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炎熱的夏天,首先讓我們想起的當然是汽水、冰棒和 空調 了。尤其是空調,當我們從炎熱的室外環境進入空調房時簡直像來到了人間天堂,讓我們全身心感受到涼爽。現今空調已經不是什麼稀有物了,大多數的家庭都選擇安裝空調來度過炎熱的夏季,各種交通工具也都安裝了空調。我們在選購空調時經常會注意到上面貼示有能效等級這項指標,那麼能效等級具體是什麼?購買能效等級幾級的空調最划算?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空調能效是什麼
空調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調製冷能效比(EER)的代稱,是額定製冷量與額定功耗的比值。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調還包含制熱能效比(COP)這個概念,指的是額定製熱量與額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國絕大多數地域的空調使用習慣而言,空調製熱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製冷,所以,我們一般所稱的空調能效通常指的是製冷能效比EER,國家的相關標準也以此為劃定能效等級的依據。
空調能效等級幾級最好
目前國內銷售的空調都有「中國能效標識」(CHINA ENERGY LABEL)字樣的彩色標籤,為藍白背景的彩色標識,分為1、2、3、4、5共5個等級:
空調能效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
空調能效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
空調能效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
空調能效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空調能效等級5是市場準入指標,低於該等級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和銷售。
空調品牌 有哪些
市場上空調品牌有:美的(Midea)、海爾(Haier)、 奧克斯 (AUX)、 志高 (CHIGO)、 海信 (Hisense)、 科龍 (KELON)、 惠而浦 (Whirlpool)、TCL、 三菱重工 、 松下 (Panasonic)、揚子(YAIR)、 格蘭仕 (Galanz)、 長虹 (CHANGHONG)、 大金 (DAIKIN)、 約克 (YORK)、 新科 (Shinco)、 三菱電機 、 日立 (HITACHI)、 春蘭 、富士通(FUJITSU)、創蘭、金興、金 三洋(JENSANY)、 統帥 、CHEBLO、新迎燕、創野(CY)等。
如何根據空調能效等級選購
由於很多地區已經實行階梯電價,高能效的空調可以在夏天為家庭提供舒適環境的同時,儘量減少用電負擔。而低能效的空調,則無疑是家裡的一隻「電老虎」。按照試行階梯電價,每月用電超過400千瓦時的電量為例,每度電的價格為0.8元左右。假如一個家庭夏天使用4個月(約120天)的空調,每天開機8小時,那麼3級能效空調比1級能效空調多用電費:0.1×8×120×0.8=76.8元。而已停止生產銷售的4級、5級能效空調,一夏天則會讓消費者多花電費384元~768元。所以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購需要的。
通過上述了解了空調能效等級及品牌後,我們可以看出能效等級大體上可以認為空調的耗電情況,能效等級為1的空調最省電,能效等級為3的產品能源效率剛好是市場平均水平,所以能效等級超過3的已經是非常耗電的水平了。所以在考慮價格方面購買能效等級3的空調是相對比較好的,當然長遠來看還是能效等級1的空調性價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