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論文署13人,學術掛名亂象怎麼治

2020-12-25 人民日報

當前,論文掛名已形成一條灰色利益鏈。有些屬於買賣型掛名,支付費用就幫著署名;有些屬於沾光型掛名,作者希望借名人效應或權威效應讓論文儘快刊發,主動掛上知名專家或行政領導;還有一些屬於轉嫁型掛名,知道某篇論文存在不合學術規範或存在故意造假行為,掛上他人名字以規避風險……比較極端的案例是,某高校一篇論文署名多達13人,其中甚至有與論文所涉專業毫不沾邊的行政人員。

論文、專著等學術成果署名和作者排序,體現的是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的參與程度。給沒有學術貢獻的人掛名,本質上是一種學術造假行為。在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發布的《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中,「不當署名」已經被正式列入學術不端的範疇。

學術掛名亂象危害深遠。花錢掛名者,不將心思放在教學與科研上,一心想走捷徑,有違學術規範和誠信原則;某些出版機構和作者為逐利而幫他人掛名,同樣違背行業規範與職業操守。雙方看似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實則褻瀆學術尊嚴,破壞了人才公平競爭機制。

深究可知,學術掛名亂象背後有深層次根源。業內人士透露,掛名大多與評職稱、申報各種「帽子」有關,而論文、專著、主編教材等則是評審過關的「硬通貨」。憑學術成果晉升職稱本無可厚非,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高校和科研單位要求成果數量必須達到一定指標,而忽視了學術含金量、內容原創度。正是這種「重量輕質」的學術成果認定方式,為掛名論文、「攢書」湊數的不正之風打開了方便之門。

掛名亂象存在已久。用虛假的著作成果參與職稱評審等工作,不僅涉嫌學術欺詐,也與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相關部門應該從維護國家人才公平競爭機制的高度出發,斬斷學術掛名背後的灰色利益鏈,淨化學術風氣、維護競爭公平。

2018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通知,決定在高校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工作。唯有深入「破五唯」,改變當前單一僵化的職稱評審制度、學術評價導向,代替以科學、合理、多元化的評審體系,才能從根本上剷除滋生學術掛名亂象的土壤。

不過,在治理掛名亂象時也要看到,學術含金量、內容原創度等軟指標比較難認定,尤其人文社科領域缺乏明確的評估標準,亟待有關各方設計出更合理的評價體系,改變「以數量論英雄」的現狀。如此,既「破」又「立」,才能更好地淨化學術環境。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論文抄襲、「冒名騙獎」……學術不端行為是否違法?
    而除了論文抄襲之外,學術圈裡還有論文代寫、「冒名騙獎」、花錢買版面發論文等等學術亂象,在日益重視版權的今天,緣何這種亂象仍屢禁不止?若自己的學術成果被剽竊,該如何維權?其長期利用黨的學術期刊陣地和職務便利,夥同他人私自大肆收取作者財物,數額巨大,涉嫌受賄犯罪。以上新聞報導並非簡單個案,這些現象在學術圈並不鮮見。比如,有人對他人論文進行剪接拼湊,署上自己的名字就發表;有人為所謂的「學術成果」,對實驗數據造假或未經實驗直接編造試驗數據;有人為了畢業、評定職稱專門找人代寫論文;還有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花錢買版面發表論文。
  • 一篇垃圾學術論文都具備什麼樣的特徵?
    是不是更多時候,為了寫一篇論文費盡心機,搜羅了幾百篇文獻,到頭來內容都是「大拼盤」,你甚至能在眾多的文獻中找出他們的原型。大量的學術垃圾充斥著學術期刊的版面,浪費了編輯的精力,佔用了學術資源,而且混淆視聽,製造了大量虛假信息,幹擾了正常的學術研究。
  • 一篇學術論文投稿的所有流程是怎樣的?
    導語好多科研小夥伴都是第一次準備SCI論文,對於SCI論文的發表流程一頭霧水,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SCI論文發表的具體流程,包括什麼是SCI?SCI論文的文章類型都有哪些?怎麼查找目標期刊?期刊的格式要求在哪裡找?論文需不需要查重潤色等。
  • 5篇SCI論文事件引發的論文不當署名問題的思考
    5篇SCI論文事件是一個引子,也是當前學術界論文不當署名亂象的一個縮影。中國作為科技論文產出大國,如果不能對學術研究和成果發表中的不當署名等學術不端現象進行有效遏制,必將給學術界帶來極大的危害。不當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應該成為學術論文作者、高校等科研機構、相關監管部門、學術期刊編輯部共同抵制的「眾矢之的」。
  • 如何掛名主編?大學老師出版學術專著掛名主編,分為2種情況
    現在單獨出版一本學術專著的成本確實太高,那麼有的大學只要求掛名主編就可以,評職稱的時候照樣加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那麼就可以只掛名一個主編即可,掛名主編的成本要比單獨出版一本學術專著的費用低得多。雖然掛名主編的費用相對低得多,但是也是有弊端的,咱們首先來看一下大學老師出版學術專著掛名主編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和同事一起出版這種出版方式也是我建議的,一方面是因為你們寫的內容相互更了解,而且出版的時間可以控制,所以這種出版方式是最適合掛名主編的,比如你和同事要一起出版一本書
  • 我辛苦寫的論文,卻被導師拿了一作,這合理嗎?
    但論文的主要成果是屬於通訊作者,而不是第一作者,因為通訊作者往往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論文的撰寫、把關和修改。最為重要的是,他擔負著論文可靠性的主要責任。但是,在實際的科研活動中,如果實驗的實施者和論文的執筆者不是同一個人,該如何署名?論文的執筆者署第一是否合理?還是誰做的實驗誰署第一?
  • 娛樂圈又曝學術瓜,他被冤枉了?|陳銘|武漢大學|劉吉樺|學術論文|...
    就是這樣一個高學歷,高情商的學霸,這幾天卻被人爆料涉嫌學術造假,爆料人表示而且是有錘;還有一個沒錘的料,是出軌。去年,翟天臨因為學術論文造假被扒,學霸人設崩塌。沒想到,娛樂圈出學術瓜了,這次被盯上的是憑《奇葩說》走紅、經常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的BBKING——陳銘。
  • 海報時評丨讓論文回歸學術本色
    海報評論員 朱延魯  近日,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發文,要求各類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機構「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
  •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詳解
    文學分析:一篇文學分析文章用於對一部文學作品進行檢查、評價和論證。顧名思義,一篇文學分析論文不僅僅只是總結。它需要仔細仔細閱讀一個或多個文本,並且通常集中在一個特定的特徵、主題或目標上。研究論文:研究論文是利用外部信息來源來支持論點或進行論證的研究論文。研究論文在所有學科中都出現,其特徵可能是評估、分析或批評。常見的研究來源包括(自己得到的)數據、主要來源(如歷史記錄)和次要來源(如同行評議的學術文章)。寫一篇研究論文需要用你自己的想法綜合這些外部信息。
  • 想出版一本學術專著,掛名主編需要多少錢,你可要防著點
    學術專著出版比如寫一本25萬字的書,那麼五個人一起合著出版這本專著,每個人參與5萬字,那麼評職稱的時候都管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有以下3點:>一、掛名的順序為什麼要注意專著出版掛名的順序,因為有的晉升文件上面只承認第一作者,假如真是這種要求的話,那麼合著的作者就需要找第二作者也承認的,比如你們學校要求的必須第一作者,而另外一個大學承認的是前3作者,那麼你們就可以合著出版一本書。
  • 學術論文的「八股」寫作法
    題名是反映一篇學術論文研究範圍、論點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常言說看書先看皮(書名),看文先看題(標題),其重要性可概括為一句話「題好一半文」。一般學術論文不需要副題名,但是下列情況可以有副題名:題名語意未盡,用副題名補充說明報告論文中的特定內容;論文分冊出版,或是一系列工作分幾篇報導,或是分階段的研究結果,各用不同副題名區別其特定內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題名作為引申或說明者。
  • 深度好文|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因學科門類龐雜、研究範式多元,論文的質量判斷始終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人們通常容易接受自然科學研究的嚴肅性,對於人文社科研究的規範和創新往往不置可否,人文社科學術論文是否擁有明確的質量判斷標準呢?
  • 一篇學術論文投稿後的審稿流程是怎樣的?
    >該論文是否符合本期刊的範圍與宗旨?該論文能否引起讀者的興趣?本期刊最近是否已經刊登了類似論文?該論文是否嚴格遵照期刊的作者須知?研究方法是否完整?論文整體是否通順?該論文研究是否完整?該論文結論是否支持研究結果?
  • 2020年7月,近期學術抄襲造假事件一覽
    學術造假、論文買賣何時休?盤點近期學術圈抄襲事件小編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近期發生的、被曝光的學術不端事件。我們應當注意,正常來講,畢業後學校給發兩個證書,一個是畢業證,代表你在學校裡讀了三年書,無重大違紀違規行為,成績合格,這個證與學術造假無關;另一個是學位證,代表你在經過三年的學術訓練之後,達到了一定的學術水平,完成學術論文,這個證書與學術造假有關,應予撤銷。
  • 學術論文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學術論文根據其寫作範式和基本結構特徵,可以大體上分為論證型學術論文、實證型學術論文、綜述型學術論文和述評型學術論文。每種類型的學術論文都具有相應的基本特徵。(一)論證型學術論文的基本特徵論證型學術論文是學術論文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文體。
  • 學術論文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寫什麼和怎麼寫
    如果在查找和閱讀文獻的過程中,你發現直接相關的文獻一篇都沒有或者太多了,那就是非常壞的信號,可能需要重新審視你的研究問題。完全沒有直接相關的文獻意味著你的研究問題可能並不是重要問題,沒有研究的必要。當然不排除有天才型的研究者,但我們大多只是剛剛踏入學術的門檻,幾乎不可能存在學界沒有任何學者意識到而恰好被你發現的重大問題。
  • 學術打臉!5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作者 | 馮麗妃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理由是各大醫院車流量大幅上升。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寫論文出現了問題?這裡有一篇乾貨寫作指南請收好!
    今日看點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者是想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的小夥伴來說,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是困擾很多學子的一個實際問題。近日,中傳文產雲書院邀請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宋朝麗老師做客直播間,她從自己的寫作經歷出發,詳細介紹一篇優秀論文的誕生過程。乾貨滿滿,不容錯過!
  • 怎麼才能寫出一篇像樣的論文?
    不懂得這個道理,寫論文時總怕論述的方面不符合現實中的複雜聯繫,那就很難概括,而只能陷入各種情況、成分和因素交錯雜揉的混亂境地。初學寫論文時,由於不懂得這種「舍象」的道理,往往不敢有意識地撇開一些情況和問題,因此不敢也不能進行概括。2.同一問題只能放在一個地方討論在一篇文章中,同一個問題只能放在某一章、某一節中討論。
  • 常規學術搜尋引擎介紹和SCI論文資源獲取方法
    前面投必得學術分享過sci-hub、GeenMedical、文獻小鎮、Scholarscope插件、Sci-Hunter軟體等很多文獻檢索方法。這一期,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規的學術搜尋引擎和SCI論文資源獲取方法,旨在幫助大家,尤其是剛入學的研究生找到免費獲取SCI論文的方法,也是對上述已分享內容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