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家豪門都少有一流的年輕球員,才有了連續招入小妖,又不斷捨棄的事故發生,在媒體層面沒宣傳到兩個賽季就失去光環的比比皆是。
1995後出生的巨星似乎數量為零,僅有的一些好看數據,也只發生在一些低競爭的俱樂部中,一到歐冠慘烈的競爭中,從來沒有這些小夥計的機會。
巴塞隆納最終卸載了阿圖爾,這位小夥計並不是第一位年輕95後球員被拋棄,同樣巴薩也不是唯一一家。馬德裡競技悄悄地引進了裡斯本競技的熱爾松馬丁斯,又快速地拋棄,皇家馬德裡沒用出來的厄德高更是典型代表。
當阿什拉夫·哈基米離開皇家馬德裡後,又成了多特蒙德化改造年輕球員的一大經典。繼巴舒亞伊,桑喬之後,又成了年輕球員發揮強大進攻能力的典型。
不論轉會國際米蘭還是其他俱樂部,對於皇馬都是未來財富的巨大損失,這種損失已經成了長篇連續劇。
皇馬的現狀和歐洲絕大多數豪門相似,80後的老將們還在比拼誰能撐到40歲,90年左右的球員還有克羅斯、伊斯科這樣的中堅力量,95後就已經無人可用,即使拔高再多也更像是精神鼓勵,這才有了隨便一名「妖星」都有上億身價的泡沫。
阿什拉夫更像是代表人物,整整一代人才的凋零,偶有球員發揮也不能夠進入豪門序列,結果形成了挖掘人才不能夠佔據絕對主力位置,快速拋棄後又再重金挖角的怪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