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後面還有很有哲理的8個字,為何少有人提

2020-12-14 美詩美文

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意思是再聰明的人,也難免會有失誤的時候。人們常常用這樣的話去奉勸那些自以為無懈可擊的聰明人,還是應該小心為妙。這句話,語出《晏子春秋》,後來司馬遷還曾專門引用(《史記·淮陰侯列傳》)。因此,這個說法代代流傳,成為經典成語。

然而仔細推敲,這句話事實上其實說了也等於沒說。因為按照常理,即便是智者,千慮又何止「一失」。這應該還要看所考慮的問題的難易程度?如果是一加一等於幾這樣的問題,恐怕萬無一失也不是沒有可能。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並不在那個「一」字,而在於那個「失」字。失誤一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誤的是致命的那一次。

而且這個成語,我們通常只看到了前面這部分,忽略了後面還有八個字。而真正的精髓,其實在於後面8個字。這8個字就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這八個字富含哲理,也十分重要。完整地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絕對不是僅僅和我們探討聰明人也有失誤,愚蠢人也能正確這個淺顯的道理。它蘊含的哲理在於智者和愚者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不是絕對的概念;同理,得與失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所以說「大智若愚」,又有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得失得失,沒有失,哪有得」。

這一點十分重要,《晏子春秋》的智慧便是蘊含了這一樸素哲理。當年韓信作為智者,卻聽從了手下敗將的建議,最後取得了成功。從通常角度看,智者是韓信,愚者是戰敗的俘虜;但是一旦條件發生改變,愚者的「一得」居然能夠幫助智者,扭轉乾坤。同理,如果韓信沒有虛心聽取建議,那麼他作為智者的「一失」也可能讓自己身處絕境,一敗塗地。

這種互易變化的道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精髓,在《周易》、道教、漢傳佛教、儒家的思想中均有體現。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陰陽相成」才能生生不息,這是道家的「得失」哲學;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儒家的「得失」哲學;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是佛家的「得失哲學」。人其實無所謂聰明愚蠢、高貴低賤,而得不一定就通向永恆幸福,失也不一定就通向末路深淵。

中國文化最講究的是對「中和」與「度」的把握,所謂「捨得之間,品味捨得」並非一句廣告詞,也是一種智慧人生的選擇。如此說來,要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就不得不說後面8個字「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那為什麼偏偏世人就是不願提及這後面8個字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成語作為民間的習慣用語,活躍於民間口頭交流。民間日常,哪裡需要用到那麼高深的人生哲學。再說,老百姓很多本身就文化水平不高,也無法理解到那個深度。所以,人們選擇了前面八個字,這也是所謂民間智慧的取捨。

事實上,很多成語都是經過民間智慧取捨之後的結果,比如我們通常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本意是說人不注意自我修為,就會被天誅地滅。這個道理太深奧,老百姓日常所見到的是那些貪婪之輩,所以用這句話去諷刺貪婪之輩。同理,人們日常見慣了自作聰明之人,於是用「智者千慮」去奉勸那些聰明人。而且,之所以很多人不願提後面8個字,也是怕被當愚蠢人。

相關焦點

  • 為何這麼少?後面可能會醞釀「大風暴」
    從衛星監測數據來看,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擾動都還有發展,同時還有一個99W颱風胚胎,但是從現有的情況來看99W成為3號颱風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就看後期反轉北上進入日本近海地區有沒有可能性。截止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確實相對較少,同時我們知道今年的1號颱風形成也比較晚,6月進入到常年的活躍期,颱風生成依然非常少,就算是到了7月我們依然沒看到颱風的發展,那為何今年的颱風這麼少?說颱風少可能只能算是短時間的情況,那我們先來看看為何颱風較少。
  • 有了SADE戶外電源,成為「捕魚達人」還不簡單!
    特別是元旦假期快到了,有車一族中的釣魚愛好者在這段時間裡,應該都會爭先恐後地奔赴釣場。但是去河邊野釣,出門前就要做好出行計劃,該準備的工具設備,比如扳手螺絲刀、備用電源、釣魚工具儘量帶周全,以免影響後面的釣魚體驗感。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大家應該看到了,這三個作者的名字開頭都有一個"釋"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姓釋。在這裡,"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用來稱呼佛教徒。 然而,不論作者是誰,這首詩,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偈(梵語"頌",即佛經中的唱詞),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十分深刻,讀之令人感慨難忘、回味無窮。 釋慧開的這首頌,出現在他的作品《無關門》中,緊跟在一個故事後面。故事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
  • 鬥羅大陸:這個武魂深受唐家三少喜愛,為何後面幾部都沒有出現過?
    不,其實一切都是唐家三少的安排,他最喜歡的武魂莫過於藍銀皇,唐三、唐舞麟、藍軒宇,個個都很厲害,且最終都能成神,但小編要說的不是這個,它曾經也深受三少的喜愛,為何後面幾部都沒有出現了? 唐家三代人 唐家的武魂是昊天錘,三少到底是如何喜愛這個武魂的呢?
  • 英語中有哪些單詞都認識卻無法翻譯的句子?
    (London Transport)這是倫敦車站的廣告語字面上是:少一些麵包,不要果醬。實際上這句廣告詞巧妙地運用了語義雙關的修辭方法,因為在非正式英語裡,bread一詞有「錢」的意思,而jam一詞則有「交通堵塞」的意思。
  • 黃蓉為何不喜歡楊過?8個字給出答案
    自己的子女都教育不好,更別提仇人之子了,以黃蓉的性格她能忍著多看楊過一眼都算是很大的讓步了,更不用提忍著性子教育他,只不過黃蓉的態度確實有問題,連楊過小時候都能感覺出來她看不慣自己不過話說回來,中年黃蓉已經算是收斂了很多了,雖然心中不喜,但多少還是教了楊過不少東西。
  • 章子怡宣傳新劇出事了,少打3個字提錯了名字,被指有意報復金莎
    消息一出,旋即在全網引起了巨大的關注與熱議,至於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效應,一方面是基於章子怡本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是這部劇對於章子怡而言是電視劇處女作。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宣傳首發海報時,被指隱射金莎炒作,有意消費對方。章子怡在發布這條微博之前,除了角色海報以外,文案內容與現在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她編輯過這條微博。
  • 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僅24個字,做到的人,必會贏得長久的成功
    如果讓大家去想諸葛亮這富有哲理的24個字名言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畢竟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太多了。而且能湊上24個字的名言,卻有些難。更何況大家都沒有數字的習慣。那麼大家是什麼樣的名言會讓做到的人贏得長久的成功呢?記得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名言,「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 為何有些人活得那麼成功?培根僅用5個字便回答出來了,警醒世人
    為何有些人活得那麼成功?這樣的問話,估計問的很多人都有話要說,就好比我自己吧。如果有人問我,我肯定會說離不開他的不懈努力,離不開他的堅持,更離不開時代給予他的機會。是啊,在以往,我就一直認為很多人之所以成功,都是因為抓住了時代的機會。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在官場上深受皇帝賞識,在創業上自己又是當時的「大V」,不愁沒人跟他一起賺錢,就算他去擺攤做熟食(東坡肉)也能賺個盆滿缽滿。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7字詩詞,富有哲理在外漂泊後深感生活不易的叔叔回到了黃州,他的忠心雖然不在讓皇上看見,但是同樣也沒有自暴自棄,在他的苦心鑽研之下他終於參透的自己的內心世界。隨後,就有了下面這句流傳千古的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韓國國旗上原本有8個漢字,因中國去掉4字,因日本又去掉4字
    國旗」像徵著一個國家 ,也代表著一個國家,世界上那麼多的國家,每一個都有代表各自本土的國旗。 況且不說,當時大清的實力有多強大,就說國旗可是代表一個國家的,怎麼可能說借就借呢?
  • 中英文神似的30個表達 過目不忘
    >1、Fight tooth and nail牙齒和指甲一起拼(全力以赴)>>2、A land of milk and honey遍地牛奶蜜糖的土地(魚米之鄉)>>3、January and May一月和五月(老夫少妻
  • 風花雪月,春夏秋冬,平淡無奇的8個字,合在一起卻成了千古名句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宋代有一位高僧,將春夏秋冬、風花雪月這樣最常見的八個字全部都放在一句詩歌中,還寫下了一個思想深刻的千古名句,讓人不得不佩服詩人的神來之筆。歷代的詩人群體當中,詩僧群體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詩僧們有自己特殊的身份,他們首先是僧人,之後才是詩人,因此寫的詩歌也與普通的文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往往是帶有深刻的禪理和哲理意味。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它一般由4個字組成,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大都有一個故事或典故,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舒婷富有哲理的語錄,僅40個字,卻將人心看得很透,發人深省!
    就如尼採有一段語錄說的一樣,「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越是美麗的臉龐,有可能心越是陰狠毒辣。人心是有那麼容易看透嗎?可以說誰要是窺探人心,誰就會發現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醜陋的,什麼樣的心都有,根本都超乎我們很多人所料。見多了,看多了,很多人也都麻木了,看淡了,不再感嘆,也不再驚訝了。
  • 呂洞賓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寫得很是深刻,最後七個字更是出神入化
    這首詩只是描寫了一個小小的牧童,但是每一句都很唯美,還充滿了詩情畫意,整首詩其實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但是寫得又是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呂洞賓的才華,還有才情也是無人能及,最後由於看淡的世事,選擇了去到終南山修行,後來我們都知道,他修行成功,還與另外七人成仙。
  • 國學文化名句解析連載:論語中的名言名句十個句子給我們的感悟
    啟發:有些人自己有了過失不是從內因上自我反省,常常埋怨是他人破壞阻礙了自己造成的,常常怨天尤人,還有的人不能吸取前車之鑑的教訓,從而後車之覆的常常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犯同一個錯誤,這兩種人都是愚蠢的人。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有哲理的深意句子
    有哲理的深意句子有哪些?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有哲理的深意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有深意的哲理人生感悟句子 1、愛不許要任何理由,了解!相愛可以是1秒以前才開始的!愛一個人,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 張飛遇害,如果範強張達只是行刺之刀,劉備為何不追查握刀之手?
    劉備看人是比較準的,他已經預料到張飛可能會被刺殺,也真採取了三個防範措施,只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劉備千算萬算,也沒算到自己這三招兒全都沒奏效。所以劉備一聽張飛的都督吳班送來本章,馬上大驚失色:「噫!飛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