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本報記者 金貽龍 北京報導
7月16日晚,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315晚會上,毛巾生產線的灰色一面被揭開,點名企業包括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迪奧紡織製造有限公司等。
節目指出,有廠家將舊襪子、舊內衣加工成再生棉,賣給紗線廠做成紗線,這些紗線上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最終賣給毛巾廠做成毛巾。雖然成品毛巾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些產品實際上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7月17日上午,《中國經營報》記者分別聯繫了涉事企業,永亮公司、金浩公司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迪奧公司銷售經理表示:「因為有些客戶報的價格太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銷售人員才說不保檢測,但不保檢測並不意味著就是黑心棉,公司正在進行自查。」
再生棉充當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我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這裡如今已形成了集紡紗、織造、印染、後整理、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年產毛巾50億條,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來自高陽縣。然而,央視記者在高陽當地走訪發現,繁榮背後存在著假象。
央視315節目報導,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其中後者所用的紗線,大多由再生棉製成。
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回收棉,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半,高陽及周邊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100噸,多則數百噸。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高陽當地多家為毛巾生產企業提供紗線的廠家,對方均表示,其紗線原料並不是再生棉,而是正宗棉花,也就是棉紗,能夠用於生產毛巾、口罩、面巾等,但紗線的原料好壞決定了毛巾的品質。
「即便都是14隻紗線,如果使用的原料不同,質量也會有差別。」某棉紡公司的銷售負責人賀斌(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有些紗線的纖維比較短,幾乎沒有一家紗線廠願意將邊角料扔掉,他們習慣性地將邊角料紡成紗,最後提供給毛巾廠,用這種原材料製成的毛巾避免不了脫毛。
紗線廠的原料也確實讓人震驚。據央視315節目報導,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只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就重新變成了棉花,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對於這種生產造假亂象,迪奧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各生產環節中,棉紗生產企業才是最可恨的,如果不是央視315節目的曝光,我們都不知道有這種企業存在,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自查。」
執行國標但不保證檢測合格
央視記者在河南、山東、河北多地調查發現,各種各樣的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雖然產品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這種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籤,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告訴央視記者,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達到5000萬元。
毛巾屬於和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B類紡織品,為確保毛巾質量,紡織品纖維含量國家標準及毛巾的國家標準對毛巾含棉料、色牢度、脫毛率、pH值做了詳細的規定。《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發現,央視315節目播出後,有一些地址位於高陽縣的紡織品店鋪仍在銷售沒有標註廠名、廠址等信息及警示語的毛巾產品。
迪奧公司的一名銷售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們是從棉紗攤進的紗線,買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說是否保檢測合格,如果當時就知道他們用的是那種黑心棉,我們肯定是不會用他們家的。」
「那你們在採購前有沒有主動求證對方的紗線是什麼原材料呢?」在《中國經營報》記者的追問下,這名銷售人員只是含糊其辭,然後示意讓公司銷售經理來回答,後者表示:「因為檢測費相對較高,而客戶報的價格偏低,一般都是讓他們自己去檢測,如果客戶執意要檢測報告,那價格要適當抬高一些才行。」
按照迪奧公司銷售經理的說法,不保檢測合格並不代表就是用的節目中提到的再生棉,公司生產、銷售的中高檔毛巾基本上是純棉,或者帶有一點化纖,含量是多少就標多少,以公司現在的實力,也不可能做到批批檢測、條條檢測,客戶需要公司才會提供,而公司選擇誰家的紗線,更多的是基於彼此的信任。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今年的央視315節目整整遲播了4個月,但曝光力度並未讓公眾失望,被點名的企業不乏國內知名品牌,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天眼查顯示,永亮公司是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公司成立於1992年,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年銷售額1.2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毛巾類製品、床上用品、針織品、嬰兒用紡織品生產及銷售等,2010年以前曾多次因質量優良被認證或表揚。
然而,2019年8月,永亮公司曾遭到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詳情顯示,違法行為類型為: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此外,河北省2019年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顯示,高陽縣有三家毛巾類生產企業存在產品不合格行為,不合格項目均為使用說明或纖維含量。
央視財經頻道315晚會曝光高陽毛巾和紗線質量問題後,高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連夜開會並組織市場監管、環保、公安、電力等部門立即開展清查行動,對涉事企業連夜查封,問題產品就地封存,涉事人員全部控制。高陽縣委、縣政府公開表示,將嚴防嚴控毛巾產品安全風險,主動接受監督,整改整治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均無法搜索到與「永亮」「金浩陽」「迪奧」相關的任何商品。
(編輯:劉旺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