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演義》中的太史慈,想來大家一定對他都不陌生。這主要還得歸功於東吳小霸王孫權的襯託。當年孫策率領十二騎去探訪劉繇的軍營,這個消息被劉繇手下大將太史慈得知。太史慈率一副將阻攔住了孫策的道路,跟其在神龍嶺下展開了一番精彩絕倫的爭鬥。兩個人打的難分難解,孫策在打鬥中也是越來越喜歡上了太史慈。
後來孫策在涇縣俘獲了太史慈好言相勸其投降。太史慈本身具有著極大的抱負故而他選擇投降了孫策。而在孫家陣營裡面太史慈的地位相當之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出場不多的他能夠被人們所銘記的原因。
太史慈勇猛,但是在演義中最不缺的就是勇猛之人。
那麼在《三國演義》中能夠戰勝太史慈的都有哪些人呢?就像咱們剛剛說的,三國最不缺勇猛之人,所以能夠戰勝太史慈的猛將都有誰?以下依據相關資料,簡要分析。
先說一下張遼。
當時張遼挑釁東吳孫權,東吳將領居然沒有一個人出戰,直到孫權表示自己要親自迎戰張遼的時候,太史慈才出陣。太史慈和張遼大概打了有七八十個回合仍不見勝負,最後只得是不了了之。可見太史慈跟張遼的戰力值是相當的。
不僅在曹魏集團太史慈沾不到什麼便宜,即便在蜀漢集團也是如此。都知道劉備手下有五虎大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五個人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獨擋一方的大將,不僅具有卓越的指揮才沒,同樣也是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將軍。
先說關羽,關羽曾經過五關斬六將,還斬殺過河北大將顏良與文丑。
而顏良文丑這樣的將軍恰恰是張遼所不敢戰的,因為文丑和顏良是河北雙雄,曾經打敗過曹操手下的張遼等眾將,所以這樣算起來太史慈在關羽面前也只是一盤小菜。而張飛戰太史慈也是能夠取勝的,畢竟許褚都會輸給張飛。許褚總共敗給張飛兩次,一次是在馬上,而另外一次是在運輸糧草的時候。
既然張飛能夠打敗許褚,那麼殺太史慈更有可能的。再說黃忠,黃老將軍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跟關羽單挑絲毫不落下風,關羽都稱讚其勇武。要知道能夠讓關羽贊口不絕的人確實很少,單挑關羽不分勝負,還差點把關羽射死,所以足以見黃忠碾壓太史慈也不在話下。
最後就是西涼馬超了,馬超的戰鬥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當初馬超討伐曹操的時候就跟虎侯許褚單挑過。兩個人先是打了一百多個回合,換了馬以後繼續打,一直打到兵器都打折了還未曾停止下來。打到最後許褚脫光了身上的衣服赤膊上陣,戰鬥中可以得見許褚越打越沒有章法,要不是曹操下令全軍衝擊西涼軍說不好許褚就要命喪黃泉了。
當然能夠戰勝太史慈的武將不止是這些人,像呂布和文鴦肯定也可以擊殺太史慈。
呂布我們就不說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是眾人皆知的。文鴦我們說一下,這個人是三國末期武將文欽的兒子,從小生在軍營之中,戰鬥力非常可怕。他幾乎是把張飛和趙雲在長坂坡的表現綜合在一起由他又演繹了一遍。
不僅於魏軍中七進七出殺了一百多名魏兵,而且還斬了幾名魏軍中的將軍。最讓人驚異的是,文鴦在做這些事情的前夜還熬了個通宵!一晚沒睡都能拿到這樣輝煌的戰績,難以想像其精力旺盛的時候會有多麼強悍。如果生在三國初的時候文鴦定然會是一個搶手的將軍吧!所以讓他單殺太史慈也是有可能的。
太史慈究竟戰績如何呢?實際上太史慈沒有擊殺任何一個在三國歷史上留名的將軍,所被他擊殺的大多都是小兵。既然如此,為什麼其在歷史上的名號這麼響亮呢?原因一者在於他單挑小霸王孫策不分勝負,演義曾這樣記載:
慈曰:「你便眾 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 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敗。程普等暗暗稱奇。
除此之外,太史慈是一個特別孝順老母的人,對老母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太史慈也是一個特別忠義的人。跟他素未謀面的孔融時不時地會接濟他家,雖然和孔融素未謀面,但當孔融遇到危險的時,候太史慈義無反顧率領本部兵馬馳援於他。
這樣的太史慈怎會得不到他人的喜歡呢?而且在當時那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中,能夠把忠義和孝順放在心中,並且踐行的人那就是英雄。武力在此刻反而只能排在人品後面了,故而雖然太史慈武功不行但綜合其所有素質來看也應該稱其為英雄。
你是如何看待太史慈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