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同學的電話手錶都比我先進,我也想買個新款電話手錶!」近日,8歲的小學生鑫鑫就給市民張女士出了一道難題。
張女士告訴記者,鑫鑫現在已經有一個電話手錶,可以打電話和實時定位,孩子用功能應該夠了,但她說其他同學的電話手錶可以拍照、視頻、建朋友圈,還可以加別人的朋友圈,她現在這個太落後了!
拗不過孩子的苦苦哀求,張女士最終給兒子購買了目前市面上頗受歡迎的某品牌兒童電話手錶,價格1000多元。「都抵得上一個品牌智慧型手機了。」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市面上的電話手錶品牌不少。電話手錶銷售專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電話手錶已經流行好幾年了,剛開始功能比較單一,現在功能越來越多,越是新款越是賣得好,可見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都很捨得花錢。」
記者打開淘寶和京東,輸入關鍵詞「兒童電話手錶」進行搜索,發現在售的兒童電話手錶品牌不少:「小天才」「360」「華為」等,價格從一百多元到上千元不等,功能更是五花八門,除了必要的通話、GPS定位等,商家打出的功能「噱頭」還有遠程監控、防水、視頻、拍照、手機支付、語音助手等。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孩子的安全,是家長為電話手錶「買單」的首要考慮因素。家長們希望能夠藉助這一工具,隨時和孩子保持聯絡;同時,目前市面上的電話手錶基本都具有定位功能,在不需要打電話給孩子情況下,家長通過打開安裝在自己手機上的APP,也能夠實時定位孩子所處的方位。
「如果因此沉迷網絡,就得不償失了!」「其實兒童電話手錶,有接聽、撥打電話、定位的功能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需求,為什麼要開發這麼多娛樂功能呢?」採訪中,許多家長表示不能理解,建議生產商能夠考慮這一點。
此外,也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因此近視,所以也會有意識地限制孩子使用電話手錶的時間。
關於如何看待及處理兒童電話手錶的使用問題,記者聯繫採訪了鹹寧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汪永富,請他為家長「支招」。
汪永富認為,如今,電話手錶的功能越來越多,部分甚至已經和智慧型手機功能無異,因此,如果兒童比較頻繁地使用電話手錶,甚至樂此不疲,家長還是應該引起重視。
他認為,電話手錶的產生和存在有其合理性:首先是由於社會上一些有關兒童安全事件的發生,使家長對既能夠通話,又能夠定位的電話手錶產生了購買的需求。
其次,從生產廠家的立場來看,因為市場競爭的存在,需要從外觀、服務、功能等多個方面不斷改進產品。
汪永富說,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同時擁有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與其「一刀切」地反對孩子「觸網」,不如嘗試用更多的時間有效陪伴自己的孩子。「應該引導孩子既享受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交往,同時也通過善用科技手段,讓孩子可以獲得網絡世界中間接的人際交往體驗,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好。」汪永富說。
他建議,孩子終需要自律和自立,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應該逐漸學會掌管自己的生活、時間、物件等等,學會自我控制以及自律,而不是為外物所控。而孩子不為外物所控的能力,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可能是曲折的,要允許孩子犯錯,在犯錯和修正中不斷成長。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來源:鹹寧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