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婆婆和丈夫聯手逼你喝藥,什麼感受?
這樣令人窒息的劇情,出現在最近一部新劇裡——《親愛的自己》。
劇中,闞清子飾演了一位年輕媽媽張芝芝,她的日常,除了操心女兒的教育,便是應付來自婆婆的「二胎需求」。
婆婆一上線,就要求張芝芝馬上生二胎,天天搞一些不知道哪兒來的偏方讓她喝,堅信著喝了就能生兒子。
張芝芝不願意喝,於是委婉拒絕,兩人將藥推來推去,結果碗摔在了地上。
不得不說,婆婆就是婆婆啊,論戲精功力你永遠比不上她,當下,立馬,反手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你說我……我這是遭了什麼孽了,好心還沒有人領情!」
以退為進示弱,贏得了所有人的同情。
作為媳婦的張芝芝應付不了婆婆的老油條,只能委屈讓步,喝了那碗「必生兒子」的藥,結果拉了一晚上肚子。
而更扎心的是,每次和婆婆產生爭執時,丈夫劉洋完全就是一個聾啞人,事不關己不說,甚至從未站到自己這邊。
「大晚上了能別折騰了嗎?」
「媽這麼大年紀了,你跟她較什麼勁!」
在第二天婆婆繼續捧著那碗「生子藥」時,張芝芝希望丈夫能夠從中調和,後者卻藉口工作忙逃避面對婆媳問題,匆匆離去。
看到這裡相信大部分人都跟小袋鼠一樣,氣得握緊了拳頭。
都說婆媳關係最難處,但人們往往忽略後話,婆媳關係不僅是婆媳兩個人的事,其中丈夫的態度更是影響所有的關鍵。
只是當下,男性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調停責任,而女性依舊困於這種關係中無能為力。
妻子是家庭關係順位的第一人
看著張芝芝被圍攻,丈夫卻無作為,小袋鼠就想到武志紅曾寫過的話:
當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會產生兩個問題:嚴重的戀母情結,和糟糕的婆媳關係。
一段婚姻中,最怕的就是有一個對家庭關係拎不清,搞不透的男人。
一個什麼都以家中父母的話為準則,面對婆媳糾紛選擇逃避和偏袒的丈夫,只會為了服從所謂的「孝」,去忽視妻子的需求。
在熱播劇《安家》中,海清飾演的婦產科醫生,就感受到了婚姻帶來的孤立無援。
因為育兒問題跟婆婆意見相左,丈夫不但沒有合理熄火,反而不問緣由對她發火:
「本來他們帶的好好的,你一回來全亂套了!」
只是育兒理念的不同,身為媽媽卻沒有絲毫髮言權,而來自枕邊人一昧的指責,不僅冷漠了夫妻感情,更是直接抹去了作為妻子在家中的主權。
要知道,婚姻關係的實質就是一個新生家庭和一個原生家庭的碰撞,但一個家庭中的關係順位,妻子應該大於任何親子關係,永遠排在第一位。
這點,袁弘就做的很好。
當妻子提出想要斷奶出去工作而遭到婆婆拒絕時,矛盾開始激化。
袁弘沒有躲避,而是選擇站在妻子的立場上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方長期在外拍戲,家庭容易失衡,會離婚的。」
對男性而言,結婚生子,意味著他不再是原生家庭的附屬品。
如果只重視兒子的角色,就必然會忽略成為丈夫、爸爸的責任,那他們的妻子、孩子,就會缺少被保護、被愛、被支持的過程。
好的婆媳,不破邊界
有人說,中國式婆媳關係的悲劇,就是婆婆希望兒媳像女兒一樣,兒媳希望婆婆像媽媽一樣,但她們都失望了。
婆媳關係,實際上是社會關係,更需要界限感。
在綜藝節目《婚前21天》中,奧運冠軍何雯娜也曾避免不了婆婆的強勢。
因為孕吐嚴重,聞著紅燒肉的味兒就想吐,卻仍舊被婆婆充耳不聞:
「不吃飯哪行,多吃點肉!」「孩子需要營養」「不愛吃也得強吃」
全程強制性的語氣聽到人窒息,最後何雯娜吃是吃了,卻也吐了個乾淨。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都表示吐槽,這哪是婆媳關係,這簡直就是上下級!
其實,作為過來人的婆婆或許是好心,但卻失了邊界,過於強勢的介入姿態,往往是要命的。
之前,網絡上走紅了一位婆婆就做了很好的示範。
這位婆婆很喜歡抱自家孫子,每次都要抱很久,直到媳婦說不能長時間抱,會形成孩子依賴的性格。
雖然很難克制,但這位婆婆尊重了媳婦的意見,當別人問她時,她說:
情感導師塗磊曾經說過:好的婆媳關係,是視如己出的關愛,和相敬如賓的對待。
伊能靜和婆婆的相處方式令人羨慕,首先也是伊能靜婆婆懂得拿捏婆媳之間的「邊界感」,適時退出,將話語權交給新的女主人。
即使是經常冒出婚姻金句的papi醬也說過:
「不要把婆婆當媽媽,因為你可以跟媽媽發脾氣,但不能跟婆婆發脾氣。」
婆媳之間的界限感,是雙方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同樣不對另一方報以高期待。
就像那位走紅婆婆所說:我會把你當親女兒對待,但我絕對不會用親女兒的標準要求你,你有你的世界,我也有我的生活。
保持自我無需委曲求全
當媽後,其實很怕聽見孝順公婆是理所當然,處不成母女的婆媳關係就是失敗這些話,因為真的有些道德綁架。
中國傳統理念裡,似乎總在鼓勵媳婦要對婆婆尊敬,甚至賦予她們委曲求全的角色屬性。但討好和求全,往往會讓女性失掉自我,而讓婆婆更加強勢。
在綜藝《婆婆和媽媽》中,林志穎的妻子陳若儀就是典型的「乖媳婦」代表。
原本和丈夫上門看望婆婆,沒想到一進門就遭到對方指責「穿著暴露,不禮貌」。
之後更是數次被吐槽家務做得不到位,全程被指揮忙這兒忙那兒,苛刻到了極點。
而面對婆婆的種種不滿,作為兒媳的陳若儀只能謹小慎微,深怕出錯。
為了討婆婆歡心,飯桌上看著婆婆做好了紅燒肉,陳若儀小心翼翼的說:「媽媽好厲害喔,我應該多跟你學習做菜。」
本是一句恭維話,婆婆的回答卻毫不給面子:
「你早就應該學了!」
估計誰也沒想到,原來嫁入豪門的陳若儀,在結婚後過得並不快樂。
婆媳關係裡,我們總希望對方做得好自己做得好,但人就是無法完美,我們又何必去要求勉強自己。
所謂的婆媳之間磨合,不是講誰強勢誰卑微,而是誰也別讓誰受委屈,互相幫助,又各自獨立。
就像作家格萊說的:
「好的婆媳關係基於平等,而平等就是,在你的世界裡,我依然可以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