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熱血同行》,完全顛覆了小編對革命題材劇的認知。
這可能也是它拿下同期劇集中,最高豆瓣評分(7.6分)的原因。
姑且不說黃子韜(飾滿清貝勒爺崇利明)「撕漫男」的預言式選角;
17歲易烊千璽(飾平民少年阿易)穩穩的剛毅少年氣(繼小北後,他的演技在此劇中再次交上80分答卷);
胡冰卿(飾滿清格格楊語初)好看的武戲,和寧心(飾青幫太子爺花九卿)扮相的驚豔;
這還都是偶像劇的範疇。
當整部劇貫穿著一百多年前「慈禧垂簾、戊戌政變、八國聯軍圖謀我中華」的趣味歷史,小編頗為激動:以前記不住的那些知識點,終於靠《熱血同行》搞清了來龍去脈。
除了歷史劇內核,它的類型又酷似《請回答1988》,有青春、親情、愛情、懷舊和劇情。
整部劇無糟點,觸髮式劇情像玩網遊,令觀眾一邊升級,一邊有淚有笑看完。
新鮮感,讓它成為今年小編首個「一集不落」追下來的劇。
劇中,豔勢番少年的愛國情,崇利明與楊語初、與花九卿的愛情和知己情,青樓女子芳兒大義之情……共有6條大大小小的感情線,深深震撼了小編這顆「深藏功與名」的愛國心。
不急,馬上就和親們分享。
爺和語初:當你在我身旁,我感到鳥鳴蟬唱
「誰說現在是冬天呢?當你在我身旁時,我感到百花齊放,鳥鳴蟬唱。」
這句話很適合崇利明和楊語初的愛情。
他們一個是清朝貝勒一個是格格,雖朱門繡戶、衣食無憂,但卻都生在了「嚴寒的冬天」。
崇利明滿門忠臣,然父親卻被原豔勢番劊子手殺害,最親的哥哥也被暗算毒死。
楊語初則從小就被親情遺棄,成為攝政王的一顆棋子。
然而,因為他們從小相識,心懷彼此,在他們成長的路上,永遠有一個晴暖的春日。
語初柔軟的內心之外包裹著一個鋼鐵直女的皮,一張不饒人刀子嘴,而崇利明的外在則是「京城第一紈絝」的嘴臉。
兩人第一次在鏡頭前同框,就是語初「大鬧」豔勢番。她,是唯一一個跟他叫板的人。他們針鋒相對,卻也相濡以沫。
崇利明的成長,幾乎一直有語初陪在身邊。
第一次是殺舊蕃,那時語初還是個「間諜」;
第二次是語初出嫁,讓崇利明知道了自己的心意,今生誓要娶此女子為妻;
第三次是四川修鐵路,朝廷和崇利明的立場發生衝突,語初選擇相信崇利明;
第四次是萬國大會崇利明大鬧上海灘,語初為愛人擋了一顆子彈;
沒有第五次了,因為當她再一次為崇利明擋槍,她的九條命耗盡了。
剛被求婚、身穿一襲白裙,美若新娘的語初,永遠離開了她的愛人崇利明。
楊語初和崇利明的感情線顯得枯燥和漫長,而楊語初也有性格缺陷:她格局小、愛吃醋、脾氣大,然而,小編感覺到慶幸的是,編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熱血少女,無論是身手還是內心,她都足以配得上崇利明和豔勢番。
不完美的楊語初,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崇利明的唯一精神支柱,二人是有心靈默契的靈魂伴侶,到了一個眼神就能讀懂對方的地步。
如果沒有楊真冷槍這個意外,也許在最後幾集,我們就能看到他們如同華格納和晴兒一樣:冬日午後,晴窗坐對,邊做家務邊吵嘴……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番外啊。
豔勢番六兄弟: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權
淚點比較高的小編,在這部劇中,把唯一的兩次眼淚都獻給了崇利明、司三、瘟狗、可顏辛、華格納、阿易這六兄弟的出場與離別。
與《末代皇帝》《第一大總統》這樣的歷史劇相比,《熱血同行》算是一個「小人物」故事,雖然六兄弟要麼是貝勒要麼是王爺,然而在車輪滾滾的歷史洪流當中,他們也只是被決定命運的螻蟻、權臣操縱的工具。
可是,這部劇新鮮就新鮮在,它不是一群成年人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而是一群少年的故事,一群還青澀的孩子,會被一腔熱血衝昏頭腦,不懂得計較錢與權的孩子的故事。
在這個年齡,他們就想幹轟動天下的大事,這一點感動了我們。誰的少年不如此?當我們成年,我們才懂得,千金不換的是夢想。
從一開始得到「京城第一紈絝」崇利明的號召,為「保皇派」復仇幹掉原有的嗜血豔勢番成員起,到後來為洋人代表、清朝王爺當保鏢,他們這些原來高高在上、不諳世事的貴族少年,一步步看到了當時百姓疾苦、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洋人的肆無忌憚。
他們也看到了拒籤辱國條約的「好官」錢大人、與軍閥同歸於盡的青樓義女芳兒、還有手無縛雞之力卻總是堵槍眼的周覺……
這些都讓六兄弟的正義一天天長大,成為不畏強權、不畏生死,能喊出「中國人任何時候不能被任何人欺負」這樣大義凜然的心聲。
六兄弟的戲,有看點的不只這些高尚的故事,還有司三對語初的暗戀、瘟狗與語初互不順眼、阿易和崇利明莫名奇妙的CP感,還有哥們兒經常一起喝點小酒,一起耍耍帥的日常(BGM一響,就知道六兄弟又要幹大事了)。
有事業也有「小日子」,有宏大理想也有凡人的幸福,六兄弟的生活,這不也是現代年輕人的理想生活嗎?
芳兒的大義:氣虹豪邁男兒魂
《熱血同行》裡有很多奇女子,芳兒是一個。
誰都知道貝勒爺崇利明在上林仙館有兩個「看中」的姑娘,其中一個就是芳兒。
但芳兒最沒有輕易依附於貝勒爺——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前12集,芳兒曾兩次拒絕過崇利明:第一次是崇利明要為她贖身時,她說寧可靠自己本事賺碗飯吃;第二次是崇利明要贈給她一座院子,她反而問崇利明,為什麼對自己那麼好?
芳兒看得出來崇利明對她不是男歡女愛之情,而是一種「大愛」。有這份見識,說明芳兒心裡也有大愛,另外她也在暗示崇利明:不管小女子我多卑微,我與你是內在是平等的。
而崇利明完全懂,他珍重芳兒,也正是敬芳兒這片心。
可惜好強的性子抵不過命運多舛。脫離上林仙館後的芳兒,又被搶去做壓寨夫人,雖被弟弟所救成為青龍幫「大姐大」,卻又被利慾薰心的弟弟控制,害得差點失節。最後,在民族家國利益面前,芳兒不得不和禍國殃民的弟弟斷情決義。
弟弟去世後,無可留戀的芳兒拿著崇利明送給她的手槍,直奔新軍大營,假裝投案自首,一槍打死了殘害「青龍幫」弟兄的軍閥頭目,從此青史留名。
受到貝勒爺的青睞,是芳兒應得之情,而她最終也沒有負了崇利明的這份看重。
義女子芳兒,雖生在青樓,卻有一顆熱血男兒魂。
戀母的楊真:卑微索愛令他喪心病狂
給芳兒點完贊,還要聊聊一直活到最後的大反派楊真和她義母若婉的感情線。
若婉,是豔勢番前番主楊明夫人、阿易的生身母親、楊真的義母。
若婉的一生真是算是「紅顏禍水」,既令楊明結了婚仍然魂牽夢繞,活活把第一個夫人氣死,再迎娶了她。又讓義子楊真,死心塌地奉上半生的。
很多人都曾心存疑惑:楊真對若婉,到底是母子情還是不符合倫理的愛情?
小編私以為,很可能是第二種。因為既然若婉時而能清醒,能認出阿易是他親兒,也當然知道楊真不是他的兒子。那麼她對楊真回應的,到底是什麼感情呢?
小編且有個大膽猜想,若婉也有可能在臨死之前,已經愛上楊真(根據若婉看最後一眼楊真的眼神),也是因為對這份感情的不敢面對,所以她才一直瘋癲(歡迎留言探討)。
楊真為了若婉心生鬼胎,先是背叛豔勢番,後是設局追殺阿易、殺害語初。
這樣的瘋狂背後,是楊真靈魂的卑微,而這個卑微從小就種下了:
身為孤兒被父母拋棄為其一;
被楊明領回認若婉為母,但卻被若婉嫌棄為其二;
一生想被楊明和若婉認可為其兒,但求而不得為其三……
這些求而不得,讓楊真「只好」走向毀滅——他不僅要毀滅掉那個「高高在上」的親兒子阿易,也要毀滅所有破壞他幻想的人(豔勢番兄弟)、毀滅他自己。
當「俄狄浦斯情節」(戀母情節)走向極端,成就了一個扭曲少年楊真。這個感情線雖是副線,但93年的吳俊餘打磨角色到位準確,不知讓編劇隔空收了多少炸彈和刀片……
崇利明和太子爺:相逢一笑為紅顏
雖然與語初的青梅竹馬之戀最為溫馨難忘,劇中與崇利明CP感最強的卻是花九卿。
花九卿的出現,是劇集節奏發生變化的轉折點。
她因長相酷似年輕慈禧,被瘋了的董連海當囚禁於地牢,並於同樣被囚的崇利明邂逅,就出現了一個大伏筆:花九卿是誰?這個神秘美麗的女子,將和崇利明將有何種交集?
此後,劇情節奏開始加快:崇利明這個新任番主染上毒癮並戒毒、語初救崇利明感情升溫、蓮二身份揭開「青幫」上線、新豔勢番一舉幹掉老豔勢番……劇情真正好看起來,而這些也正是青幫太子爺花九卿正式上線的鋪墊。
花九卿的戲份不多,但她的神秘氣場增加了劇的深度。
雖說未能如眾望所歸,在這一季中成為真正的女主,但是寧心那清冷又有一絲絕色的扮相,與崇利明那種「相逢一笑為紅顏」(他們曾多次共歷生死、相互營救,萬國大會上為了支持崇利明,她一擲萬金助他打擂)的交錯,更讓崇利明的感情線立體起來,更加襯託了崇利明對愛情(語初)的忠貞。
花九卿當然也是個奇女子。
自幼受青幫黑老大金先生養育之恩,她心中交纏著「大義」「小愛」「報恩」三種情,這對她來講是一個異常艱難的選擇。
最後,為了成就民族大義,為了不辜負崇利明,也為了不與青幫同流合汙,她喝下了義父給她的那杯毒酒。
花九卿看似風光,她卻沒有絲毫自由。要想堂堂正正的做人,她只能「守義」:
「我生在青幫,死在青幫」。
然而,她是那麼嚮往自由,喝完毒酒的她,忍著腹痛,擦乾嘴角的血,爭分奪秒地離開青幫,走向崇利明。
生就生得熱烈,死也要死得光榮,這應也是崇利明與花九卿這對知己共通的心跡。
豔勢番少年與家國:不負少年頭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慷慨過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每一次豔勢番「天團」出徵,BGM響起,小編腦海裡都現出這樣的詩。
比起那些氣氛肅穆的革命劇,還是這些紮緊戰袍、打馬前行的少年,更能讓小編感受到肝膽相照、光明磊落的凜然大義。
男人最原始的血性和責任感,讓少年們曾為豔勢番的職責而戰。
他們為被害的年輕光緒皇帝報仇,一舉端掉清廷為權力爭奪而苟延殘喘的劊子手;
他們為了保護百姓不受新軍屠殺,甘願把自己的腦袋交上去當人質;
雖然被割掉爵位,但為了給國人爭一口氣,他們大鬧萬國大會,掰斷胳膊仍然屹立於擂臺之上;
為了揭穿英國人在華販賣毒品的事實,他們「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豔勢番少年的家國之情,當年起全劇最燃爆、最升華的HIGH點。
他們遭遇的挫折讓「熱血少年」群像更為真實——
縱使他們生於皇室,他們改變不了改朝換代;
縱使他們滿腔愛國之心,但終於被時代遺棄、迫流散。
當崇利明宣布解散,可顏辛坐在豔勢番舊日的臺階上大哭,小編的心糾成了一團。
縱使他們痛苦迷茫,誰不會在物是人非中迷茫?可是這群英雄少年從不欺騙自己的心。
縱使崇利明掃過院子、瘟狗倒賣過軍火、可顏辛抽上了大煙……但他們最終為義再聚,為國再戰。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真實故事,這是清末熱血少年的半生。
當最終劇集落幕,卻永遠忘不了崇利明為民請命的頂天立地;忘不了可顏辛那句「語初是你的愛人,也是我們的同袍」;忘不了瘟狗那粗野但率真的笑聲;忘不了語初格格的假裝彪悍;也忘不了阿易望向崇利明的純淨眼神:哥,我永遠是豔勢番的人!
《熱血同行》,真的是一個好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