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明日方舟》近日更新了主線的第八章,並一同開啟了新的卡池。此前就曾經在活動中登場並有不少戲份的泥巖也在終於實裝成為了羅德島的幹員。泥巖作為薩卡茲,大部分玩家都知道泥巖的原型應該是某種惡魔。但是泥巖的原...
《明日方舟》近日更新了主線的第八章,並一同開啟了新的卡池。此前就曾經在活動中登場並有不少戲份的泥巖也在終於實裝成為了羅德島的幹員。泥巖作為薩卡茲,大部分玩家都知道泥巖的原型應該是某種惡魔。但是泥巖的原型究竟是哪種惡魔呢?筆者為此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對泥巖的原型進行了一定的考據分析。
>>泥巖幹員圖鑑<<
首先說結論,根據泥巖精二立繪中背後的虛影和泥巖以大地為主的源石技藝,筆者認為她的原型是來自《聖經》中的山之巨獸——貝希摩斯。
(貝希摩斯)
貝希摩斯(Behemoth),又被譯作比蒙巨獸,在希伯來語中寫作「בהמות」,有群獸之意。貝希摩斯的形象出自《聖經·約伯記》,在《約伯記》中對貝希摩斯有如下描述:「它(貝希摩斯)的尾巴如杉木般挺直,肌肉如石頭般結實,骨骼如銅鐵般堅硬。」而在《次正經》中記載貝希摩斯是上帝創造的大地上最大的生物,與海獸利維坦(又譯作利維亞桑)對應。
因此,貝希摩斯被世人尊稱為「山之巨獸」,這與泥巖控制土石的源石技藝相吻合。並且泥巖立繪的戰錘上刻有一行字母,用技術手段復原後能夠看到是「for evil men will be cut off」,此句話出自《聖經·詩篇》第37章第9節,原文為:「for evil men will be cut off,but those who hope in the LORD will inherit the land」(作惡之人必將被剪除,而信仰上帝者將繼承他土),在聖經中貝希摩斯和利維坦負責在審判之日吞噬罪者。
在最初,貝希摩斯被記載為上帝塑造的聖獸,被視為神的使者,這似乎與泥巖薩卡茲(惡魔)的種族並不對應,但有時候回看歷史,就會令人不由得感慨「神話」是多麼容易被人為了自己的需求而篡改。
在後世貝希摩斯被住家加上了各種惡魔的特徵,其中尤以法國魔物學家亨利·布戈和俄國神秘學家海蓮娜·波拉瓦斯基的描述流傳最廣。在他們的描述中,貝希摩斯被成為黑暗與邪惡的象徵,是撒旦的爪牙。它有著圓滾的肚子,形似大象,能夠化作鯨魚、狗、狐狸、狼等生物。它是低於的看守,常主持盛大的宴會。
至此,曾經被視為聖獸的貝希摩斯成為了惡魔的象徵,撒旦的爪牙。
在阿拉伯神話中,有著被稱為巴哈姆特(Bahamut)的巨獸,傳說中形似巨魚,飄浮在一片沒有泡沫的汪洋大海上,在它的背上是一頭巨牛,牛背上扛著一座紅寶石山,山上有一天使,天使頭上是六重地獄,地獄之上是地球,地球上面是七重天堂。
在之後的文化傳播中,巴哈姆特的形象逐漸從巨獸變化為巨龍,到了現代,人們對巴哈姆特的認知基本被固定在了巨龍的形象上。
而這頭名為巴哈姆特的巨龍的起源,就是貝希摩斯的複數寫法「Bahamoh」流傳到阿拉伯後的變體「بهيموث」。這從最初阿拉伯神話中巴哈姆特的巨獸形象中也可見一斑。
(巴哈姆特在現代遊戲中的形象)
現在,讓我們離開被神話迷霧籠罩著的古代,回到現在,將目光投向泰拉大陸上這位代號泥巖的薩卡茲少女。
原型是貝希摩斯的她善用操縱土石的源石技藝,並且根據幹員檔案的記錄,她還掌握了數種頗具萊塔尼亞特色的古典法術,以及一種古老的、與血脈牽連的薩卡茲巫術,這種巫術使她的意識強行「介入」她的造物軀體中,讓原本沒有意識的巖石與泥土成為她四肢的延伸。這一設定在遊戲中的表現就是活動「沃倫姆德的薄暮」中的石巨人。
雖然乍看之下泥巖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但是實際上她卻有著一些獨特的愛好,她會把泥土視作自己的朋友,和泥人偶說話聊天,會為自己隊員的離去悲傷,也會為已故的戰友獻上一朵精心挑選的小花。
她曾坦言自己不擅長當一個領袖,但她卻因為隊員和難民們的需要帶著他們從卡茲戴爾來到萊塔尼亞,再從萊塔尼亞撤回卡茲戴爾。
感染礦石病前的她或許是一個隨處可見的普通女孩,但現在她卻是站在隊友面前對抗敵人的重裝幹員。
在神話中,貝希摩斯是山之巨獸,是大地上眾生的守護者。而以貝希摩斯為原型的泥巖毫無疑問也繼承了這些特點,她身著重甲,手持重錘,依靠自己的源石技藝將敵人擋在面前,保護身後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