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過的哲學家和經典著作

2020-12-04 文字驅

我個人不太喜歡追星,雖然在學生時代也有特別喜歡的歌手、體育和影視明星,但是痴迷的程度不高,而且時間比較短。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已經漸漸淡忘了曾經的愛好和喜愛的明星。不過大學時代有一段時間,自己對哲學(特別是西方哲學)非常感興趣。雖然達不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但是讀的津津有味,到如今對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和經典著作還是記憶深刻。在此,在重新溫故和分享一下關於哲學方面知識和感悟。

關於西方哲學,因為當時對的哲學認識不多,主要從課本裡了解馬克思思想和列寧主義等,自己並不是很感興趣,只是當作課本知識學習。當時有學習西方經濟學和心理學,最先了解到經濟哲學和心理學。比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及《道德情操論》,馬克思的《資本論》,馬斯洛的《動機和人格》。閱讀之後發現西方哲學系統理論性非常好,內容可讀性強,於是自己找更多哲學書籍來閱讀。以下是自己喜愛的哲學著作:

柏拉圖 《柏拉圖對話集》《理想國》 《蘇格拉底之死》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尼採《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

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

羅素《西方哲學史》

黑格爾 《精神現象學》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

休謨《人性論》

帕斯卡爾《思想錄》

培根《培根論人生》

當然,還有更多的哲學名著和哲學家自己並沒有涉獵,包括東方哲學也是有很多經典都值得去閱讀。

本文由文字驅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龍珠》和《龍珠Z》,經典難忘
    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龍珠》以及《龍珠Z》。對《龍珠超》或《龍珠英雄》的動漫迷,如有冒犯,多請包涵!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先生的《七龍珠》承載了太多中國年輕人的記憶。伴隨著大部分80、90後在龍珠的世界裡成長,悟空從山裡走向城市教會了我們,什麼叫做熱血,什麼叫做友情?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十大啟蒙經典美劇,你究竟看過幾部?
    今天小編就來帶了看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經典美劇,而你又看過幾部?第一位毋庸置疑的肯定是美國經典喜劇《生活大爆炸》,已經播出長達11年,11季共計255集的《生活大爆炸》,可以說陪伴了許多人的成長。四位宅男科學家與美麗女鄰居發生的故事,可以說也成為了國內某抄襲劇的熱門題材。而明年《生活大爆炸》也將迎來他的最終季,這個陪伴我們12年的電視劇即將落幕。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動畫片,你們還記得幾部?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動畫片,你們還記得幾部?當《天馬座的幻想》曲子響起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那幾個打不死的青銅聖鬥士向你跑來。那些金燦燦的聖衣,那句天馬流星拳,就可以讓我們安靜坐在電視機前。《聖鬥士星矢》1989年《聖鬥士星矢》進入中國,電視動畫《聖鬥士星矢》由東映動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車田正美原作的同名漫畫。《魔神壇鬥士》也是穿盔甲類型的動漫,也是五位小強,分別是仁·烈火、禮·光輪、信·水滸、義·金剛、智·天空,沒看過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個人感覺還不錯。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現在重溫最後一部真想抽自己2001年到2010年是偶像劇輝煌的十年,各種好作品層出不窮,可以說這些臺灣偶像劇就是90後青春的記憶。今天我們就來重溫小時候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有的還是很經典但是最後一部現在看起來只想抽自己。第一部《惡作劇之吻》。這部劇是由鄭元暢和林依晨主演的,蠢萌學渣戀上男神學霸的故事讓觀眾小鹿亂撞。女主角雖然經常惹麻煩但是完全不會令觀眾反感,對男主角的一片痴心和堅持不懈的追求激勵了很多女生追求自己的愛情。
  • 齋藤飛鳥那些年追過的女孩 天光漸露美而自知
    齋藤飛鳥那些年追過的女孩 天光漸露美而自知時間:2019-12-02 22: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齋藤飛鳥那些年追過的女孩 天光漸露美而自知 國產青春片《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可以說是國產青春片的巔峰,裡面的沈佳宜讓不少網友看完之後意難平,而日本女星齋藤飛鳥版的沈佳宜更是讓人過目難忘
  • 那些年,在動漫中被我們追過的反派
    在二次元圈裡流傳著一句經典名言——不怕反派壞,就怕反派帥;不怕反派壞,就怕反派還有愛。每個帥的反派表面上壞的無人喜歡,但在背地裡去卻因為自己的帥氣和一些善良的舉動收穫了一大群的迷妹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在動漫中被我們追過的反派吧。1. 殺生丸說到追過的,最喜歡的反派,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犬夜叉》初期的反派,殺生丸了。
  • 輕音少女:是否還能記得那些年追過的女孩呢?一起回憶經典老番
    時隔多年,是否還能記得那些年追過的女孩呢?是否還能想起一起玩鬧的夥伴呢?今天呢,我們來回顧那年追過的動漫《輕音少女》。輕音少女由京阿尼即日本京都動畫製作,第一季於2009年四月開播,次年四月第二季開播,2011年12月3日劇場版開播,《輕音少女》系列就此完結。由於京阿尼在19年的火災中受到重創,不知道是否還能再看到這樣的作品,《輕音少女》作為京阿尼的代表作,在時光中緩緩淡出人們記憶,待到完全淡去,《輕音少女》也就迎來了「死亡」。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熱血動漫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熱血動漫熱血動漫貫穿著「友情、努力、想要勝利」的精神,宣揚勇敢,善良、奮鬥、努力、責任的價值,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讀者都能在熱血動漫中找到共鳴的角色。下面,小編來帶你盤點一下我們追過的熱血動漫。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漫畫……
    相信各位漫畫迷們已經追過了不少漫畫了,那麼大家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追過的漫畫嗎?除了這兩位人物之外,還有阿衰的爸爸媽媽,一直沒有成功談戀愛的潔癖狂金乘五老師、阿衰的死黨小衝以及愛顯擺並和阿衰過不去的莊庫等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第二部:《整容遊戲》金丘的《整容遊戲》看似荒誕,卻富含哲理。
  • 那些年追過的劇
    老煙槍也在追,現在追的是漫威,咱追電影和衍生劇,至於DC。還要看它的發展。閒言少說,看看當年老頭子們追過的劇(不全,但都是經典)——歡迎補充。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文章最後,那裡分析的挺全面。影片圍繞1945年3月在瑞士伯爾尼和洛桑進行的談判即英美盟國背著蘇聯與法西斯單獨媾和的"日出行動"進行。
  • 那些年追過的劇集裡,不少經典角色的扮演者居然都是外國演員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年追過的劇集裡,不少經典角色的扮演者居然都是外國演員。1.《寶蓮燈》三聖母飾演者樸詩妍(韓國)我是全世界最後一個知道演《寶蓮燈》三聖母的是韓國人的嗎……她真的好好看哦!我感覺,一般韓國人穿中國古裝,都能一眼看出來是韓國人,但是她是真的不違和誒!
  • 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每一部都超級經典,超級好看!
    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每一部都超級經典,超級好看!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豆瓣評分8.5以上~《四重奏》9.1分 力薦!一點點懸疑一點點小確喪,全劇堪稱精緻《家族的形式》8.8分 當季日劇最佳,我是自己的玩伴,我是自己的家人,一個人也能成為一個家族《勝者即是正義(Legal High)》9.3分 雅人叔和KK的經典代表作,無需多介紹,分1、2、SP三部《非自然死亡》9.3分 今年大熱之作!
  • 清代時期的文獻考證高潮和哲學家考證派的形成過程
    1679~1692年間參與了編修《明史》計劃的兄弟萬斯同(1638~1702年)一樣,也指出了《周禮》絕不像人們直到當時還堅信的那樣,是周初的一部著作,而是於戰國時代(公元前5~公元前3世紀)完成的一部晚期的彙編著作。
  • 有哪些古詩詞,一句半行就勝過哲學家們長篇累牘的著作
    往往哲學家們長篇累牘的著作所闡述的哲學理念,在一句小詩、半行古詞裡便盡彰其義,甚至更為意味深長,讓人靈犀一點通,非常有意思。我這裡以用途為出發點,略為羅列幾條。一、用於學習理念方面的我首先想到的是陸遊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以實踐探索本質的學習理念。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書之二:連環畫和動漫篇
    文 | 一藏居士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書,之二,連環畫和動漫篇 說起看書從小就喜歡看連環畫的我,也有收集連環畫的習慣,記得第一次把三國演義集全了的喜悅,還有丁丁歷險記集全後的興高採烈。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韓劇,韓流明星!
    那些年你看過哪些韓劇,追過哪些韓流明星呢?首先要說的肯定是韓流鼻祖,安在旭和金喜善,代表作《泡沫愛情》,《星夢奇緣》《漢城奇緣》,《天涯海角》《噢!必勝英》……金喜善演的悲劇也不少,她才是我心目中的韓國第一美女,不覺得金泰熙好看,看她的劇容易出戲!
  • 那些年瘋狂追過的黃金聖鬥士 為了大地上的愛和正義
    那些年瘋狂追過的黃金聖鬥士 為了大地上的愛和正義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守護甜心!》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守護甜心!》《守護甜心!(しゅごキャラ!)》是日本漫畫家拍檔PEACH-PIT第一次執筆的少女漫畫,該作品講述女主人公日奈森亞夢和她的朋友及各種守護靈的故事。日奈森亞夢女主角日奈森亞夢是日本漫畫《守護甜心!》女主角。因外在形象和真正的自己有差距而煩惱不已。
  • 天才哲學家維根斯坦
    ——陳嘉映▲1947年維根斯坦在Swansea維根斯坦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思想對二十世紀的世界哲學面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過,在其在世時,他只正式出版過一本哲學著作,即《邏輯哲學論》。在他逝世以後,他的學生和朋友遵照其遺囑從他所遺留下來的約2萬頁手稿和打字稿中陸續整理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最重要者當屬《哲學研究》。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哲學家一度是一些令人驚異的人。他們有時是被嘲笑的對象和人們的笑柄,但更多時候則是鼓舞人心的源泉,通過言傳身教提供智慧的典範、行為的模式,並為那些看重他們的人提供效仿的典範。長期以來,關於偉大哲學家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