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風雨人生》首發儀式現場。 陳少華 攝
中新網橫店11月28日電(柴燕菲 張斌)27日,歷經風雨蹉跎、用漫長歲月為橫店人締造「美好生活」的徐文榮,「揭秘」了他「做人」與「做事」的過往人生。
《風雨人生》。 張斌 攝
27日,在浙江東陽橫店鎮,「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風雨人生》首發儀式舉行,橫店集團創始人、橫店共創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員會名譽主席徐文榮口述書籍《風雨人生》正式首發。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風雨人生》首發儀式現場。橫店 供圖
正如86歲的徐文榮如今保留的職務所示,通讀《風雨人生》後不難看出,堅守實業實現共同富裕,是這位「老爺子」的不變初心。
實業一生 一生實幹
以「苦難童年」「風雨青年」「奮鬥中年」「成功老年」「傷感暮年」「夢圓晚年」6章為綱目,《風雨人生》一書詳細記錄徐文榮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從童年至今的人生歷程;同時作為「第一手」材料,從第一視角還原、解密橫店從「一無所有」到「無中生有」,再到如今蜚聲中外的全過程。
資料圖:橫店。橫店 供圖
回到橫店因興辦實業而發展的序曲——1975年,農民徐文榮雖已到「人過四十天過午,人到中年萬事休」的年紀,卻毅然決定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創辦橫店繅絲廠。歷經千辛萬苦,到20世紀80年代,橫店成為浙中地區首個工業產值「億元鎮」。
《風雨人生》一書中記載了徐文榮「頂著風雪趕路」一件小事,被他認為是創辦絲廠時期最難忘的往事之一:
建廠之初,因有要緊事,徐文榮要從杭州趕回橫店。當時天氣嚴寒,連著下了兩天雪。火車在凌晨到義烏後,徐文榮得知,因天氣原因,當天到東陽的車全部停售。因惦記雪中的廠房工地,徐文榮在車站「一分鐘也待不牢」,便決心先走回東陽。從早上到下午4點鐘,徐文榮獨自踏雪走了18公裡的路,一路不知摔了多少跤。到了東陽,徐文榮從朋友處借了臺腳踏車,又跌跌撞撞走了18公裡的山路,直到晚上10點多鐘,他終於回到橫店……
「我知道,我這個人,就是一個想到了就要去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功的人。」在《風雨人生》「夢圓晚年」一章,徐文榮如是說。這句話,可以說是徐文榮過往的真實註腳。
以徐文榮一生「最大的文化夢想」和「最大的文化工程」——橫店圓明新園項目為例,2005年,徐文榮在彼時「要不要重建圓明園」的爭議中明確表態「要建」。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在後來的輿論場引發熱議,「商業炒作」「勞民傷財」等聲音不絕於耳。2008年春夏之際,由於項目審批和土地問題,橫店圓明新園項目擱淺。
資料圖:橫店工廠車間。橫店 供圖
「我作為一個農民,建設橫店圓明新園,就是想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現在我們國家的強大,看到中國農民的愛國。侵略者絕不能再行欺侮了。」生於20世紀30年代、中國人民受苦難時代的徐文榮在書中說。
《風雨人生》「夢圓晚年」一章中,詳細介紹橫店圓明新園項目在2012年重啟,經歷「水炸油條」般的苦幹後,於2017年建成的過程。事實證明,橫店圓明新園建成後實現多方效益:項目原址的荒地被激活;賦能周邊薄弱村實現振興;再現圓明園95%的建築,展現中華傳統建築藝術;成為中國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橫店影視產業的重要基建……
數據顯示,因實幹而「小步快跑」起來的橫店集團,今天已擁有6家上市公司,200多家生產和服務型企業,5萬多名員工,以電氣電子、醫藥健康、影視文旅、新型綜合服務等四大產業為主的中國特大型民營企業。
最大的願望——共同富裕
「過去辦工廠、組建橫店集團、建橫店影視城,以及建橫店圓明新園,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實現我心裡的這個最大願望。」徐文榮書中所說的「最大願望」,就是幫助老百姓致富、為國家創造更多的稅收、帶動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懷揣這個願望,數十年來,橫店這個浙中資源匱乏的山區丘陵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調查顯示,橫店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從1975年的75元,增長到2018年的逾7萬元。橫店人均住房面積近70平方米,每百人汽車擁有量近30臺。城鄉居民幸福感評分超過94%。通過發展影視文化產業,橫店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創造相關就業崗位近五萬個,佔全鎮總勞動就業總數的53%。
資料圖:橫店影視劇拍攝現場。橫店 供圖
20世紀80、90年代,在橫店集團就業的主體是本地農民或農民子弟。徐文榮發現,橫店想要發展,必須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但在當時,橫店沒有一所正規幼兒園,沒有高中,更沒有大學。
1994年,橫店集團率改革開放之先,開辦民營大學——橫店大學。這被視為中國農民辦的第一所大學。在此基礎上,橫店建立浙江橫店科技專修學院,該校發展成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成為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的人才搖籃。
經過努力,橫店農民「從無到有」地改變了影響深遠的教育環境,也逐漸與發展的交通等制約因素告別——20世紀80年代以來,橫店集團先後投入100多億元用於城鎮基本設施建設。在橫店集團推動下,橫店通用機場實現通航首飛,杭溫高鐵、金義東輕軌等項目也在建設中。
「80」後徐文榮還未停歇。今年,為謀求中國人文化自信的精神「共富」,徐文榮立下保護中華文化遺產、推動民間收藏文化創新發展的新目標:籌辦橫店文物藝術品大市場。
「我相信,橫店在繼續做大做強影視文化旅遊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收藏文化,通過古玩藝術品的收藏和拍賣,充分釋放古玩藝術品的巨大市場潛力,使橫店成為全國最大的古玩藝術品集散中心、展示中心、檢測鑑定中心、交流中心、拍賣中心和銷售中心,必將成為橫店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三個春天。」徐文榮在書中說。
「計利當計天下利」,徐文榮心裡的「天下」是橫店,更是國家和人民在不同時代的呼喚:1976年,他為解決橫店百姓溫飽問題,創辦了橫店繅絲廠;1980年,他為響應改革開放的建設熱潮,將產業從輕紡轉向磁性材料;1996年,為迎接香港回歸,他帶領橫店人《鴉片戰爭》開建《鴉片戰爭》電影外景基地,為後來橫店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埋下伏筆;2017年,飽受非議後,他為展現民族富強的初衷而發起建設的橫店圓明新園落成;為讓中國民間收藏文物「活」起來、文博產業「強」起來,徐文榮再次走向前臺,籌辦橫店文物藝術品大市場……
「人這一輩子就是一個個夢連接起來的,一個夢想實現了,又會有一個新的夢想。新夢想總是在前面引領著你。」徐文榮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