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那後宮的嬪妃之中,並不算是最為突出的,她的出身並不高,但是, 乾隆皇帝卻相當地喜歡她。她便是我們在很多的清宮影視劇中所見到的令妃——孝儀純皇后。在《延禧攻略》中,她是魏瓔珞;在《還珠格格》中,她是令妃娘娘;在《如懿傳》中,她是魏嬿婉。雖說在影視劇中令妃的形象被杜撰得各有不同,但上,不可否認的是,她都是受乾隆皇帝寵愛的妃子。
魏佳氏令妃,出生於公元1727年的九月初九,比乾隆皇帝小16歲,在22歲的時候成為乾隆皇帝的魏貴人。她一生,為乾隆皇帝生了四子二女,稱得上是整個的後宮妃子中子嗣最多的后妃之一。魏佳氏深受乾隆皇帝的寵愛,她的孩子們亦是如此,後來的嘉慶皇帝便是魏佳氏的兒子。不過,論說在她的孩子中,最受乾隆皇帝寵愛的,莫過於是魏佳氏的大女兒——固倫和靜公主。
固倫和靜公主和和碩和恪公主都是魏佳氏的女兒,不過,雖說是同父同母,但是,兩人所受到的寵愛卻是不一樣的。固倫和靜公主所持有的封號是嫡公主才能享有的,在清朝皇室的規定中,「固倫公主」是指帝後之女,但是,當時的魏佳氏只是個妃子,為何她的大女兒會序享有嫡公主的封號呢?
首先,不必多言,這定是和魏佳氏受寵脫不開干係的,但是,並不只是因為這個原因。雖說在歷史上,「固倫公主」大都是對帝後之女的封號,但是也有非一般的情況,有時候,皇帝若是對某個妃子相當的寵愛,也是可以破例的。不過,固倫和靜公主之所以享有嫡公主的封號,其實是以更重要的一層原因的。乾隆皇帝確實是愛自己的女兒,但是,他是帝王,更愛的還是自己的江山。
當時的清王朝,受準格爾蒙古部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為此,在穩固準格爾蒙古部的時候,通常是通過聯姻的形式,固倫和靜公主正是被乾隆皇帝指婚給了當時的蒙古貴族拉旺多爾濟。固倫和靜公主在14歲的時候被封為嫡公主,也在同一年嫁給了拉旺多爾濟。只是,她這一生,在他人的眼中是備受寵愛,令人豔羨的,但是,這位受盡了他人羨慕的公主,最後在20歲的時候便離世,令人惋嘆。雖說有著嫡公主的封號,但是,終究是難抵那紅顏薄命之殤。
而與固倫和靜公主同母的妹妹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雖說並未有嫡公主之稱呼,也像是姐姐的陪襯品一般,但是,她卻沒有淪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而是嫁給了「一等武毅謀勇公」札蘭泰。和碩和恪公主在23歲的時候離世,最終也是和自己的姐姐固倫和靜公主一樣,沒能抵得過那紅顏薄命。為人父母的,哪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身在皇家,她們生來就有顯貴的身份,同時也肩負著責任。固倫和靜公主雖說是封為了嫡公主,但是,也只是為了在和親的時候顯得更尊貴,從而進一步加深大清與蒙古部落的關係罷了。
生在那帝王之家,說到底,都是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