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作為「復仇者聯盟」公認的最強法師,「奇異博士」與「滅霸」的大戰可說是「一戰封神」,能與手握四顆「無限寶石」的滅霸打得有來有回,其實力可見一斑。但在《復聯3》的開頭,奇異博士卻被滅霸的手下烏木喉輕鬆擊敗,這看上去像是BUG,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博士的戰鬥表現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烏木喉的原因,甚至還與《復聯3,4》的唯一結局有關:
一、烏木喉戰勝奇異博士靠的是「頭腦」——
在奇異博士與滅霸的「泰坦星大戰」中,強大的滅霸可以說完全「目中無人」,憑藉手中的四顆無限寶石與奇異博士「硬鋼」,並成功破解了各種強大的魔法,這才使這場戰鬥看上去打得「有來有回」。
而奇異博士與烏木喉的戰鬥則完全不同——
作為滅霸手下「黑曜五將」之一的烏木喉,其強大的「意念搬運」能力讓觀眾十分震撼。不過,他能在「兩個回合」內戰勝強大的「奇異博士」,靠的可不僅是意念搬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頭腦」。
能成為宇宙霸者「滅霸」旗下的「首席軍師」,其頭腦的強大可想而知。《復聯4》中,他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出「星雲」大腦中的記憶是來自2022年,又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滅霸複製了大量的「皮姆粒子」,都足以說明烏木喉的「知識儲備」和「反應速度」都是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的佼佼者。
而對於「奇異博士」來說,雖然他已經成為「至尊法師」,還擁有「時間寶石」這件宇宙中最大的神器,但實際上,他的技能存在兩大弱點:
【1】技能前搖太長——沒錯,相比烏木喉抬手就能「施法」的能力,奇異博士每次施法之前,都要來那麼一段「準備動作」,而且很可能還需要默念一個咒語,特別是在發動「時間寶石」之時,啟動動作十分繁瑣。
這些動作雖然看上去十分「瀟灑」,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1-2秒的時間已經完全可以影響整個戰局。
【2】過於依賴雙手——是的,奇異博士所有的施法動作,都必須由「雙手」發動,從簡單的「傳送門」,到發動「時間寶石」都是如此,所以只要「束縛」住他的雙手,就會變得如普通人一般「毫無戰鬥力」。漫畫《浩克世界大戰》中就曾出現過奇異博士被「綠殤浩克」掰斷雙手導致不能施法的情節。
所以表面上看,烏木喉與奇異博士的這場戰鬥是你來我往的「鬥法」,但實際上,烏木喉在雙方的「對峙」期間就已經發現了奇異博士的「兩大弱點「,並在之後的戰鬥中進行了「充分利用」,所以才能在「兩個回合」內戰勝奇異博士:
第一回合——烏木喉將奇異博士撞到牆上,然後迅速用「牆磚」束縛住奇異博士的雙手,實際上這一刻烏木喉已經具備了「斬殺」奇異博士的條件,但為了奪取時間寶石,他並沒有這樣做。
第二回合——烏木喉利用奇異博士發動「時間寶石」時那漫長的「技能前搖」,用「藤蔓」束縛住奇異博士的雙手,再次將其制服。如果烏木喉不這樣做,一旦奇異博士發動了「時間寶石」,那被擊敗的必然是烏木喉,畢竟無限寶石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
所以說,奇異博士能與滅霸打得「有來有回」是因為那是一場「硬碰硬」的對決,而烏木喉則巧妙的利用了奇異博士的弱點,達到了「速戰速決」。
二、「戰鬥經驗」決定了兩場戰鬥的不同——
的確,「被烏木喉利用了弱點」是奇異博士落敗的主要原因,但這種結果也暴露出奇異博士的「自身問題」,那就是
——戰鬥經驗不足
關於奇異博士究竟是哪一年成為「至尊法師」的說法一直有所爭議,有人說是在電影《奇異博士》上映的2016年,也有人說早在《美國隊長2》中就出現過「奇異博士」的名字「史蒂芬·斯特蘭奇」。但實際上,《復聯4》中浩克回到2012年尋找奇異博士之時,古一法師的話仿佛給出了正確答案:
——「你來早了大概5年」
也就是說,奇異博士是在5年後的2017年才成為「至尊法師」,而《復聯3》時間線為2018年,顯然當時的奇異博士,成為至尊法師還不足一年,雖然以他的天才實力,掌握的法術已經很多,但戰鬥經驗不足也在所難免。
而在他與「烏木喉」大戰中的一處細節,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的奇異博士,已經用「魔法繩索」將烏木喉纏住,但他並沒有選擇繼續遠程進攻,而是選擇將烏木喉拉向自己,結果被烏木喉順勢「按」在了牆上,直接導致了「戰鬥失敗」。
很明顯——
一名經驗豐富的「法師」,一定會對自己的弱點「了如指掌」,而且在戰鬥中儘量規避,在明知自己「近戰」沒有優勢的情況下,不可能將已經被束縛住的烏木喉拉到自己身前,所以奇異博士戰鬥經驗不足的缺點,已經暴露無遺。
但是——
奇異博士畢竟是一位「天才」,其成長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與烏木喉戰鬥的落敗讓他迅速意識到這個問題。到了與滅霸的「泰坦星」大戰時,他就明顯吸取了教訓,在與滅霸的戰鬥中,一直保持距離,遠程攻擊。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發動各種魔法和神器,像「賽託拉克紅帶」、「維山帝之劍」、「艾恩克之形」這些強大的魔法才得以發揮。
可見,自身戰鬥經驗的成長,也決定了奇異博士與烏木喉和滅霸之間兩場戰鬥的過程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三、奇異博士事先知道泰坦星大戰的結局——
除了烏木喉的狡猾和自身的戰鬥經驗,還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的原因,也決定奇異博士在兩場戰鬥中的「不同表現」,那就是
——奇異博士已經提前就知曉「泰坦星大戰」的結局
眾所周知,奇異博士在登上泰坦星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時間寶石」看到了14000605種結局,而勝利的結局只有「一個」,這說明了兩點:
【1】奇異博士與滅霸的這場戰鬥,他已經看過了14000605次,可以說每一個細節,每一種情況他都心知肚明。
【2】為了保證「唯一的勝利結局」能夠實現,奇異博士必須確保他與滅霸戰鬥中的「一招一式」,甚至與同伴的每一個配合,都必須嚴格遵照勝利結局的路線,這樣才能保證唯一的「勝利結局」能夠實現。
所以說,奇異博士能與手握四顆寶石的滅霸打得有來有回,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對這場戰鬥的「過程」已經提前知曉,他只是沿著事先確定的「路線」在一步步的「執行」而已。
延伸:烏木喉在漫畫中就是奇異博士的剋星——
在這場烏木喉與奇異博士的戰鬥中,博士顯然落敗得非常難堪,但他與烏木喉的「恩怨」實際上不止於此,早在漫畫時代,烏木喉就曾完敗過奇異博士:
漫畫中的烏木喉屬於一個叫做「耳語者「的稀有種族,其「心靈控制」能力要比電影中更加強大,無需電影中那種複雜的「針刺療法」,單憑「語言」就能讓烏木喉能控制人心,這種類似於「催眠」的語言能力幾乎可以控制任何人,強大的「奇異博士」也不例外。
漫畫《無限Infinity》中,烏木喉就奉滅霸之命來地球打探「無限寶石」的消息,而他就是利用強大的「語言控制」能力,將奇異博士完全控制,不但利用了奇異博士的法力,更動用了「光照會」的力量,雖然沒找到寶石,但找到了滅霸之子「塞恩」的線索。
這樣看來,《復聯3》中安排烏木喉與奇異博士這場大戰,也算是對漫畫的一種「致敬」,烏木喉不論在電影還是漫畫中,都是奇異博士的「剋星」。
綜上所述:烏木喉的「頭腦」是他戰勝奇異博士的關鍵,經驗不足的奇異博士必然被烏木喉發現破綻。但是,隨著經驗的提升,並且提前知道結局,奇異博士在與滅霸的大戰中的表現明顯強大許多。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