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英國防疫採購黑幕:政府親友團瓜分110億美元大單

2021-01-14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齊倩】多城再度「封鎖」,民眾紛紛扎堆「出逃」……12月19日,為遏制疫情大規模反撲,英國政府宣布在倫敦等部分地區實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這一切發生在2020年聖誕節前夕,英國似乎踏入了「恐怖遊輪」。

為什麼3月份場景時至今日重現?美國《紐約時報》17日點明了部分原因,包括對醫療資源的浪費、對疫情的輕視,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在醫療資源採購上的任人唯親。

為了弄清英國戰後最大規模的支出熱潮之一,根據英國政府籤訂的合同等公共記錄,以及對數十名政府官員、企業主管、醫生和護士的採訪,《紐約時報》發現:在已公開的約1200份、總價值近220億美元(約合1438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合同中,約110億美元流向了由執政的保守黨政界人士的朋友和同事經營的公司。

其中,少數與保守黨有關係的公司一些合同以秘密的「VIP形式」進行,這些公司可被「優先考慮」。截至目前,英政府沒有公布近500家進入VIP名單的公司的名字,這加劇了民眾對於裙帶關係的擔憂。

報導截圖

今年3月底,為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英國政府內部在一場會議上,倉促地拼湊了一個充滿「官僚氣息」的採購系統。該系統由富有的前投資銀行家、保守黨要人,如今在上議院任職的保羅·戴頓勳爵(Paul Deighton)負責。

近期,英國政府公布了1月至11月與疫情有關的1200份合同數據,總價值高達220億美元。《紐約時報》分析後發現,這220億美元中:

大約50億美元(約合327億元人民幣)流向了有政治背景的公司,一些公司的員工包括前大臣和政府顧問,或是向保守黨捐過款的人士; 大約60億美元(約合392億元人民幣)被提供給了無醫療個人防護設備生產經驗的公司。這些公司員工包括時裝設計師、蟲害控制者和珠寶商; 超過50億美元的合同被授予了有逃稅、欺詐、腐敗和侵犯人權等爭議歷史的公司。

《紐約時報》稱,已公開的1200份合同只是合同總額的一部分。英國監察機構國家審計署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在頭7個月授予的所有合同中,略高於一半的合同仍未向公眾公開。

這代表了,由於疫情的緊迫性,英國政府在過去的8個月以來放棄了通常的透明規則,在沒有競爭性競標的情況下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其中包括與戴頓勳爵有經濟利益或私人關係的幾家公司。

戴頓勳爵是採購計劃的核心人物,曾任高盛高管的戴頓勳爵仍參與商業活動,與至少七家公司有財務或個人關係,這些公司獲得了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總價值近3億美元。這包括了獲得7800萬美元訂單的霍尼韋爾公司、獲2.05億美元訂單的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獲560萬美元的訂單的諮詢公司埃森哲等。

上述提到的所有公司都否認有不當行為,而且沒有證據表明政府官員參與了非法行為。但《紐約時報》認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這中間存在任人唯親、浪費和盡職調查不力。

保羅·戴頓資料圖

負責政府流行病採購工作的衛生和社會福利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非常嚴肅」地對待對所有合同,進行了「適當的盡職調查」。但有批評人士說,儘管如此,這場疫情危機還是讓位於一個不公平的體系。

接聽政府電話的供應商表示,戴頓勳爵運營的採購系統「反應遲鈍」,甚至未能在疫情初期解決個人防護用品(P.P.E)的短缺。一些企業抱怨稱,他們曾數月沒有得到答覆;還有人則透露,政府的需求很難滿足,因為安全規格有時會在交付後發生變化。

今年4月初,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為解決P.P.E短缺問題,秘密地為受到青睞的公司授權了VIP通道。根據國家審計署數據,事實證明,這些公司贏得合同的可能性是其他公司的10倍。許多公司和商人往往更有資格生產P.P.E.,但缺乏政治人脈,無法進入VIP通道。

審計人員發現,政府在籤訂近20億美元的訂單前,並未對公司進行系統性的檢查,包括是否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譬如推薦公司的人是誰?或者為什麼該公司被選定?

政府官員表示,設立VIP通道是為了有效地優先考慮可信的全民健康服務計劃,而且所有提案,無論通過何種渠道,都用同樣的標準進行評估。但現實是,他們沒有公布近500家進入VIP名單公司的名字,而這無疑加劇了民眾對於裙帶關係的擔憂。

工黨議員、內閣辦公室影子大臣裡維斯(Rachel Reeves)直言:「有些人似乎從這場危機中獲利頗多,這違反了非常基本的公平原則。」

工黨議員、公共帳目委員會主席希利爾(Meg Hillier)表示:「鑑於我們遭遇了一場大流行性疾病,政府有權迅速採取行動。但我們沒有允許他們隨意動用公款,所以我們對這筆錢花到哪裡去提出疑問是正確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5000億戰機大單,美俄歐一分錢沒賺到!印度空軍採購139架軍機
    印度空軍需要採購大批戰鬥機,這個單子世界上的大軍火商是垂涎已久,都在等著被印度「翻牌子」呢!可讓人萬萬沒能想到的是,印度居然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這筆交易。而且美俄歐抱著最大的希望,卻失望而歸,因為印度近5000億盧比軍機大單,沒有一分錢是他們的。
  • 美媒披露:瑞典冷戰期間差點成為「核大國」
    據德新社12月8日報導稱,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武器和軍費開支項目主任弗勒朗說:「大型美國公司正在合併以便能夠生產新一代武器系統,以及更有利於贏得美國政府的合同。」報導認為,歐洲軍火公司的趨勢好壞參半,但在百強榜上的27家歐洲公司的銷售總額幾乎沒有變化,為1020億美元。
  • 將成美國史上武器交易第二大單
    美媒報導,這項軍售計劃包含63架F-35A和42架F-35B戰機、110臺美國公司生產的發動機等相關裝備,總價大約231億美元,約合1619億元人民幣 ,完成合同籤署報導稱,如果這一採購能最終完成,日本所擁有的F-35戰機將達到147架,總數僅次於美國。 這項交易也是美國歷史上金額第二大的武器交易 ,僅次於2010年沙特以294億美元採購F-15SA戰機及相關武器。
  • 美媒披露川普避稅操作:申報「巨額虧損」 理髮也能退稅
    來源:澎湃新聞美媒披露川普避稅操作:申報「巨額虧損」,理髮也能退稅美國總統川普的稅務問題再次引發關注。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的稅務問題再次引發關注。美媒27日爆料稱,川普在2016年與2017年均只繳納了750美元的聯邦所得稅,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名下企業報告虧損所致。通過追溯川普及其公司20年來的納稅記錄,美媒還對川普及其企業利用總統地位獲取收益,以及支付「諮詢費」、退稅等一系列操作提出了質疑。
  • 美媒:美國防疫幾乎落後於任何一個國家
    美媒:美國防疫幾乎落後於任何一個國家  這比戰爭更殘酷  《紐約時報》近日撰文稱,美國防疫幾乎落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美媒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2月19日晚,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達到316022例;自1月20日確認第一例病例以來,至12月13日,美國平均每天有932人死於新冠病毒,過去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接近2600例;12月16日,3600多名美國人因新冠肺炎死亡,創下單日死亡病例新高。
  • 英國政府從QE中大賺130億美元
    依據英國央行的債券購買方案,英國財政部每年將從自己發行的債款中獲得近100億英鎊(合130億美元)的利息。 聽起來有點荒誕,發債人不光不用支付利息,反而還有利息收入。這是英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大量發行債券,以及英國央行大幅降息帶來的古怪結果。 ​
  • 美國超20億劑疫苗訂單,俄羅斯12億劑!中國反攻:一連獲14國大單
    美國超20億劑疫苗訂單,俄羅斯12億劑!中國反攻:一連獲14國大單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各國的經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了早日戰勝疫情,全球疫苗研發團隊都爭分奪秒的開展新冠疫苗的研發工作。
  • 和中國籤96億煤炭大單後,印尼總統宣布重大喜訊:非常感激中國
    佐科隨後還宣布,印尼政府準備明年1月份再進口180萬劑新冠疫苗。路透社還指出,這批疫苗由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家中國公司還將向印尼提供4500萬份疫苗原材料,隨後交由印尼國家製藥公司加工。事實上,印尼目前的新冠疫情形勢也較為糟糕。
  • 美媒:美將越南瑞士列為「貨幣操縱國」
    美媒:美將越南瑞士列為「貨幣操縱國」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三正式指控美國兩個貿易夥伴越南和瑞士操縱貨幣,損害美國經濟利益。川普總統打出的這一槍可能是他發動的全球貿易戰中的最後一槍。
  • 美政府高價向問題供應商買N95口罩,價值1.1億美元
    為確保醫護人員不受病毒感染,聯邦政府正四處訂購N95口罩。《華爾街日報》4月18日報導稱,除了與老牌口罩生產商訂購外,聯邦政府還從一些未經檢驗的供應商那訂購了價值達1.1億美元的口罩。他們當中有的因供應問題到期未能交貨;有的還被扒出其母公司已破產,兩名合作人曾被多家商業夥伴指控欺詐。
  • 中國給伊朗輸血,25年數百億美元;這樣做「得罪美國」?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美媒在高度關注一件事,那就是有消息顯示,中國和伊朗正在敲定一份龐大的合作協議,根據他們披露的草案內容來看,中國將在未來25年內,向伊朗的基礎設施、能源、國防等領域投資多達數百億美元,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的反擊。
  • 上交所問出9億美元大單幕後神秘買家 金髮科技違反保密協議還是信...
    中國網財經8月21日訊(記者 郭美岑)今年5月,金髮科技公告稱接到美國某公司的9億美元KN95口罩大單,股價當即漲停。到了8月,金髮科技卻宣布訂單終止。自始至終,金髮科技未曾透露美國買家究竟是誰,直至上交所下發監管函,神秘買家終於現身。
  • 英國移除5G設備後,中企或退出英核電項目,1733億大單或無人問津
    據彭博社12月13日報導,日前有消息稱,中國正在考慮退出一項擬議的英國新核電站項目,價值1732億大單或無人問津。報導稱,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廣核集團CGN正計劃退出規模達2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3億元)的薩默塞特郡Sizewell C核項目。該項目由法國電力公司Electricite de France SA與中國廣核集團共同開發。
  • 美國政府決定追加購買1億劑莫德納新冠疫苗
    美國政府在試圖增購進度領先的輝瑞疫苗受阻後,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家藥企莫德納(Moderna)。當地時間11日,莫德納在官網發布消息稱,美國政府已追加採購1億劑該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一旦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授權,這批新疫苗將於明年第二季度交付。
  • 英國耗資80億美元,建造兩艘新航母,結果無力購買艦載機與護衛艦
    根據《福布斯》雜誌網站的報導,"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及其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共耗資80億美元,這已經是英國政府省吃儉用後所能承受的極限。目前,由於英國政府財政預算捉襟見肘,兩個航母編隊所需要的新型艦載機、護衛艦、綜合補給艦以及護航潛艇等,都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服役,兩艘航母也成了空架子。
  • 美媒:5億美元打造「漂浮垃圾堆」?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據悉,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在5億美元左右,卻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每艘造價約5億美元,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報導稱,美國海軍系統司令部在一份聲明表示,目前美國海軍正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原始設備製造商RENKAG合作,對該型艦艇缺陷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
  • SpaceX等擊敗藍色起源,獲美空軍數十億美元大單
    (原標題:價值數十億美元!美空軍國防大單將由這兩家公司負責) 中新網8月9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火箭製造商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和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擊敗了諾斯洛普·格魯曼和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公司,獲得美國空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約
  • 馬雲大舉拋售阿里股票,套現430億!馬化騰也大筆減持;庫克在蘋果...
    (騰訊科技)聯發科6月營收創4年來最高,未來華為或大量採購日前,聯發科披露財務數據顯示,該晶片企業6月份營收達252.79億新臺幣,同比增長20.99%,該增速環比提升近7個百分點;上半年總營收為1284.6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2.4%。聯發科今年6月營收規模創下自2016年9月以來單月最高。
  • 打贏「15天激戰」,印加緊採購武器裝備,美俄英法瘋搶5000億大單
    在打贏「15天激戰」後,現在印度加緊採購武器裝備,預計再次花費超過5000億盧比的資金,從國內外採購裝備和彈藥。在印度透露出軍購信息後,美俄英法瘋搶5000億大單,紛紛向印度拋出橄欖枝,想要向印軍出售各種先進裝備。現在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7373萬,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63.7萬,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0萬。
  • 無為市秋冬季醫用防疫物資採購項目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無為市秋冬季醫用防疫物資採購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項目概況無為市秋冬季醫用防疫物資採購項目的潛在供應商應在蕪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上招投標交易系統獲取採購文件一、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編號:WH09CG2020HW91602、項目名稱:無為市秋冬季醫用防疫物資採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