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剛)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日前,一場長達8小時的線上演唱會——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通過各國媒體和社交平臺全球直播。
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下午2時,主辦方「全球公民」為世界衛生組織籌得善款1.279億美元。
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勢是:家庭和消費者正在轉向網際網路娛樂。
有著「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20日發布疫情趨勢報告指出。
在過去2020年第一季度中,線上娛樂行業天花板正在不斷被突破,或成為後疫情時代主流方式。
從Lady Gaga到網際網路女皇
清音雲中來。
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由超級天后Lady Gaga等發起,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公民公益組織聯合舉辦的戰疫特別節目《四海聚一家》超級線上演唱會,用獨特的方式,讓全球粉絲心甘情願在家隔離。
這場全球演唱會,由眾多當代巨星大咖領銜:Lady Gaga、Taylor Swift、Elton John、David Beckham、Billie Eilish、Adam Lambert、 John Legend、Paul McCartney、陳奕迅、張學友、郎朗等,100多位全球頂級巨星在線獻藝。
滾石樂隊
郎朗吉娜夫婦
陳奕迅
張學友
向抗擊新型肺炎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並為全球新冠肺炎抗疫行動籌集善款。
這場演唱會雖不像35年前的「Live Aid」(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那般震撼人心,但在直播的實時留言區,那種沒有邊界感的「世界溝通」,還是令人感動和振奮。
就像Lady Gaga在這場演唱會的開場翻唱《Smile》時說的一樣:「希望笑容能在每個人臉上綻放。」
這場線上音樂會,可謂全球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文娛最有意義的篇章,也是娛樂業走向「雲端」的最好註解。
「數位化轉型正在加速。」近日,「網際網路女皇」瑪麗·米克爾領銜發布了一份疫情趨勢報告,通過矽谷著名風投公司Bond Capital發送給投資者的郵件寫道:
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但我們對這種變化的理解才剛剛開始。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勢是:家庭和消費者正在轉向網際網路娛樂。
(註:圖片來源於騰訊科技)
瑪麗·米克爾在報告中指出,回顧2020年春天的商業趨勢時,那些表現最好的企業通常能夠通過旗下產品提供穩定需求,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的食物、水、居所等,一直延伸到娛樂需求。伴隨著線下服務的暫停,一些大品牌提升了在線服務或銷售,教育培訓人員從面對面授課轉向了按需服務和網絡課堂,與此同時,家庭和消費者正在轉向網際網路娛樂。
線上線下兩重天
人們對娛樂的需求是巨大的,伴隨著線下服務的暫停,線上娛樂服務開枝散葉,各種創新型網際網路產品崛起,中國在數字娛樂上不斷開闢新戰場。
在歐洲,隨著疫情形勢愈加嚴峻,包括線上娛樂在內的「宅生活」,使網際網路服務不堪重負。
2020年3月中旬,英國四大運營商被迫終端服務數小時。西班牙電信業發出警告,敦促消費者在非尖峰時段使用流媒體和下載軟體,推薦人們使用座機而非手機網絡通話。法國因為網絡需求量過於巨大,政府不得不提出「數字紀律」的政策。
3月19日,歐盟內部市場官員Thierry Breton 在推特上發出 #SwitchToStandard 的話題,呼籲歐洲用戶調整流媒體的使用習慣,把視頻清晰度從「高清」調整到「標準」,以確保網絡能正常訪問。
疫情引發網絡過載,歐洲的網際網路娛樂不得不做出犧牲——也正表明線下娛樂向線上娛樂轉移的烈度。
誰能想到,2020年最先火的居然是「宅經濟」。
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在線娛樂玩法翻新。
雲蹦迪、雲綜藝、雲跳舞、雲合唱……疫情防控期間,線上娛樂火得不要不要的。
廈門六中雲合唱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遊戲市場收入732億元,環比增長25.2%。遊戲用戶規模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增加200萬人,環比增長0.31%。
其中,女性遊戲用戶增至3.57億,對第一季遊戲收入貢獻192.4億元,環比增長49.49%,增速創新高。
58同鎮《疫情影響下的中國下沉市場休閒娛樂洞察報告》顯示,居家抗疫期間,下沉市場用戶疫情期間平均每天娛樂時間達6.69小時,平均每天手機娛樂時間達6.02小時;幾乎所有受訪用戶都表示在疫情期間有觀看視頻的習慣,89.79%用戶表示在疫情期間有觀看直播的習慣,69.03%的用戶在休閒娛樂時光會選擇打遊戲……疫情期間49.83%的用戶視頻觀看時長增加。
與此同時,線下文娛則仿佛遭遇冰封。
據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16日,全國娛樂相關企業94.5萬家,在業存續63.7萬家。
截至2020年4月中旬,全國影視相關企業在業續存數量約為56萬家,已吊銷、註銷量6686家。
一季度影視行業不少上市公司亮起紅燈。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22日,一季度有17家A股上市公司出現業績預警。
其中影視行業龍頭萬達電影、長城影視出現首虧。萬達電影預計將虧損5.5-6.5億元,2019年同期盈利逾4億元,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為-262.25%。
疫情之後,文娛向處去?
疫情催生文娛活動向線上轉移,疫情過後,文娛行業會如2003年非典後一樣重新面臨洗牌嗎?
今年春節檔因為疫情而取消,1月24日,西瓜視頻、抖音及今日頭條與歡喜傳媒達成合作,宣布在大年初一免費首播春節檔電影《囧媽》,這為電影在線上首播開啟了先河。3月20日,電影《大贏家》也宣布在字節跳動旗下的平臺進行首播。
疫情下催生出「宅經濟」,讓院線電影轉戰網播,成為新趨勢,文娛產業新變革或重構傳統影視行業格局。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之後,網絡娛樂、非現場消費等帶動網絡電影、高清視頻、VR等更加流行。
出行、影院觀影、旅遊、購物等現場娛樂、消費的方式受到限制後,更多的娛樂或消費方式轉到線上。這些趨勢疊加5G網絡的建設,可能推動對高清解析度內容、沉浸體驗等消費模式的需求,虛擬實境等技術可能會加速普及。
騰訊投資管理合伙人、騰訊公司副總裁李朝暉認為,「宅經濟」有望變得流行。線上化娛樂內容滿足了宅家的需求,微信、QQ等虛擬社交可能會進一步替代真實社交,人們對社交關係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
由於疫情原因導致大部分用戶處於長期閉門不出的生活狀態,從而促進了中國泛娛樂市場在用戶活躍、收入流水、在線時長等多個方面產生了可觀的增長幅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增長主要由於疫情所致,屬於「被動增長」。待市場邁入「後疫情時代」,用戶的生活狀態逐漸回歸日常後,在線娛樂的時間和意願都將大幅下滑,可能會導致中國泛娛樂市場產生明顯的波動。
《艾瑞諮詢2020年後疫情時代中國線上泛娛樂市場展望》認為:只有做好用戶留存,才能更有助於長期穩定的增長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