療隊領隊介紹情況。武漢雷神山醫院副院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袁玉峰介紹,雷神山醫院是由1.5萬名建設者在10天時間連夜建設的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也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管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
  • 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沙見龍 攝(抗擊新型肺炎)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中新網濟南2月2日電 題: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作者 邱江波 沙見龍 李欣經過7000餘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火神山醫院2月2日完工,只用了
  • 中建兵團決勝武漢雷神山
    來源:經濟日報圖片說明:1、2、雷神山醫院2月4日航拍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3、雷神山項目黨旗飄飄(中建集團供圖)4、5、6、雷神山項目施工現場(中建集團供圖)7、位於武漢雷神山醫院醫技樓的檢驗科室
  • 戰「疫」實錄|「雲監工」看著6000人「搭積木」?雷神山醫院建設沒...
    但隨著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武漢乃至全國逐漸擴散,黃家湖湖畔正在崛起一座包含1600張床位,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雷神山醫院。1月26日開工建設的雷神山醫院,是武漢市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打造的第二所「戰時醫院」。此前,火神山醫院經過8天的高強度施工,已於2月2日正式交付解放軍支援湖北醫療隊,雷神山醫院距離交付的時間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