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1|一篇散文,包含高考散文閱讀選擇核心考點、核心題型

2020-12-12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一篇散文,包含高考散文閱讀選擇題所有核心考點、核心題型

挺拔之姿

朱以撒

①晉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開魏晉史冊,一群生機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湧了出來,在山陰道上的竹林深處,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②這當然是我三十幾歲以後才意識到的。我和魏晉間人相近之處,就是有過比較長的山野生活,與竹相近。常常會站在山頂,看山巒連綿起伏,竹海無際。那時我想著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裡纖塵不染,枝葉讓天水洗淨,搖曳中偶爾閃過陽光的光澤,它們的頂端是最先接觸到每一天太陽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豔羨。山野稼穡,先是基於溫飽的認識——每一竿竹都可以構成生存的支架,把一個個家庭託住,不至於墜入饑寒之中。而每一枚筍,春日之筍也罷,冬日之筍也罷,對於一位腹內空洞的人而言,簡單地烹調之後,無異於美味了。那些沒有成為餐桌美味者,不舍晝夜繼續伸長,令人仰望。那些被山農認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聲中倒下,削去枝葉,順著規劃好的坡道滑下,被長長的平板車載著,進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樣,人也是善於生存的植物,貧瘠清苦中也會掙扎著生長。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確沒有長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塊的,此後也就一直不能順暢,總是被壓制著扭曲著,不禁讓人生出憐憫。只是我一直認為它會更具備倔強的美感,它的根後來製成了一個老者形象的工藝品,比其他的更有鐵枝虯幹的崢嶸了。

③待到我在鶴峰原度假,已經到了閒適的年齡了。風隨夕陽西下而愈加強勁,一些植物已在形態上倉皇失措,葉片翻飛如鳥獸驚散。竹林在隨風俯仰中顯示了一種從容,在徐徐的搖曳裡,山野之風的張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開來。在魏晉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記錄,「徐徐」看起來只是肢體上的動作,實則是內心的從容優雅。內心慢了,整個人的舉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風度了。竹被稱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為清俊的,風來了,風過了,餘韻嫋嫋。

④竹子從筍尖出土就開始了筆直向上的裡程,追慕光明,從而略去了許多天下擾攘。竹子作為人格氣節的象徵是有道理的。屈原的《離騷》充滿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寫的都是湘沅澤畔之物。他一定離竹林很遠吧,要不,他一定會以孤竹自況,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的井渫之潔和安窮樂志卓然自異於俗常的格調——以竹子作為喻體,會勝過那些優柔的香草,也會使屈原風骨遒勁,不至於最終絕望而自沉汨羅。當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爭相軒邈,思逐風雲,都像梁山好漢單幹時那般獨標奇崛。相比於王維在夜間的竹林裡又是彈琴又是長嘯,弄得一片喧譁,我則以為竹下獨坐靜聽風來會更與竹默契。李白就是這般靜靜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肅之物,鄭板橋曾在《蘭竹石圖》上題寫了「各適其天,各全其性」,認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個人,一定是心懷素淡,性喜蕭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位置來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謂風骨,就是內在的支撐。

⑤一個人愛竹,在他筆下會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兩個字說道,那就是「清」和「簡」了。庾子山在《小園賦》中有不少數字,不過最讓人欣賞的是「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讀到此處,清出來了,簡也出來了。在魏晉這樣一個尚竹時代,竹是環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觀察他們的雅集軌跡,竹林七賢、金谷宴集、蘭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間,在這裡揮麈清談、稽古觀心,是很有一些清簡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王珣的《伯遠帖》,都那麼小,一張便箋般大小,清簡出風塵,三筆兩筆,精氣神都聚於此了。在筆墨清簡的背後是唯美的人格——一個人可以奇點、怪點,也可以不循常軌劍走偏鋒,卻不可落入塵俗的泥淖裡。想想當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於今人內懷奔競之心,好冠蓋徵逐之交,那時節的人在處理人的關係上顯然清簡得多。

⑥我是在農耕兄弟的老房舍裡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尋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緊緊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個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漸漸地,在竹林環繞中的人們也有了堅韌和忍耐。實在的勞作泥泥水水寒暑無間,使人長於自守,默然無語。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覺到民風的強悍,只是平素在體力蓄積著,不使外洩。所不同的是農耕者遠沒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時過早地負重,後來再也長不高了。儘管我離開那裡很久了,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他們就是一片會行走的竹子。

⑦回到城裡看到的更多是與園林建築相匹配的纖纖細竹,優雅而有骨感。進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鐘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動圖籍殘紙。忽然有一縷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來——日子是越發小巧婉約起來了。算算此時,是農曆的六月七月之交,時晴時雨,山野在潮溼中,無數的竹鞭在奮力吮吸,竹節爭先向上,風雅鼓蕩,場面奇崛,整座山嶺充盈著大氣與生機,讓熱烈的陽光照徹。

(編號:0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第三段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文意生動,兼之長句斷句錯雜,富於變化,體現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認為屈原不能「砥節立行」、王維不能領悟竹的節操,而推許李白和鄭板橋能循自然之道的風骨。

C.「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位置來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這句話是說,每一個懂竹的人都會獲得內在支撐,成為有風骨的人。

D.隨著年齡的增長、境遇的改變,同樣的竹子,「我」卻「讀」出了不同的內涵。

(編號:0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第二段寫扭曲的竹子,是為了說明竹子也有個性,而個性的竹子最有價值。

B.文章最後一段想像山野裡竹子生機勃發,與城市裡竹子的優雅纖細形成對比,批評了城裡竹子的脆弱纖細。

C.倒數第二段「他們就是一片會行走的竹子」,讚美農耕者具有竹子一樣的堅韌和忍耐的性情。

D.文章讚揚了竹子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不循常軌等精神品質。

(編號:0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第五段談到竹林七賢、金谷宴集、蘭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間」,側重表達「在魏晉這樣一個尚竹時代,竹是環境的背景」這個認識。

B.第五段最後一句,雖在讚揚以阮籍為代表的人士的清簡品格,但也順便批評了今人的爭名逐利。

C.第六段作者寫到農耕者時說「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他們就是一片會行走的竹子」,既有對農耕著的讚美,也有對自己的固執性情的反思。

D.第二段中「我和魏晉間人相近之處,就是有過比較長的山野生活,與竹相近」,流露出作者曾身居山野的自豪之情。

(編號:0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作者認為竹子是孤高兀傲的,與《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相似,獨標奇崛,卓然不群。

B.先前,作者「豔羨」「最先接觸到每一天太陽的光芒的」的竹子;「到了閒適的年齡」之後,看到「竹林在隨風俯仰中顯示了一種從容」,可見,人對外物的認識,會隨著年齡、境遇的改變而改變。

C.作者認為,一個人喜愛竹子,筆下就會「清簡」;筆墨清簡的內在是唯美的人格,而唯美的人格就會導致我行我素、放浪形骸。

D.文章最末一段中「日子是越發小巧婉約起來了」,表達了作者對所謂「婉約生活」的鄙視,對竹林「大氣與生機」的讚美。

(編號:0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題目為「挺拔之姿」,但第二段結尾處卻寫扭曲的竹子,既側面描寫出竹子的形象,又深化了主旨。

B.作者在文章中讚美了竹子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等性格,但最推崇的,是「清簡」品格。

C.文章第四段使用了屈原、王維、李白、鄭板橋等人的例子,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在比較中突出了竹子的氣節和風骨。

D.文章最後一段卒章顯志,讚美了竹子爭先向上的頑強生命力,給讀者更深廣的思考空間。

參考答案

(編號:01)答案:B。解析:認為屈原不能「砥節立行」這一說法曲解原意。原文是說屈原的《離騷》充滿了香草的芳香,他寫的都是湘沅澤畔之物。推測他一定是離竹林很遠,沒能以孤竹自況,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

模型歸納:為什麼會曲解原意?原因不外乎盲人摸象、斷章取義、管中窺豹、以偏概全。此項錯誤,即屬於沒有聯繫語境思考導致的斷章取義。

(編號:02)

答案:C。解析:A項對目的的表述錯誤,應該是「為了象徵著艱苦環境下頑強奮進的人生」。此項屬於沒有聯繫語境思考導致的斷章取義。B項無中生有。「批評了城裡竹子的脆弱纖細」於文無據,屬於沒有對文章整體把握,且沒有很好的聯繫上下文導致的妄加揣測。D項無中生有。「不循常軌」於文無據。

模型歸納:無中生有的錯誤,常常是從原文的隻言片語「生硬拔高」產生的。如B項,原文最後一段確實有對城裡竹子「纖纖」「優雅而有骨感」的表述,但不能據此得出對城裡的竹子有「批評」之意。D項亦然。

(編號:03)

答案:B。解析:A項範圍縮小。側重表達的應該是「在魏晉這樣一個尚竹時代,竹是環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這個認識。C項無中生有。「對自己的固執性情的反思」在原文中沒有依據,屬於沒有聯繫上下文導致的歪曲原意。D項硬性拔高。「流露出作者曾身居山野的自豪之情」拔高了情感傾向。

模型歸納:C項D項都屬於基於原文隻言片語的歪曲性理解。所以,閱讀散文必須有整體意識、語境意識,不可僅憑文中的個別詞語、個別句子,就對事物匆忙下判斷。

(編號:04)答案:B。

解析:A項擴大範圍。原文是「都像梁山好漢單幹時那般獨標奇崛」,選項中少了「單幹時」這個時間限制。C項關係失當。有了唯美的人格不會落入塵俗的泥淖裡,但不等於必然會「我行我素、放浪形骸」。D項硬性拔高。對所謂「婉約生活」的鄙視錯誤,屬於強行拔高。

模型歸納:C項的關係失當,核心還是對原文理解失誤。選項中,前兩個判斷都是正確的,只有第三個判斷「唯美的人格就會導致我行我素、放浪形骸」是錯誤的。很顯然,該選項中的關鍵詞語,在原文中都是確實出現過的。但是,對兩個句子的某種連接,卻有可能錯誤。

(編號:05)答案:C。解析:A項「側面描寫」理解錯誤。第二段結尾寫扭曲的竹子,沒有使用側面描寫。B項曲解原意。文中沒有將幾種品格做比較。D項「卒章顯志」說法錯誤。

模型歸納:A項、D項考查對基本手法的掌握。當然,這種「掌握」,是指能將學過的手法遷移到此文中且能準確判斷的能力。

(來源:建模作文。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散文」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
    【散文知識挖空】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一套可以用來檢測學生的散文專題資料!文體特徵一、散文的定義現代散文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考點三要點概括類2大題型「概括內容要點」是散文閱讀的常考考點,「內容要點」即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文章內容的精要之處。內容要點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常考題型有局部內容概括和情感主旨概括。
  • 2021年高考數學核心考點總結,吃透穩拿高分!(附解析答案)
    很多同學越是接近高考越慌張,刷題刷不到點子上,一輪複習主要是對各科基礎知識的積累,而二輪複習就需要你從特例出發,也就是對各科核心考點的掌握。那麼什麼是核心考點呢?核心考點就是歷年高考題的常考題型。這些題型100%的會出現在高考試題中,當然每年高考各部分題型佔的分值比例會有所不同,但核心考點是不變的。通過對近七年高考大綱深入研究及全國各省近百套真題精準提煉,總結出了259個常考題型,其中包括了十八章節,每一章節都總結出了不同的必考題型,當你還在為怎麼複習數學而感到困惑時,不妨弄清這些題型,高考穩上130分!
  • 高考文學類文本(散文)備考指要
    散文閱讀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重要文體之一。近年來,很多同學在高考備考中忽視散文閱讀的備考,他們認為,散文難度大,高考考查的機率小,所以集中火力集訓小說去了。而且近些年的高考,散文的考查頻率也逐步加強,特別是改革先行區,如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區。如何彌補散文學習的缺失,從而進行有效的散文備考?筆者在此以2020年山東卷為例,談談散文閱讀備考策略。【2020年山東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 2021湖北新高考各科題型「大變臉」,聽聽老師們怎麼說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高三生將迎來「3+1+2」新高考模式。其中,福建已經確定2021年1月23日-25日將迎來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湖北是否也將同時舉行考試,教育局尚未給出明確指示。新高考,新模式,與舊高考相比,題型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師生們又該如何備考?
  • 2021中高考英語衝刺:精選英語真題閱讀30篇,100%用得到
    2021中高考英語閱讀如何漲分?句法問題好解決,奇速英語8招突破核心語法考點。最頭疼的問題是如何增加單詞量和提升閱讀能力。這封信明確提出了中高考英語考生要抓單詞和閱讀漲分核心點。年中高考30篇真題閱讀訓練(經典題型+解題技巧)?
  • 中考散文閱讀:找準散文線索,理清寫作順序
    線索是散文結構的「紅線」,抓住線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線索的主要類型有:以物為線,以事為線,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例如:《滕野先生》這篇散文以「我」與滕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為線索。散文的順序,一般包括:選材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
  • 高考散文閱讀中「作用、效果、功用、好處」類問題的常規答題方法
    #高考考生答題分析:近年來高考語文試卷的閱讀部分主要以散文閱讀為主要形式。因散文短,文字簡,語言美,真誠的情感和深刻的含義,文章可以通過人事物景來表達情感,來考察高中生的綜合語言素養。但問題是目前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無法找到作者在散文中要表達的「神」。儘管他們花費很多時間來解決散文的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效果仍然不理想。許多學生花過多時間閱讀和解決問題,導致後續寫作所需的時間不足,最終影響了語文的總成績。
  • 2021高考英語命題指南——奇速英語高考籤約漲分課程受歡迎
    2、2021高考英語新增題型  ①閱讀理解第一節中設問方式變化:以往多為完整問句形式,2019年全國Ⅰ卷中閱讀理解B篇第26題採用不完整題幹形式,該篇中有3道題對不同段落進行設題。  ②語用第二節(語法填空)考點命制變化:考綱中的語法項目表並不包含同位語,而2019年全國Ⅰ卷考查了同位語從句的連接詞that。
  •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常考題型及答題技巧
    做閱讀題必須有四種意識:   1、文體意識: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去答題2、語境意識:聯繫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題   3、文本意識:堅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題不能脫離文本   4、題目意識:注意答在問中,從問題中找命題意圖和答題要點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題   做閱讀題的流程:
  • 散文寫作方法-人物二三事法
    如果說前面兩種是散文常用的敘事方法的話,那麼這一種就是散文常用的記人方法了。比如李莊的《任弼時同志二三事》和郭雲孟的《彭總在囹圄中的二三事》在題目上就已經表明了這類散文的內容和寫作的方法。人物二三事是散文寫人的方法,它與短篇小說,傳記文學的寫人方法有什麼異同呢?
  • 核心期刊《銀行家》發表10歲學生散文?原來作者系主編之子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高考 語文 小說閱讀 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今 日 分 享:《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全部內容共13頁,有答案,可編輯列印。小說中的「我」是個特殊人物,它不同於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說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為「我」是第一.人稱,也有作為見證人,增強小說真實性的作用。送 人玫 瑰,手 留 餘 香,請 給 資 料 點 贊並 轉 發 給 你的好 友 吧。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
    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大鵬 攝散文中的文字力量書名「我認出了風暴」取自裡爾克《預感》,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我認出了風暴》主編張莉以此來表達自己閱讀到這九位作家作品時的心情。九位作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感觸表現了自己向外界向自身探索的成果,也在散文創作中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個人特色。
  • 關於函數中的題型,歷年高考數學必考十七大題型和答題技巧匯總
    高考數學是題型固定的科目之一,而考點也是十分固定的。本次課程我們總結了歷年的高考真題,其中有十七大是必考的考點,本次課程我們給大家著重總結一下,以及相關的答題技巧,下次課程會給出詳細的真題展示,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學習哦。
  • 馮紫英散文創作特色評析:用史家筆法寫文學散文
    用史家筆法寫文學散文——馮紫英散文創作特色評析■陳仲庚馮紫英「新時代兵生活作品系列」散文一套共5部,940餘千字,僅從作品的厚度和字數來說,就是一套十分厚重的書;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讓人感覺其內容的厚重
  • ...萬英鎊脫歐夜敲響大本鐘;核心期刊《銀行家》發表10歲學生散文...
    每經11點丨全國18個重點城市房租下跌;貴州去年經濟增速有望連續9年居全國前列;英首相建議眾籌50萬英鎊脫歐夜敲響大本鐘;核心期刊《銀行家》發表10歲學生散文?
  • 2021高考化學必考題型總結,45個母題,題型再變也難不倒你
    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一個問題就是:高考出的題目一般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有規定的考點和題型。高中化學的題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固定的,同學們只要把高中三年的題型的套路摸透一網打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課本熟悉到位,有很多題都是課本上題目的升級版。然後就是多做題多背題,可能做著做著就發現題目套路全都是一樣的。
  • 冰心兒童文學獎三次獲得者毛蘆蘆在閱讀王講解散文寫作的方法
    散文閱讀,是打開寫作之門的金鑰匙。2020年11月21日19時,閱讀王特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毛蘆蘆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小學生和家長講解「散文是什麼」「如何寫散文」。
  • 孩子閱讀理解老丟分?閱讀理解拿不到高分?那是沒有題型意識!
    怎麼去幫助孩子解決閱讀理解遇到的難題,讓孩子在考試中拿到高分呢?閱讀理解題,在做題時其實也是有題型的,而我們首先做閱讀理解時就要學會掌握題型意識,而我們常見閱讀理解題型有8大題型,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是哪8大題型!掌握總結8大必考題型,教你看題目歸納題型,一認一個準。培養題型意識,掌握8大必考題型。
  • 2021高考數學152個核心題型,1000個優選高考試題!吃透不下125!
    現在大多數學校老師都還停留在做題、講題的刷題模式,很少會引導你去歸納題型。 但題目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很多學生即使做了很多題,投入很大精力,成績還是不理想, 因為刷的很多題目都是沒用的,甚至高考根本不可能考查!高考數學就是萬變不離其宗,萬變的是題目,不變的是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