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雲南|柔情「水之靈」——美人:傣族小卜少

2020-12-12 尚格映畫

《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

美人系列之傣族小卜少

「卜少」在傣語裡意為小姑娘

楊一丹先生作曲,葫蘆絲獨奏的《小卜少》

不僅將柔美歡快的曲子帶到了大眾面前

同時也將傣家姑娘輕盈擺動的舞姿

帶到了更寬廣的舞臺

"晨露瑩瑩滴翠,籬邊鳥唱花紅,竹樓笑語送清風

聲聲鋩鼓震,傣寨樂融融

潑水佳節同慶,吉詞頻祝賓朋,水花飛濺霧朦朧

願千災蕩盡,萬眾共康榮"

一首來自傣族現代女詩人克炳珍的

「潑水之歌」《臨江仙·傣族潑水節》

道出傣族人對水的熱愛

彼此的祝福,美好的祈願不用一一道明

只要向對方潑灑下浸泡鮮花的水

必然心領神會

01.

似水的身姿

傣族人世代愛水、敬水、崇水

傣族是水的民族,而傣族姑娘柔美似水

舞動的身姿時而如魚,時而似孔雀

「三道彎」和「一順邊」的結合

將女性特有的形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傣族舞「三道彎」的特點

是對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長過程、動物的外貌形態

和生活習性的模仿

展現傣族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模仿植物從發芽、生枝、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模仿大象沉穩的步伐、魚兒暢快的遊動

「三道彎」也是對佛教信仰的體現

將雙手合十的行禮動作幻化為翩翩舞姿

祈求祛除災難,保佑幸福平安

傣族姑娘靈活擺動的身姿,輕盈柔美

如水般的柔情綽態,令人沉醉

說起傣族舞蹈走向世界

就不得不提起一位美麗的傣族姑娘——刀美蘭

1964年10月1日,融合了各民族舞蹈

並代表當時新中國最高藝術創作水準的《東方紅》

在人民大會堂首次與觀眾見面

而這位來自雲南的傣族小卜少

以柔美的舞姿,俏皮的舞步

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刀美蘭在傣族舞劇《召樹屯與南吾諾娜》中

飾演孔雀公主的角色

從此結束了千百年來孔雀舞由男人扮跳的歷史

成為了中國舞臺的第一個「孔雀公主」

舞動著的刀美蘭像一隻金孔雀

從傣家竹樓飛向了世界

02.

似水的服飾

在傣族小卜少眼裡

再好看的衣裙不能凸顯女子曼妙的身姿

都是毫無意義的

上身緊身窄袖短衫,下身修身包臀筒裙

傣族姑娘這樣著裝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大自然的色彩在傣族姑娘的服飾上格外明朗濃烈

粉紅、乳白、淡藍、淡黃的薄料做成緊身衣

正紅、大紫、墨綠、亮橙為主色調的

花布綢緞,做成筒裙

無論是在田間勞作,還是在家縫衣織布

這樣的服飾在凸顯挺拔婀娜身姿的同時

也頗具實用價值

《雲南志略》這樣記載傣族姑娘

「婦女去眉睫,不施脂粉,

發分兩髻,衣文錦衣,聯綴坷貝為飾 」

喜好用淘糯米水洗頭髮的小卜少

最喜歡將長發纏髻

如今的頭飾早已沒有了「坷貝」

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月牙梳,一個金簪

亦或是一串顏色鮮豔的藤花

如流水般流暢飄逸的筒裙

仿佛就是為曼妙身姿的傣族小卜少而定製

看那姑娘邁著輕快的步伐,扭動著、搖擺著

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遊動的蛟龍

03.

似水的柔情

楚腰衛鬢,是你不變的容顏飄渺的彩霞,是你夢幻般的嫁衣走進你的心房,就走進了悠遠神奇的懷抱

傣族姑娘的愛是柔軟的,是純粹的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的故事

是傣族人心中,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20世紀80年代初

這首長詩被改編為電影《孔雀公主》

使得這一傣族文學瑰寶家喻戶曉

高貴美麗的喃木諾娜公主

也成為了傣族姑娘的代表

傣族年輕男女借歌聲傳情達意

「跨過彎彎曲曲的山泉

山泉在幽靜的林間低吟

音調像娓婉動聽的琴聲

把阿哥的心緊緊纏住」

這首《阿哥的心意》唱出了

傣家阿哥對姑娘深深的愛意

借用山泉之水吐露愛慕之情

姑娘婀娜的舞姿,撩動著大山的神韻曼妙的歌曲,傳唱經久不息的愛戀

傣家小卜少好似涓涓細流,縈繞心間

只想再夢回一次傣鄉,只為她顧盼回眸

-END-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資料: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為 時 光 存 史 為 時 代 謳 歌」

相關信息

雲南省情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由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雲南糯米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營銷<雲南>服務中心)實施,雲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製。《美哉雲南》「掌上春秋·十全九美」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已於2019年12月30日陸續在百度等網站及各新媒體平臺播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22至5月14日期間暫停更新,於5月15日起恢復更新,敬請大家關注。可以關注搜索以「雲南地方志」名稱註冊的騰訊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新浪微博帳號、頭條號、抖音帳號等圖文社交媒體、視頻門戶網站、視頻平臺觀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雲南」或雲南各地州名稱,進入百度百科詞條(秒懂全視界)在線觀看完整視頻,還可以關注搜索以「美哉雲南」名稱註冊的大魚號、愛奇藝號、網易號、搜狐號、優酷視頻門戶網站和微視、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臺觀看。隨後,將適時在雲南電視臺播出。

相關焦點

  • 【美哉雲南】長發黑珍珠——阿佤姑娘
    【美哉雲南】長發黑珍珠——阿佤姑娘 2020-08-29 20: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連載」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一)生活的中心
    【題記:傣族建築藝術既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又表現出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是中國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今日起連載《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對其進行簡介。】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中國精緻建築100》叢書)楊昌鳴 撰文/攝影前言云南傣族大約有八十三萬餘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以及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等地區
  • 傣家竹樓中的煙火氣——雲南各地傣族傳統經典美食薈萃
    近年來,傣味餐廳遍及雲南各地,而此都是紅紅火火,耐得住時間和吃貨們的錘鍊。要說地道和正宗,還是得進入到傣族大鄉「德宏」和「西雙版納」,而此要深入到鄉間竹樓,方可尋得真正的傣家煙火氣。>雲南傣族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低佤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同源於古代的"百越"。
  • 傣族文明的璀璨果實潑水節
    中國傣族是一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少數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居住在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其他散居於雲南各地。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源於任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
  • 地處雲南邊境的傣族小寨子 如何變成熱門「旅遊打卡地」
    剛到村口,記者就看到一座頗具傣族風情的寨門,顯得非常氣派。通向村裡的道路乾淨整潔,而且到處鮮花盛放,令人賞心悅目。臨滄市雙江縣文化和旅遊局姜建萍介紹,那京村是一個典型的傣族村寨,全村共有37戶175人。目前,那京村主要發展鄉村旅遊來帶動老百姓致富,可以提供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等一體化的旅遊服務。
  • 跟著電影去旅行:雲南普洱糯崗古寨有長壽村之稱,保留傣族風情!
    冬季去哪裡玩,國內除了已經聲名在外的三亞外,在雲南也藏著很多小眾的景點。最近熱映的電影《一點就到家》,劉昊然將雲南邊陲小城普洱的美景呈現給大家,這裡有古樹、古寨還有保留完好的少數民族風情。
  • 芙拉兒水之靈系列:肌膚如花,水為本命
    補水是護膚道路上亙古不變的話題,市面上很多標榜補水的護膚品結果卻往往都收效甚微,基於此形勢,芙拉兒水之靈系列應運而生。它是絕色的締造者、是美麗的製成者、更是如今21世紀女性應該人手一套的「神奇魔法」。目前我國的護膚品市場正呈高速發展態勢,然而產品卻是良莠不齊,芙拉兒水之靈系列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中成功脫穎而出,它就像肌膚的全職管家般,細緻入微地將每一種容易出現的肌膚問題都羅列好,然後逐個擊破,最終歸還美麗。
  • 美哉雲南|「朝佛不朝王」的人格神樹—美文:擔當《山茶花》
    《雲南省情系列微視頻》美文系列之詩僧擔當與《山茶花》▼01.他折服於眼前耀眼的景色山茶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的名花是雲南名花之首,也是昆明市的「市花」素有「雲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譽早在南詔時期滇人就開始栽培茶花
  • 提到傣族孔雀舞只知道楊麗萍,你就真的OUT了
    陶醉於如夢如幻的舞姿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楊麗萍老師作品中的孔雀舞,背後竟有著雲南傣家人綿延千年的故事傳說,在歷史的變遷和革新中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孔雀舞流布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之後經過緬甸傳到雲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潑水的儀式逐漸成為了「潑水節」。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
  • 對於傣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動律而形成的手、腳、身體「三道彎」的造型特點,以及剛柔相濟、動靜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風格,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傣族》136cmX68cm傣族舞蹈之孔雀舞傣語叫「戛洛湧」、「煩洛湧」或「戛楠洛」。這是傣族人民最為喜聞樂見的舞蹈,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
  • 傣族服裝和泰國服飾看著差不多實有大差異 能夠區分五個以上細節的...
    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雲南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髮、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泰國人的服裝,總的來說比較樸素,在鄉村多以民族服裝為主。泰族男子的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
  • 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萬民狂歡溼身盛宴,你還在猶豫什麼?
    你知道傣族的潑水節嗎?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全民狂歡的節日,也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提到傣族的潑水節,最熱鬧之處不過是雲南的西雙版納吧!在傣族,有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潑水節是用潑水的形式,為了紀念為民除害心地善良的姑娘,並且相互祝福與祈禱。
  • 傣族的音樂舞蹈
    傣族的音樂舞蹈     傣族的音樂是通過贊哈演唱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贊哈唱的調子一般是"12356"五個音階,通常稱為"贊哈調"。傣族的樂器主要是類似笛子的"必".類似二胡的"丁",以及硭鑼、鐃鈸、象腳鼓、長鼓、大鼓等。     傣族的舞蹈比起音樂來,更為豐富多彩,孔雀舞、象腳鼓舞、魚舞、刀舞、蠟條舞、長甲舞等,巳為人們所熟知。
  • 時代記憶:穿越千年的時光——傣族慢輪制陶技藝非遺傳承人巖罕滇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巖罕滇巖罕滇,西雙版納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傳承人,1951年6月生於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允景洪鎮曼閣村,1999 年被雲南省文化廳授予「雲南省民族民間美術師」稱號,並榮獲雲南省2016年「十大最具影響力手工藝老年傳承人」稱號。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陶器和制陶技術出現得非常早。
  • 快速圍觀:雲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
    第七怪:火牛沒有汽車快由於雲南多山,地處高原,火車跑不快。第八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氣候多樣,一天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第九怪:鬥笠當鍋蓋雲南太陽大,屬雲貴高原,紫外線較強,農民幹活都戴草帽,以前有用草帽當鍋蓋用的習慣。第十怪:糯米粑粑叫餌塊去過雲南的都知道,雲南有種小吃叫餌絲,是糯米做的,好吃到爆。
  • 冬天雲南旅遊必去的景點推薦,現在去雲南旅遊適合帶什麼衣服
    發現最近很多朋友在找雲南攻略,今天就整理一份非常詳細的雲南旅遊攻略,給大家參考。【雲南旅遊出發前要知道的】1、雲南旅遊不用做核酸,要出示健康碼。4、秋冬季雲南乾燥,紫外線強,帶好防曬防水護膚品。5、昆明機票便宜,首站推薦昆明,各地中轉也方便。6、昆明到大理動車1.5小時;大理到麗江動車2.5小時,火車4小時;麗江到瀘沽湖汽車4小時7、雲南各景點距離遠,玩到哪就住哪。
  • 傣族象腳鼓:演奏氣勢媲美陝西大鼓,製作工藝不輸景泰藍
    作為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雲南人總是帶有「能歌善舞」的標籤,例如優秀的藝術家楊麗萍老師的孔雀舞就經常讓人嘆為觀止。在眾多少數民族中,千百年來在雲南省西雙版納繁衍生息的傣族人更是一個迎歌起舞的民族。在這裡音樂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調劑品。
  • 海誠集團:打造雲南西雙版納文旅新地標,速度驚人!
    雲南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旅遊大省,尤其是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更是被廣大遊客所一致認同的旅遊勝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不僅有野象谷和原始森林公園這樣的自然景觀,有著異域風情的傣族人文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此一觀其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