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解鎖手機屏幕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屏下指紋、人臉解鎖、側邊指紋等,其中屏下指紋大多數應用於OLED屏,市面上幾乎看不到採用LCD屏下指紋的智慧型手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LCD屏也可以使用屏下指紋了。
近日,天馬微電子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屏內多點指紋識別方案(TED Finger Print,簡稱TFP)。該方案擁有高集成化、高屏佔比等特點。
目前,市面上屏幕指紋方案,都是把識別模組放在屏幕下方,稱為屏下指紋。而天馬的指紋方案,是把識別模組集成在液晶面板內,成為屏內指紋。
LCD永不為奴!
TFP屏內指紋識別方案是把圖像採集器內嵌於TFT顯示基板,這樣一來,便可以實現觸控、顯示、指紋識別三合一。同時,天馬將光路和適用於玻璃基板的傳感器覆蓋了整個顯示屏,從而實現全屏多點指紋識別。
天馬官方表示,TFP屏內指紋識別具備三大核心優點,分別是高集成化、全屏指紋多點識別和高屏佔比。
該方案突破了LCD屏內光學指紋難以匹配正常蓋板厚度的限制,並把光路調製單元集成在顯示屏內部,相比外掛式準直光路設計方案厚度降低了50%以上,進而讓終端產品變得更輕薄。
TFP支持全屏任意區域指紋識別,用戶不僅可以盲解鎖、還可以自定義指紋控制以及APP加密解鎖,增強安全性和私密性。
天馬將指紋識別功能集成在屏幕內,節省了更多的顯示空間,從而進一步提升終端產品的屏佔比。
TFP屏內指紋採用的是光學識別方案,而非超聲波。相比傳統的屏幕指紋,TFP擁有更大的指紋識別面積。
另外,TFP屏內指紋識別可用於多種場景,比如APP深層加密、提升車輛駕駛體驗,還能為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天馬表示,目前,TFP屏內指紋識別已具備量產條件,廠商們已經收到了產品,他們將全力配合廠商們實現終端進行的全球首發。
看到這裡,想必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喊出了「LCD永不為奴」的口號。不過,別高興得太早,因為目前還不知道TFP屏內多點指紋識別的成本是多少,良品率有多高,再加上是新技術,成不成熟也不好下定論,最終搭載這套方案的終端產品使用體驗如何,也還是個未知數。但是TPF屏內多點指紋識別的到來,為消費者和廠商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畢竟市面上有不少用戶對LCD屏幕情有獨鍾。
為何LCD實現屏幕指紋識別這麼難?
長期以來,屏幕指紋識別主要應用於OLED,那為何LCD屏實現這項功能就這麼難呢?
其原因在於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對傳感器與鏡片之間的距離有著一定的要求。傳統的LCD屏幕結構比較複雜,而且不能自發光,需要通過背光提供光源,正因如此,光線無法穿透LCD屏,導致屏幕指紋解鎖失敗。
而OLED屏可以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模組,而且自身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因此,屏幕指紋識別傳感器能夠準確捕捉OLED屏發出的光線,以及照射用戶指紋後再反射回來的光線,從而實現屏幕指紋識別。
除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外,還有一種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如果單從材質來看,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可以用於各種材質的顯示面板,但是高通前兩代的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還不夠成熟,特別是不能滿足穿透LCD屏幕的厚度要求。所以,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同樣不能應用於LCD屏。
LCD屏幕指紋識別無人敢用?
除天馬外,其他供應商也對LCD屏幕指紋有所研究。比如華星光電宣布預計今年推出LCD全屏單點屏內指紋識別方案,2021年將推出LCD全屏多點屏內指紋識別方案。
去年6月,京東方表示,LCD屏下光學指紋感測技術已研發成功,將於2019年底量產,之後音信全無。在此之前,友達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全屏幕光學指紋識別LCD屏幕,但是並未宣布何時量產。
另外,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去年表示,該公司研發的超薄LCD屏幕指紋識別晶片即將量產,有信心在年內推出量產方案。在那之後,由於網上搜索不到相關消息,所以也不清楚這項技術是否真的實現了量產。
就目前來看,雖然屏幕供應商給出了不少LCD屏幕指紋識別方案,也都宣布了量產,但是至今為止市面上沒有一款手機搭載這些方案。
哪怕是公開宣傳LCD屏幕指紋的Redmi,也只是發了條微博,量產機型一直都沒有著落。
值得一提的是,華星光電宣布LCD屏內指紋識別方案後,就有博主爆料稱,LCD屏下指紋的解鎖速度和識別率和超聲波屏下指紋差不多,而且抗幹擾能力差。這套方案前期成本比OLED屏下指紋還要高,目前沒有哪家廠商願意冒這麼大風險試水。
除此之外,@數碼閒聊站還表示,華星光電的LCD屏下指紋識別準確率偏低,不如光學屏下指紋。
也就是說現階段的LCD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還不成熟,廠商們不太願意試水,即便真的推出搭載這項技術的機型,大概率也是中端機。畢竟LCD屏幕指紋識別屬於新技術,拿旗艦機去試水多少有些不妥,萬一出問題了,不僅廠商要擔責任,還影響品牌口碑。
當然,也可能廠商們拿到新技術後,正在努力進行測試,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用戶嘗鮮新技術的同時獲得不錯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