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或者辦公,高端或者入門,大尺寸帶魚屏顯示器選擇其實並不難

2020-12-12 騰訊網

很久沒有給大家分享一些清單類的文章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平時事情比較多,而清單類的文章相對來說需要一整塊的時間來做,這樣才能保證整個文章的一致性。恰好最近接近年底,工作還有業務相對少一些,也有時間給大家來做一期清單類的文章。

為什麼選擇這個類目?

其實如果有關注我的話,會發現今年我測顯示器大概有4個左右,對於顯示器的認識也隨著測評體驗更加深入,所以想到這次來說說顯示器。

至於為什麼選擇大尺寸曲面屏顯示器,主要還是因為一個朋友在雙十一的時候購買了三星的玄龍騎士G9,並在群裡向我們進行了無情的炫耀。

所以,做這個清單之初,我還是想通過一系列的對比來告訴他「你錯了!」。當然,實際最後的情況如何,大家還是自己在文中來找答案吧。

廢話不多說了,下面開始正事:市售10款主流49英寸曲面屏顯示器對比、介紹及推薦。

大尺寸曲面屏在多個應用場景下的表現如何?

在網上看了一些大家的測評和用戶體驗,大概歸納了下目前大尺寸曲面屏在幾個應用場景下的表現:

1.對於多窗口辦公、視頻剪輯、股票看大盤這樣的應用場景,百利而無一害,買就對了(除了三星那個1000R曲率的);

2.遊戲場景方面,除了類似LOL這樣的遊戲可以擴大視野之外,其他的並沒有物理外掛效果,更多的是邊緣畫面的延伸,整體的沉浸感更強,但是部分遊戲(包括極品飛車這樣的賽車遊戲,以及吃雞)兼容性不好,強行全屏會導致上下畫面被裁切。

3.關於部分Mac不支持5120×1440解析度的問題,大家可以看下下面這段文字:

「從macOS 10.15.5開始,Apple在第10代之前為任何Intel GPU提供的Intel視頻驅動程序無法在單個視頻輸出通道上管理任何高於4096的解析度。因此,無法在2020年型號之前(使用Intel GPU)在13英寸MacBook(Pro或Air)上使用此類顯示器。唯一支持此顯示器的Mac是使用AMD GPU的Mac(MacBook Pro 15「,16」)。 )和從2020年型號開始的13英寸MacBook(Pro和Air)(但僅限於使用最新的第十代Intel GPU的型號)。使其在任何其他13英寸MacBook(Pro或Air)上運行的唯一方法是最終使用外部GPU。」

10款顯示器參數對比

一款一款羅列的話,大家看著比較累,所以這次以表格的形式,將顯示器的主流參數進行了盤點羅列。由於絕大多數來自於網絡,所以紕漏在所難免,希望各位客官素質批評建議,張口就馬賽克的朋友,建議不要看。

一些說明,幫助大家更加明白的看表格:

1.本圖表序號排列是按照各款產品的售價來排列的,全部售價為文章撰寫時京東自營店的價格;

2.標紅的單元格數據為該項參數的佼佼者;

3.色域由於僅是商詳參數,並非實測,所以不做明確的比較;

4.色準並沒有出現在表格內,因為這個參數也比較迷,但是10款中絕大多數都標註了小於等於2;

5.DP接口,部分標註了是1.2標準,但並不代表其他都是1.4,這個大家需要注意;

6.「其他」項目中,標註了一些我覺得感知比較強的差異,沒有標註的,並不代表沒有,只是我覺得可能感知不是那麼強。

單品介紹及橫向對比

(由於所有的商品卡都是我在文章撰寫之初就放進來的,所以並沒有按照表格中價格排序來,所以單品介紹也按照商品卡的順序來了,大家見諒)

以下顯示器解析度,我不會按照商家宣傳的來介紹,統一1440為2K,1080為1080P。

1.三星玄龍騎士G9(C49G95TSSC)

三星玄龍騎士G9就是我朋友買的那款,目前京東售價10999元,我朋友雙十一大概是8500買的,所以~

如果你是用來玩遊戲的話,那麼玄龍騎士G9我絕對是推薦的,哪怕它達到了萬元的價位,但1000R的曲率+240Hz刷新率+1ms相應速度+HDR1000這個參數組合,就足以成功俘獲遊戲玩家的芳心。

另外,玄龍騎士G9也是這10款顯示器中唯二同時支持N卡G-sync和A卡FreeSync技術的,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異常友好。

當然,玄龍騎士G9並不完美,這也是我開頭為什麼要在推薦前面加上「如果用來玩遊戲」。

1.它沒有USB-C接口,這對於辦公用戶來說確實不太友好,特別是,如果你是Macbook用戶,擴展塢雖然功能豐富了,但是接線著實麻煩;

2.無內置音箱,對很多辦公用戶來說,連「有就行」的小小願望都無法滿足;

3.1000R曲率,對於辦公很不友好,特別是一些有繪圖、圖像處理、視頻處理的用戶而言,曲率太大了。

所以,我給它的評價是:遊戲首選,辦公不選。

2.三星玄龍騎士C49HG90

這款的話,我先來說說自己的感覺吧,就是前一款的低配版本,無論是不是遊戲,我都不建議選擇,比它價格更低的AOC要更好。

為什麼不推薦?

這麼高的價格,解析度只有1080P,顆粒感明顯,無論是玩遊戲、刷劇還是辦公都不是好選擇,也算是這麼多顯示器中唯一一個被我一票否決的顯示器。

我給它的評價:不建議買,除非你是為了證明我錯了。

3.宏碁EI491CR

和前一款比,它的價格是4000多,雖然依然是1080P,但是我覺得對於想要體驗這個尺寸曲面顯示器的人來說,還是可以嘗試的。

雖然是1080P,但是宏碁EI491CR的這塊屏幕卻是三星的。從參數上來看,這款顯示器多多少少有些向遊戲顯示器靠攏的想法,比如144Hz刷新率,支持A卡FreeSync技術,有氛圍燈等,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還比較友好,而且因為解析度為1080P,所以顯卡帶起它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接口方面,HDMI接口比較多,有3個,但是遺憾的是並沒有USB上行接口和USB-A下行接口,對於想用它來辦公的用戶來說,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點的遺憾。

我給它的評價:入門可入,遊戲屬性更強,辦公一般。

4.LG 49WL95C

如果說三星玄龍騎士G9是遊戲首推的話,那麼這款LG 49WL95C就是我覺得綜合價格和配置之後的辦公首推。另外,LGD的屏幕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目前在顯示器領域IPS屏幕中佔得份額還是非常高的。

LG 49WL95C從參數上就在告訴你:我「不支持」遊戲。60Hz屏幕刷新率、5ms灰階相應時間、不支持N卡G-sync和A卡FreeSync技術、HDR 10~

我想,任何一個遊戲玩家都會「唾棄」它吧。

但是,它卻是一款辦公首選的大尺寸曲面顯示器:

1.2K解析度,對文字顯示比較友好;

2.全功能USB-C接口,最高支持85W快速充電;

3.4個USB-A下行接口,完全能夠滿足你的外設擴展需要;

4.色域和色深表現不錯;

5.顯示器自帶音箱,雙10W音箱,效果是所有10款顯示器中最好的;

6.支持KVM,一套鍵鼠能夠同時控制多臺設備,對於多設備用戶非常便捷。

我給它的評價:性價比不錯的辦公選擇(圖像處理、視頻剪輯也不錯)。

5.戴爾U4919DW

如果預算足夠,追求極致的辦公享受,就選戴爾U4919DW吧。

這是10款顯示器中,曲率最小的,3800R,小曲率在環繞感方面缺少了點意思,但是反過來對於辦公,特別是繪圖這類應用的影響也最小,屬於人畜無害類型。

擁有傲人的全功能USB-C接口,最高支持90W反向充電,是10款顯示器中的最大功率,即使是16英寸的MacBook Pro也夠用。

5個USB-A下行,搭配兩個USB IN上行,幾乎達到了最大擴展性能;此外,還支持KVM,多設備共用一套鍵鼠,更方便。

戴爾在色域覆蓋、色準方面的表現一向不錯,LGD的IPS屏幕用來做圖像處理或者視頻剪輯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說有遺憾的話,那就是沒有內置音箱,想聽聲音需要另外搭配耳機或者外置音箱。

我給它的評價:和遊戲無關,辦公、圖像處理、視頻剪輯極致之選。

6.飛利浦睿景499P9H1

飛利浦的這款我覺得怎麼說呢,是介於LG和戴爾之間的選擇,也是我比較糾結的一款。

從整體參數調性來看,它主要面向的用戶還是辦公人群。USB-C接口、多USB-A擴展接口、KVM功能等這些都是能夠很好的提升辦公效率的「硬通貨」。

比較特別的是,它還標配了WindowsHello功能,頂部攝像頭能夠通過識別人臉幫助用戶更加快捷、更加安全的訪問Windows系統,是其區別於其他9款顯示器的一大優勢。

同時,HDMI接口更新為了2.0b標準,支持HLG HDR算法。

除此之外,其在色域覆蓋和色準方面表現也非常不錯,個人覺得單純辦公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

我給它的評價:為辦公用戶提供了諸多便利,Windowshello體驗不錯,如果價格能再低一些競爭力會更強。

 7.泰坦軍團C49SH

泰坦軍團在名氣方面可能不如三星、LG、戴爾、飛利浦這樣的大廠,包括我在內的有很多人甚至壓根沒有聽說過,事實上泰坦軍團是屬於深圳市世紀聯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個子品牌,屬於自研發、自設計,另一個同屬於這家公司的還有現在在便攜屏市場還不錯的INNOCN。整體來說,泰坦軍團目前在國內顯示器市場依然屬於「三線」品牌,所以,哪怕不看售價,大家大概也能猜出來這款C49SH走的路線:性價比。

由於該品牌的調性就是主打遊戲,所以,可以看到一些標準的遊戲屬性參數,144Hz、支持A卡FreeSync、HDR400~但是,槽點也比較明顯,解析度我就不說了,畢竟這個價位大家都是1080P,但是,灰階相應時間沒有達到1ms,不支持N卡G-sync,沒有氛圍燈(遊戲玩家就想要這個),相比更低價位的HKC ANT491UC都沒有優勢。

所以,本質上我是不太推薦在這個價位選擇泰坦軍團C49SH的。

當然,如果你義無反顧選擇了泰坦軍團,那麼要注意,它的VESA接口是75×75mm,買壁掛架的時候要注意。

我給它的評價:沒有把性價比做到極致,一些關鍵遊戲參數有遺憾。

8.AOC AG493UCX

AOC我自費買過他家的兩款顯示器,一款羅亞爾的1080P,另一款則是主打性價比的2780PQU 4K顯示器,不羅亞爾因為是AOC的高端系列,所以價格貴一些,當然其整體做工和良品率也更好,而另一款2780PQU因為主打性價比,所以除了4K之外,做工比較粗糙,色彩表現也一般,是我比較後悔買的一款。

當然,上面說的與這次進入榜單的AOC AG493UCX沒有任何聯繫,大家不必先入為主。甚至,我覺得這款顯示器甚至是這10款顯示器中的「中端旗艦」,整體表現非常的全能。

比如,它採用的是三星的QLED量子點VA屏幕,擁有120Hz屏幕刷新率和1ms灰階相應時間,支持AMD Adaptive-sync技術,對於遊戲玩家完全夠用。

又比如,它的解析度為2K,畫面精細度更好,121%sRGB色域覆蓋,HDR400,全功能USB-C接口,雙DP接口、三個USB-A擴展接口,內置音箱,對於日常使用或者辦公而言也遊刃有餘。

如果考慮中間檔的話,我非常推薦大家購買這款顯示器。

我給它的評價:中檔之王。

9.ROG XG49VQ

ROG XG49VQ我其實不太推薦,甚至在對比之後感覺信仰大於實際,而且最不能讓我忍的是,它竟然沒有氛圍燈!這可是敗家之眼啊,怎麼能沒有氛圍燈,哪怕沒有屏幕,也不能沒有敗家之眼氛圍燈。

所以,就是不推薦吧。

我給它的評價:沒有了靈魂的ROG。

10.HKC ANT491UC

HKC ANT491UC是低端顯示器中我會推薦的,特別是如果你的預算有限,但是又想在這樣一塊超級大的屏幕上玩遊戲,那麼它就是入門級的首選。

從參數來看,這就是一款純粹的電競顯示器,144Hz屏幕刷新率,1ms灰階相應時間、HDR400、同時支持A卡的G-sync和A卡FreeSync,有氛圍燈,有多種遊戲畫面優化和輔助功能,相比前面提到的泰坦軍團和宏碁都要誠意很多。

我給它的評價:49英寸帶魚屏電競顯示器的入門首選。

總結

最後來總結下選擇吧。

入門遊戲:HKC ANT491UC或者宏碁 EI491CR(量子點屏幕更好)

中端遊戲首選:AOC AG493UCX

中端辦公:LG 49WL95C

高端遊戲:三星 C49G95TSSC

高端辦公:戴爾 U4919DW或者飛利浦499P9H1

當然,如果有特殊需求的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

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吧~

相關焦點

  • 飛利浦推出49英寸顯示器498P9:定位高端辦公 32:9帶魚屏
    近日飛利浦正式發布了498P9顯示器,這是一款32:9的帶魚屏顯示器,尺寸為49英寸,設計上採用了與旗艦產品99P9H1相同的模具,在配置上稍有降低,依然定位高端辦公,發售時間為2020年8月,售價為889歐元,約合人民幣7309元。
  • 家用、辦公、遊戲品質之選!2000元價位段顯示器排行榜,總有一款...
    隨著顯示面板價格不斷地下降,如今一臺顯示效果出色,同時具備大尺寸、高解析度甚至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只要 2000 元左右即可入手,在過去同樣素質的產品往往需要三四千元才能夠買到。我們綜合電商價格以及站內值友的曬單評論,找到了這些 2000 元左右的顯示器,並按產品類型進行了區分,如果你近期有選購顯示器的計劃,一定要仔細看哦!
  • 21:9帶魚屏曲面顯示器為什麼這麼火?
    近年來,隨著電競、辦公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消費升級,21: 9 帶魚屏曲面顯示器逐步成為IT界新寵。那麼帶魚屏究竟是靠什麼優勢變得這麼火的呢?首先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其實用性。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遊戲,比如LOL、吃雞、APEX等,都支持帶魚屏來拓寬視野範圍。
  • 電腦顯示器如何選擇?2020年電腦顯示器推薦
    今天簡單說說如何選擇顯示器。首先先會對顯示的相關參數做入門的解釋說明,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讓大家知道什麼樣的參數更好,以便大家自己學會如何挑選顯示器。最後文章末尾給出具體的推薦,來幫助對參數比較頭痛的同學。選什麼品牌的顯示器?
  • 小米新款遊戲顯示器曝光:30寸、友達帶魚屏
    繼之前較早且準確爆料了小米第一款帶魚屏顯示器的消息後,ChannelGate視博合聚給出最新情報,小米新款帶魚屏顯示器開案了。據悉,新款帶魚屏顯示器為30英寸,友達供屏,面向電競市場定位。爆料透露,小米內部對這款顯示器的預期是月均全球出貨總量達到4-5萬臺水準,上市時間最快2021年第一季度末。目前在官網,小米的34寸曲面帶魚屏顯示器處於缺貨狀態,三方渠道還能夠買。經查,除了上述34寸曲面帶魚顯示器,小米還推出了27寸、24.5寸快速液晶顯示器、23.8寸以及Redmi 1A 23.8寸顯示器等產品。
  • 32:9超大帶魚屏是否實用?上手F44G1實測告訴你
    帶魚屏一直被遊戲玩家所推崇,寬闊的視野一度徵服不少玩家,除了21:9以外32:9的帶魚屏也應運而生,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帶魚屏為21:9比例,大部分以曲面VA屏為主,其實不只是遊戲玩家,帶魚寬屏對於視頻剪輯師、金融股票監視屏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 螞蟻電競ANT491UC帶魚屏顯示器視頻評測 32:9比例堪稱喪心病狂
    [PConline 評測]一般我們在說到帶魚屏時,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超寬的比例和超大的屏幕,不過,大多數的帶魚屏比例都是21:9,而今天上手的顯示器可以說比帶魚更帶魚。  螞蟻電競ANT491UC擁有著喪心病狂的32:9超寬比例和49英寸的巨大尺寸,比常規的帶魚屏還要大不少。
  • 純平、34吋、IPS屏、21:9的飛利浦342E2E帶魚屏顯示器值得買嗎?
    多年也沒新品更新,這次開箱這款飛利浦的342E2E衝擊還是很直觀的,21比9的設計,視覺體驗上要優於不少27吋或者30吋以上的曲面顯示器。開箱部分就略過吧,支架部分與採用了人體工學支架,支持升降和俯仰角度調節。安裝後的背面效果,這麼大的顯示器其實其實更有些電視機的感覺。
  • 三星玄龍騎士G9顯示器:又長又彎,豪華配置,遊戲玩家的終極選擇
    玩家也希望儘可能地讓自己沉浸於遊戲之中,至少是在視覺上。於是你能見到各種賽車模擬器上的三聯屏,也能見到市面上十分火熱的「帶魚屏」。三星今年推出的電競旗艦顯示器玄龍騎士 G9 不僅擁有各種豪華的參數,還擁有比一般帶魚屏更長、比一般曲面屏更彎的屏幕。那麼這樣一個又長又彎的傢伙,能不能給玩家們帶來更沉浸、更極致的體驗?
  •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顯示器買多大尺寸
    普通白領選擇辦公顯示器的時候,不要大於27英寸;家用看電影或者遊戲娛樂的話,可以考慮更大一些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桌面空間;而像一些專業人士對於顯示器要求較高的話,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顯示器的性能和解析度這些因素了,屏幕大小適中即可。
  • 你買的顯示器是多大的顯示器出貨平均尺寸已經到23.7英寸了
    打開APP 你買的顯示器是多大的顯示器出貨平均尺寸已經到23.7英寸了 中關村在線 發表於 2020-02-20 11:52:26
  • 【獨家首發】如何選擇顯示器不踩坑?顯示器參數全面揭秘
    顯示器常用尺寸有19寸,24寸,27寸,30寸,34寸等 常用的是24寸,27寸是入門級大尺寸顯示器,35英寸以上可以稱為巨幕尺寸。
  • 線上教學全面開啟,用惠科HKC濾藍光顯示器更護眼
    最近教育部下達全線學生進行線上開課的指令,網課的全面啟動使得師生們每天上網需要面對長達8小時左右的屏幕,在家用電腦做作業或者處理文件,這個時候保護好自己眼睛就非常有必要。綜合來說,濾藍光護眼、高清大屏,相對很好地緩解我們用眼的負擔,獲得更為舒服良好的視覺體驗,因此選擇一款兼備優質屏的設備才更有保障。比方說由國內專注生產研發的顯示器品牌惠科HKC旗下的這款C299Q,21:9的寬屏比設計,能夠比一般的顯示器更多的畫面。1500R的黃金曲率加上2560*1080高清解析度,讓小夥伴在家上網課也能夠享受到影院級別的視覺效果。
  • 遊戲黨必看,千元小鋼炮顯示器又有新選擇
    目前電競顯示器建議尺寸為24-27英寸體驗最佳,而入門級電競顯示器市場24寸、1080P+144Hz刷新率的配置幾乎已成了小屏幕玩家最好的選擇。另外顯示器還擁有DCR明暗優化技術,能根據當前畫面自動調整對比度,實測在玩奧德賽、大表哥2等動態對比度較大的遊戲時,幾乎沒有畫面死黑或者過曝的情況。
  • 視野廣闊,色彩鮮豔,HKC C299Q顯示器讓遊戲辦公更舒適
    之前用的顯示器是又出現了故障,然後又返廠送修去了,為什麼用「又」,因為這是入手一年不到的時間第二次送修了,上次修了差不多一個月,這次已經半個月還沒回。然後沒有顯示器用了,只能先用給Switch準備的便攜顯示器先頂著。之前用的是21:9的準4K屏,由於方便率太高,玩遊戲的時候對於顯卡的壓力比較大。
  • 會議桌升降顯示器辦公人員最好的選擇
    對於辦公室辦公的人員來說,長時間的工作和長時間的會議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一些壓力。為了減少這樣的壓力,在工作當中他們可以去選擇比較舒適的升降辦公桌。而在會議當中他們也有比較先進的會議桌升降顯示屏,在購買這款桌子的時候都是通過不同的方法了解清楚。
  • 遊戲玩家必備!從入門到高端,3款優派電競顯示器推薦
    對於電腦的性能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顯示器。無論是設計圖片還是玩大型遊戲,顯示屏都能給人最直接的體驗。因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顯示器很重要,尤其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接下來就針對入門到高端的玩家,簡單的推薦3款優派電競顯示器吧。
  • 搭載第二代電競面板 Acer推出三款中小尺寸電競顯示器
    入門級EG240Y、高性價比VG240Y S以及面向成熟電競玩家的XV253Q X分別售價1099元、1199元和2499元,僅需入門級顯示器的價格即可體驗專業電競設備的酣暢淋漓。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顯示器面板主要為TN、VA和IPS面板,其中TN面板響應速度最快,但是色彩表現平庸;VA面板可視角度大、對比度高,但缺點是功耗比較高、響應時間也相對較慢;IPS面板在可視角度和色彩準確性上要優於VA面板,然而受工藝和技術所限,第一代IPS面板在響應速度和刷新率上提升經常受到專業玩家詬病。
  • 8499元的旗艦顯示器強在哪裡?掠奪者X34 GS真香體驗
    另一條則是主打大屏無黑邊影音 + 沉浸遊戲視覺的 21:9 甚至 32:9 的帶魚曲面屏,傳統的帶魚屏基本上有一個 100Hz 刷新率就不錯了,比如我之前體驗過的明基 EX3501R(VA 屏)的定價已經逼近 5K 了。而現在的旗艦帶魚屏使用了曲面 IPS 屏幕,在刷新率方面提升到了 144Hz / 165Hz / 180Hz 甚至 2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