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外國人永居中國,英語的地位反而會降低,為什麼?

2020-12-22 超人爸爸說教育

外國人多了,英語地位反而會降低

近日,《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了,也引起了廣泛討論。

不管最後的修改意見如何,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力進一步提升,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長期學習、工作、生活在中國。

這些長期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在被中國和中國人影響的同時,也會從方方面面影響中國。

我是「超人爸爸說教育」,一個教育領域的作者,所以關心的也是教育方面的事,就僅從教育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

先說結論:我認為當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長期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時候,英語在中國的地位會越來越低。

為啥?

很多人會認為,這不科學啊,當在中國的外國人變多了,中國成為國際化的國家,建設很多國際化大都市,英語應該越來越吃香,地位應該越來越高才對啊,怎麼會反而降低呢?

我們先看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大約1300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做了周邊各少數民族「天可汗」,彼時的長安,匯聚了日本人、高麗人、波斯人、龜茲人、突厥人、大食人,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那時,匯聚在長安的人們,主要以什麼語言交流?

第二個例子,上個世紀後半段,世界的中心是美國,紐約吸引著全世界的精英,在new york city,那裡的人是說漢語,還是西班牙語,法語?

第三個例子,歐洲人沒錢了,玩不了航天了,歐洲航天員為了能上中國空間站,開始學習漢語。

中國有兩句老話:入鄉隨俗,客隨主便。外國人在中國,他們是客,我們是主,從生活習俗上,只可能他們隨我們,不可能我們隨他們。

在語言交流上也是這樣,當然不排除一些外語好的人和外國人用外語交流,也能學習鍛鍊自己的外語水平,但是使用漢語,一定是主流和多數。

所以,不管未來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外國人有多少,我們和他們的交流,都將以漢語為主,他們也會主動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以謀求更好地融入中國。

語言是工具,更是文化和話語權的載體

很多人認為,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就應該學好英語。

沒有人否認這一點,但是,學習英語是有目的的,是為了取長補短,把他人先進優秀的東西為我所用,而不是把英語、把英語國家的人供起來。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佔據主導地位,掌握了相對先進的科技,掌控著國際話語權,英語也廣泛流行,時間一長,大家都習慣了,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認為,英語是世界第一語言,要想和世界交流,就要多學英語,學好英語。

假如世界和平,每個人、每個國家都絕對平等,那當然沒什麼問題,但現實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再看一個鍾南山院士的例子。

鍾南山院士說,他帶領的團隊在很早的時候,就對疫情做了預測,疫情大概在2月中下旬會達到高峰,確診人數六、七萬,他們把這個預測結果寫了論文,投到國權威外期刊,結果被人家退回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國外所謂的「權威」專家,也做了一個預測,預測中國感染人數是十六七萬人,鍾南山院士團隊預測的數值,只有人家的零頭,當然就不讓你發表了。

雖然最後事實證明,鍾南山團隊的預測更準確,但對國外的專家來說,事實如何並不重要,他們一直是帶著偏見和有色眼鏡看你的。如果鍾南山團隊預測的數據,是十六七萬甚至二十六七萬,你說他能不能發表?

外國人的偏見,可以堂而皇之地四處宣揚,而我們的意見即使再正確,但根本沒有發聲的機會,也就沒有人能聽到了。

即使在中國權威如鍾南山,也不得不把論文發到外國的期刊上,由國外沒有實地接觸過新冠病毒的所謂「專家」來品評,最後還給你退回來了。

中國學者做的研究,發表在國外的期刊,而且人家還是帶有偏見的、選擇性的發表,國內同行要學習自己國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還要花大價錢訂閱國外的期刊,這叫什麼事?

所以,科技部、教育部才會聯合發文,要求「破除SCI至上」,打造中國自己的高質量中英文期刊。

華為被黑,孫楊被黑,都是一樣的劇本,事實如何並不重要,關鍵是看誰說了能算。

國家要強大,國民要強大,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否則,只能別人帶著偏見黑你,你根本沒有發聲的機會,沒人能聽到你的聲音,外界認識的,是那個「被黑過」的你。

時間一長,除了你自己,外界都戴著有色眼鏡看你,想要糾正偏見,需要付出的努力,何止是十倍、百倍。

現在,我們一直在和西方爭奪話語權,無論是在這次疫情中,中醫發揮的重要作用,還是教育部、科技部下決心打造自己的高質量期刊。

難道大家沒有發現,近幾年,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也多了起來嗎?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中國詩詞大會》,再到李子柒,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優秀,聽到了中國聲音。

在每一個領域,話語權鬥爭都是要進行的。

當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們就會像學習漢語的歐洲太空人一樣,學習漢語。相對地,英語的地位就下降了。

未來,我們取消英語的必修課地位,也指日可待。

結束語

看了我的分析,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分享。

#教育#

相關焦點

  • LOL:對「外國人永居管理條例」的思考,LPL外援選手可以永居嗎
    如果你現在點開一些大媒體的微博評論區,可能會嚇一跳,因為無論這些大媒體發的是什麼類型的文章,前排的評論都出奇的一致,全是極力反對條例,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外國人永居管理條例」呢?根據網友們的陳述,總結起來就是——區別對待。
  • 討論外國人永居,不該給膚色打上標籤,他們仍是我們的非洲朋友
    人情文化,是國人群體認同的一種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反對外國人永居的因素,因為對他們沒有人情,談不上人情。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是中國人文化情感的表現。前期還沒有引起這麼大反響的時候,在本號就發布了《降低外國人永居門檻?中國的發展紅利,恐怕最後都讓他人佔了便宜》,我們的發展是中國人付出了無數犧牲的,所以,沒有在中國土地上的付出,就不要想著來中國摘果子。
  • 愛爾蘭永居or歐盟永居?一起來了解下愛爾蘭的黃金身份吧
    愛爾蘭永居(即歐盟成員國的國別永居)和歐盟永居(Long-term resident of EC)是歐盟的兩種永居身份。國別永居:是某歐盟成員國 (比如愛爾蘭), 根據該國外國人居留法或移民法規定的條件,授予符合法定條件的歐盟外國家公民以該國永久居民的身份 (比如愛爾蘭投資)。允許持有者自由出入、生活在這一個國家。
  • 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住久了不願回國?
    很多外國人都想在中國永久居住,甚至擁有國籍。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深深地吸引著外國人,文化,美食,交通便利,支付便利,治安,女性地位,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國人友好,還有對外國人超國民對待等。這些許許多多點都吸引著外國人。1:文化。四大古代文明古國,目前就剩中國了。而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內容有待斟酌 條文還需細化
    自從司法部2月27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來,在網際網路上就引發軒然大波,而且網民以壓倒性態勢反對該條例。本來很正常的、符合國際慣例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為什麼會在我國遭到如此多人的反對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外國人來中國當老師?其實是因為這3 點,很真實
    為什麼越來越多外國人來中國當老師?其實是因為這3 點,很真實 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發現有很多外國人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是一個很遙遠的距離,而且也很難實現。
  • 中考英語聽力被外國人無情吐槽,難道世界上不止一種英語?
    中國的英語聽力對他們來說,是不是就像小學生的數學題一樣簡單?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中考英語聽力被外國人無情吐槽,難道世界上不止有一種英語嗎?下面這張圖是兩個外國人找到了我國2015年河南省中考聽力的試題和答案,他們準備聽一下中考的英語聽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兩外國人會有什麼反應吧!
  • 英語的霸主地位可能面臨「威脅」,英語改革勢在必行
    英語的霸主地位可能面臨「威脅」,英語改革勢在必行,何不用中國武術和中醫代替英語?是時候和英語說拜拜了……浙大教授提出「將英語踢出高考」的言論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這麼多年來英語已經讓中國學生花費太多時間了。
  • 日本永居申請條件?
    日本永居申請條件?隨著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移民國外獲得更好的生活已經不是一件什麼很困難的事情了。而日本作為距離我國最近的發達國家,還有著良好的社會福利和發達的教育和醫療水平,因此一直是國人的首選移民地之一。
  • 降低高考英語分數佔比,純屬胡鬧
    其一,不是「外婆語」,因為沒有地位高下。 其二,不是「舅舅語」,因為沒有性別差異。 我們總是不時會感覺到,「外語」這個詞害人不淺。 一方面,一聽上去就知道這「不是我的東西」,也不是「古已有之」,更不是「國粹」,所以地位就低上一等。
  • 劉亦菲試鏡花木蘭,飆英語引爭議,網友:花木蘭是外國人?
    但是,對於這段視頻,網友們卻不買帳了,很多網友對於劉亦菲飆英語,沒有給予肯定和表揚,反而提出質疑:演的花木蘭,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為何不說漢語?也有人直接說:劉亦菲本來就已經加入美國國籍,人家說的是她的母語。也有網友說:你們演員無國界,但是我們的英雄有國界,所以我不喜歡一個黃皮膚說英語去面試一個中國英雄,花木蘭不會說英語!
  • 世界上有兩種英語,一種是國外講的英語,一種是中國式英語
    口音獨特,並不是正規英語發音英語和漢語的口音區別非常大,大部分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接觸過原生英語,對於英語口音更多的認識來自教材和考試中的聽力,聽力剛開始時,外國友人吐槽對話人的口音過於奇怪。
  • 英語在中國的發展簡史
    初始中國學生學英語不練聽力,不練口語,只會做各類題目,他們考試的分數還不低呢!他們稱之曰: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不過學生們早晨喜歡讀英語,英語獲得了與他們母語一一語文的同等待遇,英語老師要求早晨一半時間讀英語,一半時間讀語文!
  • 關於英語啟蒙1——你以為外國人的英語發音就很標準嗎?
    從果果會說話起,我就開始給她輸入英語,到現在兩歲三個月,會說一百多個詞彙、會唱十來首英文歌曲,而且看到物品能後脫口而出。她現在的思維裡有兩種語言,每當學一個新的漢語詞彙時,就要問我用英語怎麼說,有的時候一些東西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就用手機查了告訴她,然後跟讀,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有這樣思維,可能跟我兩種語言一起教有聯繫吧!總體來說,老母親的心思沒白費。
  • 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教育部回應:取消不可能,降低佔比
    反對派:以俞敏洪為首,他認為高考取消英語,窮人家的孩子是最大受害者,因為窮人家的孩子需要花更多的錢去上補習班學英語。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了。 為什麼連人大代表都提議高考取消英語? 「減負」。
  • 為什麼日漫中的外國人都會說日語,終於揭秘!
    經常看日漫的孩子肯定有一個疑問,好像日漫裡所有的外國人都會說日語。最近阿九在追的動漫是發生在美國的,而故事的男主竟然說的是英語。阿九表示有一點點的震驚,可惜,帥不過半集,在男主發音被吐槽之後,便開啟了全日文的模式。為什麼日漫裡的故事無論發生在哪裡都說日語呢?
  • 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英語?疫情後很多人對此很疑惑
    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英語?熱心姐姐 原創一直有人認為英語不重要,特別是在這次疫情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國家那麼好,外國還比不上我們中國,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語呢?所以我們要學好英語。其次,學好英語才能提升我們中華民族和國家的世界地位。為什麼以前外國人一直看不起我們?首先是因為語言不通。其實我們中國人都很聰明,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四大發明也是我們祖先的偉大貢獻。
  • 「取消英語」或「將英語調整為副課」,為什麼很多人極力反對?
    為什麼很多人極力反對「取消英語」或者「將英語調整為副課」?大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第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語依然是世界通用語言 近年來,關於取消英語的呼聲此消彼長。
  • 外國人居然也「相親」?相親用英語怎麼說你知道嗎~
    英語口語「相親」是大齡青年逃不過的話題也是中國家長亙古不變十分熱衷的話題之一。大家知道嗎,其實外國人也會相親,那他們是怎麼稱呼的呢?你們為什麼要催我結婚,我才24.英語學習其實在平時的學習中,想知道更多有趣話題的地道英語口語我們可以:1.
  • 日本永居者的配偶及子女如何能獲得籤證?
    隨著日本籤證的獲取難度逐漸降低,這幾年獲得日本永居的權利並申請申請下來日本永居籤證的投資者數量非常龐大,而當投資者自己實現了日本永居之後,自然也想要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也同樣能夠永久享受日本的各項福利待遇。那麼持有日本永居籤證的投資者們,要如何操作,才能使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獲得日本籤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