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走向「一帶一路」——北京大學研究生...

2020-12-14 北京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北大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學習借鑑交流,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2019年起,為進一步搭建研究生國際交流平臺、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推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呼應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啟動了「全球視野·研究生學術交流支持計劃——研究生暑期國際調研團項目」,致力於推動構建跨學科、跨領域、國際化綜合的新培養體系。2019年7月—2019年8月間開展並完成了三大項目,收穫了豐碩的調研成果,並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北京大學研究生國際調研團赴斯裡蘭卡考察實踐

在斯裡蘭卡,調研團分別考察了科倫坡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CICT)、漢班託塔港項目、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科倫坡港口城項目、中國銀行科倫坡分行、科倫坡大學、斯裡蘭卡大型私營企業the Capital Maharaja Organization、斯中商會等地,調研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斯裡蘭卡各界中的反響。

斯裡蘭卡調研團在科倫坡港口調研

調研團與招商局漢港負責人座談

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的程學源大使會見了調研團,並向調研團介紹了中斯兩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友誼和當前不斷深入的合作關係,以及斯裡蘭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重要的戰略地位。

程學源大使與武常岐教授會談

此外,調研團成員還和中交建中國港灣斯裡蘭卡區域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曾南海,中國銀行科倫坡分行行長王川、斯裡蘭卡科倫坡大學校長Chandrika Wijeyaratne,斯裡蘭卡本地大型私營企業the Capital Maharaja Organization集團董事長R. Rajamahendran,斯裡蘭卡漁業與海洋資源發展部項目負責人Manilla Kodippili等各界人士就中斯關係、斯裡蘭卡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開展了深入的交流。

參訪中交建港口城項目

與科倫坡大學領導合影

北京大學研究生國際調研團赴吉布地、衣索比亞考察實踐

在吉布地,調研團實地參觀了吉布地多哈雷多功能新港、亞吉鐵路港口連接線鐵路場站和吉布地老港,並走訪了一批在吉中國企業,如中土吉布地公司、達之路(TOUCH ROAD)國際控股集團和阿薩爾鹽湖溴化鈉項目點等。

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全景

訪問中土集團吉布地公司

調研團還對吉布地的教育和醫療情況進行了考察。團隊成員與吉布地大學校長及學院負責人進行了共同座談、前往貝爾蒂醫院採訪了我國駐吉布地第19批醫療援助隊、進行入戶訪問,從個體視角切入了解普通家庭對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分配的感知。

吉布地利雅得市場(左)巴爾巴拉居民區(右)

在衣索比亞,調研團以考察埃塞工業園區的建設動態和產業發展為重點。團組部分成員先後奔赴埃塞北部工業園區、華堅國際輕工業城、東方工業園區等地進行調研,參觀了三聖股份、華堅鞋業和紫星包裝等企業。

調研團到華堅工業園(左)東方工業園考察訪問(右)

調研團還分別拜會了中國駐吉布地大使館和中國駐衣索比亞大使館,就非洲發展、對外傳播、中國企業在外情況等內容進行了具體的討論,探討了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際效果和影響。

中國駐吉布地大使卓瑞生會見調研團

中國駐衣索比亞大使談踐會見調研團

北京大學研究生國際調研團赴哈薩克斯坦考察實踐

哈薩克斯坦調研團用跨學科的視角分析了中哈在人文、醫療和經貿三大領域的合作現狀,考察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哈薩克斯坦各界中的反響。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張霄大使、孫長棟參贊等人會見了調研團。

赴哈薩克斯坦調研團

中國駐哈大使張霄與調研團交流

在人文領域,調研團分別訪問了阿斯塔納國際大學、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哈德大學,並參加了在阿斯塔納國際大學舉辦的「中哈文化、人文合作現狀與前景」研討會,調研團師生與哈方學者就文化政策、中亞一體化、跨國醫療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

調研團訪問納扎爾巴耶夫大學

中哈合作現狀與前景學術研討會

在醫療領域,調研團參訪了位於努爾蘇丹的國家醫學科學中心、阿斯塔納國立醫科大學及其中哈醫療中心。此外,調研團還對在哈的華人私人診所進行了訪談,從個體視角切入了中國傳統醫學在哈的本地化現狀。

調研團參訪位於努爾蘇丹的國家醫學科學中心

在經貿領域,調研團走訪了新成立的阿斯塔納金融中心(AIFC)、位於阿拉木圖的阿爾金銀行總部、華為阿拉木圖子公司、哈薩克中國銀行、德恆律師事務所阿拉木圖辦公室等地,分析了哈薩克斯坦政治和經濟環境為中哈貿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深入考察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企業在外投資和發展的狀況。

調研團走訪阿斯塔納金融中心(AIFC)

調研團參訪哈薩克中國銀行

實施研究生暑期國際調研團項目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研究生暑期國際調研團項目是北京大學研究生培養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北大國際發展戰略中「全球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項目不僅為北大師生搭建了走進「一帶一路」國家的平臺,也將學術研究與現實需求進行了有機結合,具有推動學術研究和服務現實發展的雙重意義。在深入調查當地社區、高校和中資企業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師生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又實現了參團師生跨學科能力的提升和研究視野的拓展,為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師生們的學術研究也能為拓寬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空間建言獻策。對現實的關照也展現出了北大人的情懷、勇氣和擔當。

專題連結: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相關焦點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工學院領軍人才創新實踐教育模式探索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攻關促進分子...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北京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介紹
    ,北京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西藏分團團長。曾擔任政府管理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學生活動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規劃協會會長。本科期間熱心公益,先後四次赴貧困山區參與支教志願服務,並多次開展教育教學和相關調研實踐活動,擔任「北大-臺大-雲大」學生社會服務計劃總召集人、北京大學學生愛心社愛心萬裡行雲南路教務。曾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北京大學學習優秀獎、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等榮譽。
  • 北大醫學高水平醫學研究生核心課程建設研討會舉行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研究生培養處副處長劉帥,12所兄弟院校領導、專家,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醫學部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徐明,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社長王鳳廷,各學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長、教師代表以及研究生管理工作老師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開幕式由徐明主持。
  • 2020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調整通知
    北京大學關於調整近期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試院「關於調整近期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北京大學就調整近期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如下:  一、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公布  1.
  • 北京大學召開2020年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會議
    2020年研究生招生複試與錄取工作視頻會議舉行,主會場設在燕園大廈1211會議室。會議現場龔旗煌指出了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結合北大的實際情況對今年的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並表示各招生院系要嚴格制定工作方案,狠抓關鍵環節落實。
  • 北京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5月上旬啟動
    4月28日,北京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複試與錄取工作視頻會議舉行,主會場設在燕園大廈1211會議室。 會議現場 龔旗煌指出了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結合北大的實際情況對今年的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並表示各招生院系要嚴格制定工作方案
  •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
    過勇代表委員會籌備工作組,對委員會未來工作提出三個方面計劃:一是搭建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交流平臺,使高校間的交流制度化、常態化,促進經驗借鑑,實現共同發展;二是共享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資源,讓各高校研究生在職業發展教育中充分受益;三是開展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究,為更多國內高校借鑑共享。
  • 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大學舉辦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
    7月31日下午,「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徵動員會在光華管理學院203會議室和線上同步舉行。第21屆志願者中有的剛剛完成支教扶貧工作,有的仍堅守在教育扶貧的第一線,他們真切分享了支教一年中的經歷和感受,真摯的話語、真情的故事、真心的祝福激勵著第22屆志願者傳承薪火、接力奮鬥。2020年,校團委將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作為骨幹中的骨幹接續培養,隊伍建設初見成效。
  •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
    五是探索形成了國家主導、行業指導、社會參與、高校主體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格局,積累了中國特色專業學位發展經驗。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識需要進一步深化,重學術學位、輕專業學位的觀念仍需扭轉,簡單套用學術學位發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 從中考失利到考上北大碩士研究生,古箏伴她逆襲
    在獲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樂器研究與演奏專業碩士研究生預錄取公告後,她決定以一場音樂會致敬過往,感恩親友。5月29日晚上,在『清箏宛約』高宛儀古箏獨奏音樂會上,你將會遇見這位獨立美麗的東陽女孩。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他結合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對同濟大學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幾點要求:一要深入學習重要指示、批示,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新時代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使命;二要狠抓落實,勇於創新,在切實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方面走在前列、做好表率;三要立足國內、瞄準世界,爭做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 江蘇省創新工作舉措 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研究生...
    ,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內涵式發展為根本,創新工作舉措,奮力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每年將其作為督查重點,省政府將其列入年度百項重點工作,以上率下抓好落實。教育廳與34所高校籤訂40項改革任務書,落實高校主體責任。圍繞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建設、「雙導師」配置、論文抽檢和評優等出臺系列政策,健全專業研究生培養體系。
  • 教育部:這個專業,研究生擴招!
    目前,全國共有155所高校設置公共衛生教育教學或科研組織機構,其中設置了公共衛生學院的高校88所。2019年,全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年招收本、碩、博醫學生共1.64萬人,其中120所高校開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本科專業,年招生1.13萬人;96所高校開展碩士研究生教育,年招收4450餘人;36所高校開展學術型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招收680人。
  • 北大共青團系統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
    總書記的肯定,是對所有為疫情防控而付出努力的青年人最大的鼓舞,公共衛生學院所有青年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時代發展和建設中交出北大青年、中國青年的答卷。「90後」黨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支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志願者韓雨廷為自己能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奉獻微薄之力而深感榮幸。
  • 教育資訊丨北大附中台州飛龍湖學校最全師資大公開!快來了解吧!
    ,從教33年北京大學優秀黨員、北京大學基礎教育培訓導師北大附中特殊貢獻獎,北大附中示範課課題組組長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京市海澱區學科帶頭人、海澱區骨幹教師、海澱區優秀教師張樹軍 中學部負責人,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生就職於荷蘭萊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曾任遼寧省中考語文閱卷組成員朱磊克本科: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清華大學自動化
  • 【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討月】微納電子系舉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討月...
    清華新聞網10月8日電 9月30日上午,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按照學校關於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討月的工作部署要求,微納電子系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討月總結會暨全體教師會。會議由副系主任池保勇主持,以線上與線下結合方式進行,全系30餘名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 東南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12月17日,東南大學在九龍湖校區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會議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持續深化東南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為此,東南大學研究生教育要著力在把握研究生教育定位、加快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大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改革研究生教育評價體系、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管理等五個方面持續改革創新並深入探索推進。
  • 全國城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人數出爐,北京市第一,研究生依然很少
    看了本科生的數量就這麼少,更別說我們研究生的數量。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在未來三年,我國的研究生教育都還是一直是精英教育,國家和教育部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和經費投入也會越來越擴大的。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逐漸減緩,經濟結構逐漸優化,更多高學歷的人才需要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這就要求我們的高等教育機構能夠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的研究生學歷人才。所以我研究生依然是少數人才能夠接受的教育,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爛大街的學歷。
  • 清華大學探索建立非全日制研究生臨時黨支部
    非全日制研究生數量約佔清華大學全體研究生總數的三分之一,是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清華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創新,積極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從2018年起逐步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建立臨時黨支部,採取了一系列集體建設、黨員教育、支部共建等創新舉措,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