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我國素來就有喝熱水對身體好的傳統,所以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學校能隨時喝上熱水,常給孩子備一個保溫杯。但有時,正是家長的這份好心,讓孩子喝上了「毒開水」。
各地保溫杯質量抽查,不合格率高居不下
近日,央視一檔節目曝光了一項關於保溫杯質量抽查的結果,有近兩成的產品質量不合格。
而翻開各地相關部門關於保溫杯的檢查報告,情況也不容樂觀:
江蘇省組織檢測了145個批次的保溫杯,質量不合格率為17%。其中,小超市等賣場的保溫杯質量不合格率高達40%。
上海市工商局對各大品牌超市40個批次保溫杯進行了質量抽查,質量不合格率為12.5%。
上海市消保委也對線上線下共40個批次的保溫杯進行了抽查,不合格率高達25%。
從價格上來看,200元以上的保溫杯質量全部合格,50-100元的保溫杯合格率居中,而50元以下的保溫杯合格率最低。
從材質上來看,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多為材質問題,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這類保溫杯「有毒」,家裡有的趕緊丟掉。
保溫杯為何變成「索命杯?」
達到國家質量要求的保溫杯用不鏽鋼材料價格昂貴,很多小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就會使用劣質的材料來製造保溫杯。
而被用來當做替代品的這類劣質材料,通常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足的問題,同時耐腐蝕性較差,就容易出現重金屬析出的情況。
而人體(特別是小孩子)錳攝入量過多,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出現精神不佳、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的情況。此外其他的重金屬對人體的呼吸和消化系統也會造成影響,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健康的保溫杯應當如何選擇?
從檢測結果來看,一些小廠家生產的低價保溫杯是質量的重災區,那是不是直接買大品牌高價的保溫杯就可以了呢?
其實,保溫杯怎麼買,除了看廠家和價格之外,最應該看的應該是材質。
1. 內膽材質為316型號或者304型號最佳
目前,市面上的保溫杯,其常用的內膽材質有316型號、304型號、201型號和200型號。
其中304型號是達到了食品級材料的規範,而316型號更加的環保安全。不過與之對應的是,這兩種材質的價格都比較高。
201型號和200型號材質的保溫杯價格較低,但是質量也較差,錳、鎳等金屬含量都不合格。
一般情況下,保溫杯內膽是什麼材質的,都會標註在杯子底下,在給孩子買的時候,不妨翻過來看一看。
2、外殼材質為PP材料最佳
目前市場上保溫杯外殼常用的材質有PP、PC和ABS。其中建議選擇PP材質的最佳,質量基本不會出現問題。ABS材質雖然尚可,但是長期使用還是存在健康隱患。而PC材質的,一定不要選擇,其遇上高溫就會立馬分解出致癌物—雙酚。
綜上所述,在購買保溫杯的時候,最好選擇外殼為PP材質的,內膽為316或者304型號的產品。
在選好了保溫杯的材質之後,落實到實處,還需要根據孩子不同的需求,選擇最合適他們的產品。
給兒童選擇保溫杯需要注意的事項
1、不同年齡選擇不同飲水口方式
小孩子在長牙之前,建議選用吸管口的保溫杯,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小孩子長牙之後,為了防止牙齒外凸,建議選擇扁吸嘴或者直飲口的保溫杯。
2、不同年齡選擇不同的保溫效果
對於小寶寶來說,保溫杯不要選擇保溫效果太好的,因為小寶寶通常都是使用的吸管式保溫杯,而且喝水比較急,太燙的水容易燙傷食道。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保溫效果。
3、不同年齡選擇不同的容量
對於太小的孩子,建議選擇容量小(300ml左右)、材質輕的保溫杯。因為小朋友喝不了太多的水,太重了不方便小朋友攜帶,而且杯子容量太大,也不方便他們倒水。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按照實際的需求和承受能力選擇。
在給孩子選好了最適合他們的保溫杯之後,怎麼用成了關鍵,使用不當,也會對其造成安全隱患。
給兒童使用保溫杯需要注意的事項
1、不要直接倒入開水
兒童在使用保溫杯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意外,為了避免兒童燙傷,家長最好不要直接將開水倒入保溫杯中,建議使用降溫至6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
或者將開水倒入後,敞開蓋子,讓其自然放置降溫至60攝氏度左右,再蓋上杯蓋。
2、不要裝水以外的液體
保溫杯因其不鏽鋼的材質限制,只適合用來白開水,酸性或者鹼性的液體會和其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其金屬物質被析出,如果被人體過度吸入,會嚴重損害神經系統。
例如:牛奶、果汁、茶、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中藥、湯等,就不要往保溫杯裡放了。
3、不要用鋼絲球清洗內部
保溫杯內部的汙漬雖然難以去除,但切不可圖方便就用鋼絲球刷洗,容易損傷鈍化膜。建議可以使用中型洗滌劑或者稀釋後的食醋蕩洗,一般洗滌效果都比較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洗滌時間不宜過長,避免損傷鈍化膜和密封墊。
和大人相比,小孩子的身體機能和抵抗力還是相對要差一些,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給於孩子更好的呵護,比如,從選一個健康的保溫杯開始。(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