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終有報(經典)

2021-01-07 小故事大哲理

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英格索爾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老婦人,車壞在了公路上。

男子恰巧經過,幫她修好了車,並拒絕老婦人給他的報酬,告訴她:「我們都有這樣遇到困難的時候。」

老婦人隨後來到餐廳吃飯,遇見一位為了生計在餐廳打工的孕婦,老婦人看她生活困窘走時給了她一大筆小費,並在裝小費的信封上寫著:「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

晚上回家孕婦吃驚地發現,丈夫竟然是那位白天幫老婦人的人。

佛說:你給別人的一切,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所謂因果有輪迴,善惡終有報。其實這個世界就像一面鏡子,我們付出什麼,便會收穫什麼。

如若你覺得付出換不來結果,其實好運已經在來的路上。

凡你們為自己而行的善,將在真主那裡發現其報酬。——古蘭經

93年在四川發生過一起當時轟動全國的人口拐賣大案,以彭洪菊的丈夫為首的44人拐賣集團在86年到92年之間拐賣男女兒童80多名,婦女10多名,並因幼兒生病殘忍拋棄致死者10幾個。

但讓可敬的刑警們懊惱的是,曾親自拐賣10多名兒童甚至包括一名孕婦,鼓動丈夫小叔子,帶動眼紅村民的賊首,彭洪菊逃脫。

因為當時沒有她的照片又不知逃走路線,使當時抓撲拐賣團夥的刑警隊長何勇,10幾年來每年春節在彭洪菊家 蹲首而了無所獲 。

一日,何勇收到一條關於彭洪菊的簡訊讓受到十幾年煎熬的他興奮起來。這中間的艱難破案過程我們不談了,講講彭洪菊在這期間的因果報應。

當刑警們從極苦極窮極遠的山西奪印村將彭洪菊抓住時,她說:「我終於解脫了。」

原來當年她逃到內蒙包頭時非常想家,就坐火車回家,在車上與一四川老鄉相談甚歡,不曾想這位老鄉竟也是人販子,使她轉車時被老鄉以3500塊賣給這山西奪印村放羊倌為妻。她說我從來沒想過我會被人賣了。

這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佛陀誠不欺人那。

到04年被抓時過去了11年,這11年來她只洗過3次澡,沒吃過一次好飯。她說,被抓前一天,她就夢到一男一女抓她,今真來了。

11年來她把被拐之人的苦全受了一遍,她加給別人的痛苦全部返還了回來。

如:「被拐人與環境的不適應,極度的想家,出逃,被抓回來,挨打,挨關,貧苦的生活,繁重的勞作,她如今還因腦溢血致使半身不遂,雖經療治,還是陂腳行動極不便。」

這些她強加給別人的痛苦如今全部就加倍返還了。阿彌陀佛。

當她被抓回四川時,雖過了11年還是萬人空巷,有那麼多的人要向她討債。

當彭洪菊提出想看出逃時最小才1歲半的3個女兒和老父親時,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兒們和77歲的艱苦獨自生活的老父親卻不願見她。

這真是賣人者人恆賣之,毀人家庭者自毀家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種善得善種惡得惡。

沒有因就沒有果。——迦那陀

在佛陀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給牛抵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這條惡牛,以後將帶給他更多的麻煩,因此就賤價的將牛出售。

當牛的新主人買牛回家,走到半途中,來到一河邊,想給牛飲水,那知牛不但不飲水,而且突然兇性大發,又把新主人給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後不禁勃然大怒,拉到市場販售。

有一個農夫,貪著便宜,買下了牛頭。用繩子繫著牛角擔回家,半途中,因天氣炎熱,就將牛頭掛在樹枝上,然後坐在樹底下休息,哪知正休息時,系牛頭的繩子不知何故突然斷裂,牛頭從樹枝上掉落,剛好打在農失的頭上,可憐的農夫,當場被打得傷重而死。

一頭牛,在一天之中,意然害死三個人,這件不尋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紛紛議論著,後來消息也傳到了頻婆娑羅王耳中,他也覺得不可思議,想其中必有緣故,因此親自前往請教佛陀。

佛陀解釋說,在過去世,有三個商人,相約到外地做生意,為了省錢不住旅館,特地到一個老婦人家借住,本來雙方約定,要付老婦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這三個商人,趁著老婦人外出時,竟偷偷溜走了,等老歸人回來後,發覺了,非常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們索取欠款。

三個商人,因擔負著沉重的行李,所以在不遠的地方,就被老婦人給追上了,可是這三個商人,以為她年老可欺,不只賴帳不還,還用惡言惡語侮辱她。

老婦人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得憤恨的對他們說:「你們這些無賴漢,欺負我年老孤單,你們以後一定會有報應的,今生我雖然奈何不了你們,等來生無論是否為人,我一定要報復,要殺害你們,以洩我心頭的憤恨!」

佛陀繼續說道:「那條兇牛,就是這老婦人的後世,而同日被牛抵死的三個人,就是欺負老婦人的那三個商人!」

這個故事,不只顯示了因果的絲毫不爽,更顯示了怨恨的可怕!

這個世界,逃不過因果的輪迴。

有些人肆無忌憚傷害別人,從不把真心當一回事,慢慢的,他也會被人孤立和傷害。

一報還一報,一物降一物,我們對這個世界怎樣,這個世界就會對我們如何。

相關焦點

  • 佛學:善惡終有報,背叛感情的人,會遭遇因果嗎?
    作者:心理盧先生文/原創抄襲必究上一篇,我們講了因果論,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那麼,既然談到了因果,自然就會讓我們想到下一句話,那就是善惡終有報。那麼所謂的善惡終有報,真的存在嗎?很多人沒發現惡人受到應有懲罰,反而是好人生活的不夠好。但我想,既然善惡終有報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古人不是愚鈍之人,甚至某方面比現在的我們還要聰明。
  • 佛說:善惡有報,一切皆有因果!
    文/飛魚佛說:善惡有報,一切皆有因果!」做惡人,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做好人,才會有好福報,有些人欠債不還錢,逼死了別人,也把自己掛在了懸崖邊上,何必呢。這一切都是因果,擁有什麼樣的心,便擁有什麼樣的世界。古人云,行善,必有餘慶,作惡,必有餘殃。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 佛弟子學佛以後 要多想想因果業報 也常聽人說 善惡到頭終有報 高飛遠走也難逃 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
  • 關於因果的經典語錄,大徹大悟的精美句子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因果循環,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失去的,會收穫到更好的。親愛不願離,但終當離;美屋思長住,而終必舍;自身欲無病而所受用,結果身死受用空。嫩草怕霜霜怕日,惡人自有惡人磨。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失;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 「相貌」裡面藏著「因果」,也是福報的表現
    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從來不用忙,因果業力不但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我們的相貌也會被因果業力所影響。為什麼說慈眉善目,慈悲的人,就會顯現善的相,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所以說一個人的相貌,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
  • 因果、業報,不該做什麼就不要做了
    因果不虛,報應不爽。因果是真實存在的,有因自然就會有果,因裡含果,果裡含因。種善因自然會得善果,種惡因惡果必定有一日會成熟。因果法則是公平的,人可以做出不公平的事,但因果卻能把人為的不公平轉為公平,具體的體現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得與失之間,因果的公平是顯而易見的。這裡要補充一個概念:業力。業力由發心而起,最終返回於自己。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佛教:善惡因果三世業報
    佛法裡的因果不是講一時,也不是講昨天今天明天,而是講三世,講的乃是善惡因果三世業報,否則惡人當道豈不是大佔便宜?樂善好施豈不是吃大虧?一個人所做過一切,都會被老天記錄下來,自己作下的「業」如影隨形,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也不能「過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立馬就報;在那個因緣會遇的時候,最終還得自作自受。一切業報只有現報、生報、後報的區別。  《三世因果經》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
  • 老生常談:再論因果
    因果的分類有因必有果,這樣說是不是有點絕對?一點也不絕對。現在人類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最多的就數佛教第一,三藏十二部經簡直浩如煙海,真正潛入其中學習達到圓融理解的,恐怕沒有多少人。佛教文化已經是世界上的主流文化之一,因果幾乎遍布整個經典,只是分成世間與出世間兩大部分。
  • 印光大師:因果通三世,現報、生報、後報,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
    印光大師:因果通三世,現世報、來生報、後世報,凡所作善惡業,決無不報者【印光大師開示】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
  • 從受到取的因果業報
    佛教第一次大分裂後的聲聞弟子後代,或者說嫡傳弟子們稱為上座部,第二次大分裂又使高端學生分出了有部,把有解釋為代表人的種類概念,宣稱這種解釋最接近佛陀本人的意思。但是,當時佔絕大多數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僧人,對有緣生的有,在認識帶有宗教色彩且偏向於唯心。
  • 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有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又有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前者意思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後者意思是,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有好報。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
  • 佛說:一切禍福皆有因果:世間萬物皆有因果!
    有因而無果,那只是時間未到而已。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一個生活在痛恨中的人,是註定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古人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佛說:凡事有因果,萬物有輪迴!
    有一句話叫凡人畏果,菩薩畏因。這裡的畏是畏懼的意思,也就是害怕的意思,在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也好,上下級關係也好,還有人際關係都有因果,凡事都去自己身上找到不足和缺點,發現對方的優點向他們的優點學習。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當自己放下自己的心態,向別人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是成長最快的那個人,也是最優秀的那個人。佛說:「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人生,種因得果,至於好壞,都是自己造成的。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相信嗎
    人生沒有那麼多偶然,萬事都有它的因果。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善惡到頭終有報,保持敬畏,積德行善,才能規避禍患,福氣常在。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個人內心相信美好,就會吸引美好,一個人願意相信美好,就可以收穫美好。
  • 業報和因果,為什麼要出家?人生真的是苦海嗎?
    我們講過不淨觀,那麼接下裡在修行的過程中還是有種種的掛礙,要怎麼辦呢?《坐禪三昧經》中有說如何修煉。1、為什麼修行要出家為什麼要出家呢,在家修行不行嗎?這是很多人都要問的問題。因為寺廟是一個專業的修行場所,他可以讓修行的人擺脫一些世俗的困擾。
  • 一位法師的因果業報
    有口有齒,又腫又痛,無藥可治。有一天,旁人對他說:「用肥肉貼在人面瘡,可以止痛。」試之果然有效。但等肥肉被人面瘡吃光後,就又開始痛起來。如此折磨,苦不堪言。經過多日的痛苦,首座覺悟唯有消滅業障,才能免除痛苦。於是認真修行,不再計較痛苦。他忍看百般的痛楚,一心拜佛,懺悔殺業,經過三年之後,才痊癒。這位首座和尚,是位到處參訪善知識的老修行。
  • 星雲大師:因果業報歷歷不爽 應當時時引以為誡
    你可以不信佛,不能不信因果。(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信佛重要,還是信因果重要?我個人認為:寧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為不信佛,佛祖不會氣惱怨怪我們、降罪傷害我們,所以信佛固然對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會產生不好的後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順因果而行,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因果」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真理,大至國家興衰,小至個人得失,追根究底,其中的一切過程,惟有「因果」二字才能予以說明。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即使是變種接枝,也有變種接枝的結果。
  • 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小說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老天不睜眼,善惡到頭報應循環!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飛盧小說網,中心就是一個「爽」字!小說爽,更新爽,讀起來更爽!小編在飛盧接觸的第一部小說就是這種「黑暗審判流」。讀起來感覺不錯,今天給大家多介紹一些類似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