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自我們上學那時,就會有這樣的經歷,考試後試卷需要家長籤字。當老師把試捲髮下來的時候,就是我們鬥智鬥勇的時候,但學生黨為了對付「家長籤字」,能有多拼呢?網友表示這才是高手,真是機智!
在每次考試之後,老師都會發下卷子讓我們拿回家給父母看,當然看還不夠,還需要籤字,這時候學生黨們就發揮了他們「機智聰明」-模仿父母的筆跡籤字,那我們來看看這些中小學生黨們的籤字成長史吧!
一、三年級模仿家長籤字
這是一個「聰明」的三年級學生 ,從試卷的分數可以看出,他平時的成績是十分優秀了,而這次的100分,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但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他的家長籤名有點奇怪。看來媽媽的名字取得太難了,餘瑩(ying)的瑩不會寫,用了拼音代替,要說你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媽媽怎麼會用拼音代替呢!
二、五年級模仿家長籤字
相比三年級時候的聰明,五年級的學生模仿家長就有意思了,他在卷子上寫道「媽媽說,她早就看過了」,看來是長大了,心眼也多了起來,知道模仿媽媽的籤名會被罵,所以就直接寫了一句話,但是這句話分明是「掩耳盜鈴」啊,老師是讓家長籤名字,媽媽要是看到了,不籤名也可以解釋的,但是這一句話分明告訴老師沒給媽媽看啊。
三、初一學生模仿家長籤字
作為初一的學生,考試的成績成了父母判斷孩子最近好沒好學習的標準,一旦考砸了,分數不好了,迎接的就是一頓「打罵」,所以這時候的學生開始自己練習家長的籤字了。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他們開始用印紙模仿,用筆一遍一遍地模仿家長的籤字。雖然模仿得越來越像,但是還是騙不過火眼金睛的班主任,但也有能矇混過關的時候,初中的考試慢慢的多起來,老師也是大致看一下,也不會再計較是不是家長籤字了。
但是很多時候,學生黨模仿家長籤字就一定是孩子的錯嗎?不,有可能是家長同意的,我們來看看孩子模仿家長籤字的幾種情況?
一、家長授權的
家長看過試卷之後,表示知道了,但是覺得自己寫字不好看或者是不會寫字,所以讓學生們代替。
二、成績太差了,不敢
成績考得較差的同學,一定不敢將試卷拿回家給家長籤字,一是害怕挨揍,二是害怕家長嘮叨。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就自己模仿籤字了。
三、家長沒有時間
很多家長工作較忙,在孩子稍微大一點時候,都很晚才回家,所以學生黨等不到自己的父母,只能自己籤名了。一是為了完成老師交代的事情,二是不想挨批評。
所以對於學生黨來說,模仿家長籤名是有很多情況的,但無論是哪一種,自己去模仿都是不對的,因為這是老師和學生家長溝通的一種方式,其實學生也要誠實地告訴家長需要籤字,這樣沒時間的父母就會和老師溝通。
要是父母忙,就讓老師監督一下你的學習狀態;要是考砸了的話,找到不會的地方多加聯繫,保證不影響下次考試。
尤其是上了初中的學生們,班主任老師已經很少讓父母籤字了,所以把你刻苦鑽研「筆跡」的時間,用來多寫兩道數學題吧,沒準下次考試的時候,有機會翻身哦。
今日話題:你模仿過家長籤字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