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遙遠的名字。畢竟他的動漫諸如《千與千尋》等,均是活躍在十年前甚至更久遠。但坦白的說,縱觀日本動漫界,如果真正討論出一個天才的話,那麼也只有宮崎駿一個人了。三個人做完一部動漫,宮崎駿有多麼天才?比其他人高出一個次元。
至於為什麼這麼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當年國內都在看藍貓的時候,庵野秀明一部《EVA》直接糊臉,對於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但在當時的業界,宮崎駿的出現要遠比《EVA》的出現令人震驚的多。
1979年,初代高達面世,在當時這部動漫一經問世就迅速普及並且火熱。拋開這些不談,動漫中所充斥的問題其實還是非常嚴重的,比如說畫面上的透視以及貼圖的問題。其實之所以會做成這樣,並不是局限於當時的技術。因為早在1976年的時候,宮崎駿就曾經製作過《三千裡尋母記》,這部動畫中,對於遠近透視以及空間的理解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
但令人驚訝的不僅於此,要知道,《高達》是一整個製作組完成的。而《三千裡尋母記》中的場景以及全部layout,都是由宮崎駿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這個記錄放在整個動漫史上,至今都沒有人能夠打破。
可能這一點比較抽象,但很多人知道,《一拳超人》第一季的原畫師也是一個人,因為他的能力帶動了第一季整體的高水準。而宮崎駿則是包攬了一部動畫的整個前期製作工程,甚至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宮崎駿曾經說過,如果有三個他的話,那麼一部動漫就完全可以做出來了。
其實這也是實話,在製作《千與千尋》的時候,宮崎駿一個人就包攬了構圖等諸多工作,在他身邊的原畫、監督等等職位,往往都只是負責輔助宮崎駿的工作,自身並沒有什麼發揮。能夠做到一個人頂一個團隊,在整個業界幾乎都是不存在的。
更何況,宮崎駿並不是某一部動畫這樣做,而是每一部動畫,全部都是由他一個人負責了前期工作。也正因如此,宮崎駿的動畫才會打上一個非常濃厚的個人標籤,畢竟全部都是由他完成,甚至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道結局。宮崎駿的才能,相比於同期或者是後期的業界同行,高出了不止一個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