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間,央視一套開始播出《裝臺》,該劇是現實主義的作品,劇中一直在找尋一種純正的西安煙火氣息。
故事一開始,以男主角帶著自己的裝臺隊伍幹完活兒之後,老闆跑了,沒有領到工錢為起始,然後一系列人物,順子、八叔八嬸和蔡素芬等等登場,該劇是單集劇情展開,將人物性格展現得十分地道,這一個個的小人物將西安普通人的眾生呈現出來。
本劇中,還展現了超級多的西安美食,讓觀眾一邊觀看電視一邊流口水:街邊的肉夾饃、胡辣湯,鍋盔和扎啤等等。展現西安風味美食讓《裝臺》帶上了非常不錯的地域文化氣息。
城中村是劇中又一特色,它又極具生活氣息。城中村的街道和小院、房舍,展現了西安的煙火氣。
地域方言也給該劇增色不少,在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夾雜了普通話方言一邊保持了陝西方言的重要特色,一邊又不對陝西外的觀眾造成聽覺上的障礙,讓人們更好體驗了西安煙火氣。
甚至在原著小說當中,俚俗方言的運用帶著軟「情色」的味道,比如首集當中,閆妮對張嘉益說,你回回都是搓二兩喝八兩,辦的都是大事情——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無傷大雅。在第一集裡,閆妮老師和張嘉益老師在床頭上的對手戲出場驚豔,也更讓人體會到了真實的人生姿態,這也告訴我們,優秀的演員對一部現實主義的影視作品是有多麼重要。
《裝臺》是一部品味道的作品,呈現的就是生活的味道,給觀眾在眾多紛雜的電視劇裡一屜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