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片仔癀遇上安宮牛黃丸
——片仔癀老藥廠與安宮牛黃丸60年質量品牌情緣揭秘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片仔癀要出安宮牛黃丸了!」隨著片仔癀最近正式控股龍暉藥業,我國兩大傳世名方的「聯姻」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據了解,此次控股龍暉藥業是片仔癀上市以來,首次實施外延式產業併購,完善產業布局。成立於2005年的龍暉藥業是東北知名藥企,其中在產中成藥以安宮牛黃丸等傳統中藥名方為主。
作為中華老字號,片仔癀藥業股份漳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片仔癀藥業)因生產名藥「片仔癀」而享譽海內外。但片仔癀與安宮牛黃丸的「緣分」早已有之——60年前,片仔癀老藥廠(漳州製藥廠)就已經生產安宮牛黃丸。那究竟片仔癀老藥廠生產安宮牛黃丸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呢?
百年品牌的質量傳奇
說起片仔癀老藥廠生產的安宮牛黃丸,不得不說起它的前身,福建漳州老字號——同善堂藥局。
同善堂藥局創辦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藥材道地、工藝精湛聲名遠播。創始人周廷揚對於藥物性味和炮製方法尤為精道,尤其主張診病開方必須講究藥材道地和炮製。
同善堂藥局從創立之初就視質量如生命,以堅持做「良心藥」聞名,傳承了數百年。其中著名的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因功效卓越、歷史悠久,廣受百姓信賴。
同善堂藥局與片仔癀有何關係?眾所周知,片仔癀源於明朝宮廷秘方,從漳州璞山巖寺開始代代流傳。民國初年,璞山巖寺最後一名住持還俗,與漳州馨苑茶莊莊主李珠結為夫妻,繼續製售片仔癀。
1956年公私合營,以同善堂、馨苑茶莊為基礎,組建公私合營同善堂聯合製藥廠;1957年,成立公私合營漳州製藥廠;1966年,轉為地方國營,改名漳州製藥廠,片仔癀藥業的發展由此奠定基礎。漳州製藥廠嚴格遵循同善堂安宮牛黃丸的傳統工藝,精選道地藥材,嚴守古法炮製,生產出的安宮牛黃丸療效顯著,暢銷海內外。其中,漳藥牌安宮牛黃丸主要在國內銷售,荔枝牌安宮牛黃丸則在海外市場銷售。
安宮牛黃丸是名貴中成藥中的經典名方,因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享有「救急症於及時,挽垂危於頃刻」的美譽。目前,國內大大小小就有上百家藥企生產該產品。
據介紹,自安宮牛黃丸面世以來,同善堂藥局就堅持從全國各地選用高品質的天然牛黃。有一次,牛黃剛剛到貨,店裡新來的夥計正在挑選,掌柜看見夥計挑選的牛黃中還混有少部分「管黃」,連忙起身制止,親自將「管黃」挑出,只留下質量最好的牛黃。
掌柜還從此立下規矩,只有藥局裡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挑選牛黃,不得假手於外人。同時放出風聲,同善堂藥局願出高價,非最好的牛黃不收。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同善堂成為牛黃商們紛紛爭搶的對象,有好牛黃必先讓同善堂挑選。
藥材道地上乘、工藝嚴謹、貨真價實,安宮牛黃丸因此成為同善堂藥局的活招牌,遠近聞名。時至今日,在印尼、馬來西亞的許多老藥店,提起片仔癀和同善堂的安宮牛黃丸,人們都還津津樂道。
在傳承中創新質量品質
「片仔癀出品必屬精品。」片仔癀藥業董事長劉建順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傳統的老字號面臨著新的挑戰,但是他堅信,依靠中醫傳統文化理論,一定可以讓老字號品牌煥發「新春」。
在劉建順看來,在充分尊重和挖掘傳統中醫文化理論的基礎上,從傳統走出的中醫藥製造企業,更需要創新動能。為了破局,片仔癀藥業下了兩步棋:通過建立林麝標準化養殖基地,保證片仔癀產品原料的可持續供應;用科學方法詮釋片仔癀的藥理和機理,凸顯傳統特色優勢,幫助片仔癀進一步獲得世界廣泛認可。前者是更好地保證片仔癀的產品品質,後者是擴大片仔癀的品牌影響力。
穿越了數百年的時空,片仔癀藥業如今依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資源優勢,秉承「傳承中藥文化 創新國寶名藥」的企業使命,以及「選材精良、匠心精製、服務精誠、精益求精」的質量方針,推出了片仔癀牌安宮牛黃丸。
好藥源於高標準。片仔癀藥業秉持工匠精神,結合傳統古法工藝和現代先進技術,嚴把片仔癀牌安宮牛黃丸品質。一方面,精選道地藥材,產品原材料經嚴格把關。2007年以來,片仔癀藥業先後在四川理縣和陝西鳳縣建立了兩個林麝標準化養殖基地,並制定了相關質量和技術標準,確保品質與療效;另一方面,搭建了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保證從原材料-生產-物流全過程無汙染。目前,片仔癀安宮牛黃丸的生產嚴格按照GMP標準,配備先進的自動化生產和檢驗設備,實現了生產工藝的穩定,以及質量可控可追溯。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