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全程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美專家一邊聽翻譯一邊做筆記

2020-12-22 深度看教育

今日,應美國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病毒問題跟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明顯是請教如何防治病毒的。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專家自帶翻譯,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

李蘭娟院士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並不是說明李蘭娟院士不懂英語。而是彰顯國家主權地位。

本來,作為中國人與美國人交流為什麼一定要講英語呢?

若說是私底下私人關係彼此交流,對方聽不懂,而自己正好懂得英語,用英語交流自然無可厚非。甚至會讓人讚賞有才華。

但現在是美專家向李蘭娟院士諮詢疫情防治問題。美國專家顯然不是代表的個人,而是美國國家。站在國家的立場,用本國語言才是平等的。

01 李蘭娟院士用英語交流,體現了強國之姿

雖然大家都懂得某個道理,但有時候仍然會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根源就是自己不夠強大。當自己足夠強大時,何須如此委屈自己!更何況委屈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親人!

所以,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正是證明了我國的強大,已經足以抗衡美國。當然,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然,美國何以千方百計對我國各個方面伺機幹擾破壞?這也是我國已經強大到令美國害怕的表現。

並且,相信我國會越來越強大,一定會超越美國。因為我國面對美的很多近乎無恥的行為並沒有以同樣的手段反施以美國。這就是強國自信的底氣,當國家相信無論美國怎麼破壞,最終都會超越美國時,還有必要與美國計較嗎?

02 李蘭娟院士用英語交流,說明在防治新冠上,我國擁有最權威的話語權

我國最先爆發疫情,在西方國家的冷嘲熱諷、歪曲污衊聲中,把疫情控制住了,並且表現堪稱完美。我國是人口大國,在如此高密度的人口下,我們卻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把疫情控制在了相對很安全的水平。反觀西方一些國家,人口沒有我國多,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卻遠遠超過了我國。

這說明兩點:

一,我國對新冠病毒的防治是非常科學有效的。不然,美國專家為什麼一邊聽,還一邊做記錄。在疫情防控、新冠病毒防治上我們是權威,真正的專家。

二、我國對國內人民有著更深沉的生命關懷

那些吹捧美國更文明、更民主自由的人現在應該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那就是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精英也罷,平民也罷,都是同等的生命。

03 李蘭娟院士用英語交流,也體現了漢語言的世界地位

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官方語言。但一直以來,主要是以英語為主導。原因在於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並不高。隨著國家富強,現在一喧一路走向世界,世界上對漢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隨著我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漢語在鳶飛戾天上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目前,我們在科技水平上,比美國等西方國家落後,需要學習英語,從而學習他們的先進科技。但是,在世界交流的通用語言上面,漢語將會越來越普及。世界上學漢語的人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李蘭娟為美國專家上課,全程中文,美國人自帶翻譯做筆記
    目前,美國的疫情形勢嚴峻到無以附加的地步,僅今天一天新增確診人數就高達26487例,累計確診人數已接近80萬。雖然川普政府還在千法百計的試圖推脫責任,甩鍋給中國,但是美國的醫務人員,防疫專家等人卻在抗疫一線不遺餘力地殊死搏鬥。
  •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幹得漂亮!想聽自己去翻譯
    李蘭娟院士又衝上熱搜了,這次同樣是讓我們自豪的原因,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傳授一下中國的抗疫經驗,李蘭娟明明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這次上課卻堅持用「江浙」口音的漢語來給大家上課,而美國專家只能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還得帶翻譯來幫忙。這一舉動讓無數國人感動,覺得李蘭娟院士幹得漂亮!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李蘭娟院士威武!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專家講中文!我就飆中文,你咋地!
    李蘭娟院士對話美國專家,講中文日前,美國有關方面的專家,邀請國內頂尖院士李蘭娟進行網絡授課。在視頻授課上,李蘭娟院士選擇用中文對話的方式,和美國專家進行對話。這次,美國專家聽得非常認真,有的認真記筆記,也有的直接帶著翻譯來聽課。
  • 百度健康醫典專家團成員李蘭娟院士向厄瓜多介紹中國防疫經驗
    百度健康醫典專家團成員李蘭娟院士向厄瓜多介紹中國防疫經驗 4 月 4 日上午,由百度健康組織的中厄防疫經驗交流會召開,百度健康醫典專家團成員李蘭娟院士向厄瓜多公共衛生部等各部官員輸出中國抗疫經驗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李蘭娟入選
    海外網12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等人入選。
  • 李蘭娟院士按下金手印
    昨日,李蘭娟院士在辦公室裡按下手印。手印將收入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慶輝)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據介紹,鍾南山院士的手印為1號手印。12月21日,李蘭娟院士在她的辦公室裡也按下了她的手印支持此次活動。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李蘭娟院士作為一個傳染病專家,責無旁貸地奔赴到了戰「疫」最前線。她表示,她只是履行著一個醫學科學家的使命,專注著她傾注畢生的醫學事業。
  • 李蘭娟院士喊你來聽課 了解腸道微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感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以線上直播的方式,為中原觀眾深度講解了《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帶大家領略醫學前沿的獨特魅力。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副部長鄧西森、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徐帆出席會議。線上近20萬餘名觀眾觀看了本次科普講座。
  • 張子楓一邊背書,一邊做筆記,鏡頭掃到書本標註:學渣真看不懂
    張子楓一邊背書,一邊做筆記,鏡頭掃到書本標註:學渣真看不懂。 就算是學習比較趕,張子楓還專門參加了嚮往的生活這檔綜藝節目的錄製,不過她抽空就學習,張子楓對待學習非常認真,別人都在睡覺時,張子楓就已經早起開始背書了,她背的是文言文,一邊背書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
  • 高福院士全程飆英文接受專訪,上學時沒學好英語的網友只能看字幕
    以前月亮姐姐對於院士的水平真的不是很了解,今天看了網上的採訪視頻,真的深有感觸。院士就是院士,全程一直飆英文接受記者的採訪,我想有很多的網友會和我一樣,聽不懂,看字幕,從而了解我們當時並不清楚的內情。高福院士和鍾南山院士等6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於1月18日在武漢碰頭,並於1月19日上午前往醫院與醫生交流情況。高福表示,1月19日下午的會議上專家組就「人傳人」問題進行了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已經存在「人傳人」,「唯一的問題是『人傳人』有多嚴重了」。
  • 一邊挖礦一邊學習?玩家用《我的世界》記錄課堂筆記
    根據這件事,其他玩家們也發散思維,想出了許多和學習相關的點子,比如:在《我的世界》中可以用自動化的箱子來分類課堂筆記等等。這些充滿想像力的趣味構想讓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成為熱門話題。《我的世界》的部分老玩家可能會覺得:把遊戲作為筆記工具是一件很難想像的事,畢竟過去類似的操作在遊戲中非常的繁瑣和不方便。
  • 朱位秋院士赴今飛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工作
    朱位秋院士赴今飛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工作 2020-07-04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英雄臺上見,為何不見李蘭娟?
    鍾南山,代表防治傳染病方面的學者專家,鍾南山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雖然授予的是鍾南山個人,但是這個榮譽屬於專家組集體;張伯禮,代表中醫方面的學者專家;張定宇,是基層代表,他代表的是武漢人民、湖北人民;陳薇,是軍人的代表,是傳染病疫苗研製方面的專家。國家榮譽,不能不綜合考量,不能不合理評選。
  • 德州一女子祛斑15分鐘花了3萬,「專家」一邊扎臉一邊念數字
    原本說好三五千的定價,沒想到「專家」一上手價格飛漲,10多分鐘下來竟然花了3萬元。回到家後,邱女士回想整個消費過程,越琢磨越不對勁,於是向市場監管、衛生等部門報案。目前,德州市德城區市場監管局新華監管所已經介入調查。
  • 這些院士做的這些事,改變了抗疫進程
    人民日報評價鍾南山院士:既有國士的擔當,又有戰士的勇猛,令人肅然起敬。2. 李蘭娟:武漢封城刻不容緩1月18日,李蘭娟臨危受命,與鍾南山等人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前往武漢支援。作為國家級專家,李蘭娟來到一線後,對武漢疫情做出了預判,尤其是武漢要採取「不進不出」措施、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1月20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李蘭娟和鍾南山參加了會議。會上,李蘭娟就加強疫情防控與救治等提出具體建議。
  • 73歲的李蘭娟,衝殺在抗疫一線!卻遭污衊!
    「聽奶奶的話!」可同一天針對李蘭娟院士的污衊迅猛而至某公眾號發布文章鋒利的矛頭直指衝殺在抗疫一線的李蘭娟院士文章核心內容有三第一,「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對李蘭娟院士的污衊令人憤怒和惱火而5日還有一條熱搜又讓人心疼和敬佩2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來到武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說七十幾歲的老人了
  • 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 | 聽吳毅教授雲端介紹祥獸蝙蝠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近日,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在雲端與青少年見面,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毅教授向同學們介紹關於蝙蝠的知識。專家簡介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2007)、京都大學客座教授(2008.10-2009.3),廣島大學和東京農工大學訪問學者(1993.4-1995.3),曾到新加坡、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學術交流。蝙蝠有多少種?目前,全世界發現的蝙蝠種類有1000多種,中國境內大約有140種,而廣東省約有35種蝙蝠。蝙蝠如何分類?
  • 國外漢語專家偷聽我軍通訊,1個月後匯報上級:他們不講中國話
    但他們用普通話和其他使用方言的人交流,會認為那些使用方言人說的不是中國話。國外漢語專家偷聽我軍通訊,1個月後匯報上級:他們不講中國話。 中國人所使用的語言統稱來說是漢語,雖然說統稱漢語,但不同地區的發音和語調都不盡相同。在一些大城市,可能方言的使用率比較小,但在一些相對偏僻的地方,方言的使用率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有許多人雖然會說普通話,但和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交談的時候還是使用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