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告訴你,我要你記住我,後悔一輩子。」——《東方不敗》
1979年,痴戀秦漢的林青霞,不堪輿論重負,狼狽躲到了美國。
戀慕她已久的秦祥林追了過來,林青霞被感動了,決定訂婚的前一晚她給秦漢打了個電話,幻想著他會激動地阻止她,誰知秦漢卻極為平靜,「那你訂咯。」
那個時候林青霞才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是不想訂婚的,電話另一端的秦漢打擊她,「你就是個悲劇人物,悲劇人物就是悲劇人生,悲劇人生就是悲劇。」
聽了這席話,林青霞如夢初醒,自己要做一個快樂的人,時常把微笑掛在嘴角,哪怕心裡再苦,也要微笑以對。
實際上從遇見秦漢的那一刻起,她就被患得患失包圍,從未真正快樂過。
1972年,林青霞成為了《窗外》女二號的候選人,遇見了秦漢。
彼時的秦漢儀表堂堂、溫潤如玉,一雙含著秋波的雙眼,讓她望一眼,就淪陷了。
後來提起這段相識,她面含羞怯地對秦漢說,「你的形象就好像是我讀中學時候,想像中的白馬王子的樣子。」
兩個人因戲結緣,因戲傾心,卻是一段不被世人祝福的愛戀。
沒認識林青霞之前,秦漢是一個模範丈夫,所有收入上交妻子邵喬茵,膝下一雙兒女乖巧可愛。
這樣一來家庭乍逢驟變,邵喬茵心中怎能甘願?
她去劇組做監工,時時刻刻監視著秦漢的工作與生活,秦漢終於忍受不了爆發了,稱自己與林青霞相逢恨晚,恨不相逢未娶時。
後來,林青霞與秦漢拍了一部電影《彩霞滿天》,其中有一個鏡頭是二人身著婚紗西裝的結婚場景。
這一幕被有心人拍下,並在媒體圈瘋傳,彼時大家都以為他們要結婚了。
在這巨大的刺激下,邵喬茵怒而離家,並將消息透露給了媒體。
從此許多影迷開始自發抵制林青霞的電影,並且還在影院門口打出了橫幅:拒看林青霞電影。
正因為這巨大的輿論攻擊,林青霞才選擇了遠走高飛。
帶著賭氣般地心情,她與秦祥林結下了婚約,然而卻始終拗不過自己的內心。
時光走再久,也不能洗去她心中撕撕扯扯的牽絆;距離隔再遠,也不能阻礙她這回味無窮的愛戀。
1982年,與邵喬茵糾纏許久的秦漢,終於成了黃金單身漢,兩年後,林青霞也與秦祥林一別兩寬。
第二年,瓊瑤從中做了牽線人,給秦漢打了一通電話,「現在青霞是一個人了,你何不給她打一個電話?」
就這樣,一對分分合合11年的愛侶,終於能在日光下牽手,坦然承認相愛。
這段時間是他們最幸福的日子,林青霞日日咧著嘴笑,參加節目還靠在秦漢身上,「我覺得我現在很開心!」
然而這樣幸福的時光,卻突然戛然而止,經歷了婚姻束縛的秦漢,再也不想走入這份承諾。
而林青霞仍舊渴望著,能與秦漢擁有一個家,養兒育女、共享天倫。
無法契合的理念,導致了感情再一次的分崩離析。
1991年,是兩個人感情最為艱難的時段。
林青霞拍攝《新龍門客棧》的時候,有一場戲在寒冬靜坐4個小時,悄悄地把臉轉過去,抹了眼淚。
導演徐克對她道歉:「青霞,是我不好。」
林青霞回答:「不,是我命不好。」
為何如此說呢?因為這是她哭的最多的一年,每日被感情折磨,淚水流遍了拍戲的每個場景。
她自嘲道:「人家說,孟姜女哭倒長城,我林青霞哭倒大半個中國,我從敦煌哭倒蘭州的黃河,再從黃河哭到香港去治眼睛。」
1994年,感情終於走到末路,林青霞也徹底死了心,秦漢也未曾挽留,他們就此別過,再不相逢。
從1972年相遇,到1994年分別,長達32年的糾纏之中,林青霞的內心早已疲憊不堪。
她在《窗裡窗外》寫道:「從《窗外》演到《東邪西毒》,演過一百個戲,在一百個角色裡面,我認為最難演最想演好的角色就是自己,但其實我演得最差。」
與秦漢分開的同年,林青霞遇到了邢李源,一個能從香港帶飯菜到上海給她吃的男人。
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讓漂泊了許久的林青霞感到了安全。
1994年6月,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舉行了極盡奢華卻處處貼心的婚禮。
頂級的禮服,遍布的香檳色玫瑰,甚至還有金庸先生親筆寫的喜聯。
至此,林青霞終於放下了與秦漢的痴纏,走進了嶄新的生活。
張愛玲曾說過,「愛是一生的磨難,不愛是一生的遺憾。」
林青霞與秦漢三十年的愛戀之中,或許她也不知道,這到底算不算一場磨難。
但是這段愛情卻改變了她的一生,及至韶華易逝,才戀戀不捨地抽離出來。
如今年逾60的林青霞,容顏已然不再,只能從身影中,尋回些許當年的風華。
猶記得當年東方不敗一襲紅裙提著酒壺,浸在水中嫣然一笑,揮起衣袖抹一把最畔的殘酒,眉眼中的顧盼星輝,閃耀了許多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