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雖然是由我國發動的一場懲罰性質的戰爭,但是這場戰爭是我國之前沒有預料到也不想打的,中越兩國曾是好朋友好兄弟,曾一起互幫互助抗擊美軍,在我國看來這場戰爭能不打就不打。但是對於越南來說,戰爭蓄謀已久,甚至是幾年前就開始為戰爭的爆發做準備,在當時的越南眼裡,中越似乎必有一戰。
當時以黎筍為首的河內當局,以為趕跑了美國人,又有了蘇聯的幫助,開始目空一切,霸權主義躍然紙上。開始採用軍事手段入侵和控制周邊國家,但是這一切都遭到了中國的反對,所以從中國反對的那時開始,越南就把中國當成實現其霸權主義最大的障礙。早在1976年,越南就從南方調集了兩個師到北方,其目的是對中國進行防備,同時還將部隊中的華僑和華裔官兵全部抽出。
在對中越邊境進行兵力強化的同時,越南還一刻不停的進行戰場準備。越軍在紅河南岸,也就是位於雲南省河口縣對面的越南區域開始修建工事,並以多個高地為核心,形成環形防禦,火力配備齊全,還設置了以地雷為主的障礙。在這期間,越南不斷對我國邊境人民進行騷擾甚至殺害,引起了我國強烈不滿,在多次談判未果的情況下,中國決定發動戰爭進行懲罰。
越軍通過各種手段對我方進行偵察,想要弄清我方具體進攻時間,然而我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偽裝,有效迷惑了越軍。所以越南方面多次判斷失誤,儘管在1月8日就進入了最高戰備等級狀態,但還是在2月17日被我軍打得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