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緩解工作壓力、填補空缺的社交生活、排解獨自外出務工或子女不在身邊的孤獨感等原因,目前在社會上家庭飼養寵物的現象較為普遍,寵物家庭成員化成為了一種常態。
正在逗鳥的老人叫範學思,今年69歲,十年前,剛剛退休的範學思在家裡養起了寵物鳥。
市民 範學思:」心裡說實情就是愛好這個東西,愛好玩鳥看著就願意玩…這是個虎皮鳥兩塊錢,在集上有的是 。」
多年來,範學思每天都會帶著鳥兒到公園、遊園遛一遛,還和鳥兒練就了「空中接珠」的才藝,每次展示才藝時,都會引得周圍人圍觀,範學思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市民 範學思:」心情好了,身體鍛鍊的好。」
當今社會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有的人養貓,有的人養狗,還有的養魚,養龜,寵物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寵物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市民袁浩一家裡養了一隻泰迪犬叫「可樂」,可樂的到來給家庭增加了許多歡樂 。
市民 袁浩一:」自從養了寵物之後孩子變得比較活潑了,很開心。」
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養寵物人數就已突破7300萬人,2019年增長至9915萬人。預計到2024年,我國將有2.48億隻寵物貓犬 。從各寵物類型佔比來看,犬貓為主流寵物類型。 除此之外,較受歡迎寵物類型依次為水族、爬行類、嚙齒類及鳥類。那麼,你現在有養寵物嗎,或者未來是否有養寵物的打算?
市民:」想養啊,想養貓,因為貓比較乾淨,還不用出去遛,它自己就會處理糞便,養這個很輕鬆,還有陪著玩兒的挺好啊。」
市民:」我目前不是很想讓寵物 因為我上班工作比較忙。一方面照顧不了它,另一方面沒有這麼多精力,現在是不太想養(就是怕養了之後)對它不太負責任。」
今年 8 月,廣東佛山一名 88 歲老人被狗的牽引繩絆倒導致最終身亡的新聞引起全國人民關注,如何文明安全飼養寵物犬更是成了熱點話題。但在記者採訪時發現,不文明養狗、遛狗現象依然存在。
連日來,記者走訪城區多個公園和小區發現,遛狗不栓繩的現象仍有存在。
市民 陳愛榮:」我是比較注意的 平常只要是它一般訓的它不在平道上了,都是上樹根上,萬一拉的往外,我都是用東西給它拿了 。」
多數市民也表示,遛狗不栓繩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市民 朱曉強:」現在養狗的越來越多,牽繩是一個基本操作 。安全為了別人安全,可能狗這個東西對主人比較溫順,對外部人的話受到刺激還是有點不安全。」
市民 唐成濤:」不牽狗繩不行,有的狗亂跑 。一是有車對狗不安全,如果有小朋友抓傷、咬傷都不安全…現在寵物狗不是需要辦證嘛,如果外出的話,最好是用繩牽著,對自己有保障對別人也有安全保障。」
針對遛狗不栓繩、飼養獵犬傷人等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審議通過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設置了一章為「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對現行的法律規定進行了修改和細化。
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宇馨:」首先規定了飼養的動物如果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在此基礎上還規定了如果未採取安全措施,或者是飼養禁止飼養的獵犬造成他人損害的,甚至是遺棄、 逃逸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 ,飼養人或管理人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此外《民法典》還設置了一個兜底條款,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 ,尊重社會公德 ,不得妨礙他人的生活。」
流浪貓、流浪狗一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有人厭惡也有人同情。最近我們的記者就接到壽光市銀苑小區的居民熱線,反映一隻流浪狗在小區內產仔,晚上流浪狗的叫聲讓居民煩惱不已。
銀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 劉春花:」當時狗確實太小,如果說弄出來也不大合適, 畢竟是保護動物 ,到了10月28號的時候 ,當時業主覺得有點擾民打了報警電話, 警察也過來了, 我也領著人現場過來查看, 他們協助著把大狗趕走了···挖開石板之後把小狗掏出來了, 之後找了個寵物店, 把小狗送出去了。」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除了流浪狗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外,小區內越來越多的流浪貓也給居民帶來了不少麻煩
美林景苑小區居民:」尤其是流浪貓,不是自己家裡養的,不打疫苗, 危害很多自己家養寵物很知道。」
美林景苑小區居民:」 就是晚上叫的時候很煩人, 咱這個小區面積很小, 就是在這個地方叫,三號樓有個小青年可能是對這個叫聲很反感, 起來打了好幾次。」
貓狗用的疫苗都是有時效性的,一般是一年,應該定期注射,而流浪動物無法管理,更談不上防疫和治療 。對於流浪狗流浪貓的問題,記者也採訪多家物業公司,他們表示,目前只能採取捕捉和驅趕的方式。
銀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 劉春花:」咱小區如果發現流浪狗 流浪貓 ,咱就儘量的把它捕捉住送到有收養的機構 ,畢竟動物需要保護 ,但是咱也不允許在小區裡亂竄擾民, 前期咱前面院裡高層也是發現流浪貓 ,咱也是組織辦公室的客服人員現場清理出去。」
記者從市區一家動物醫院了解到,有些人養寵物是出自內心的喜歡,還有些人養寵物純屬一時的衝動,養了以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最終選擇遺棄。另外,流浪貓狗因缺少人為幹預,繁殖能力強,也是造成流浪貓狗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關谷動物醫院院長 呂學謙:」建議一是民間政府和我們醫院共同做一些貢獻, 對這些寵物及早的進行絕育, 公貓母貓進行絕育, 這樣的話避免小流浪貓再繁衍 ···做完絕育之後, 可以減少動物在社會上的生活不愉快, 讓動物跟人一樣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
【來源:濰坊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