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五四青年節,首先向為建立新中國而奉獻一切的革命者致敬,沒有前浪"的你們,哪有"後浪"者快樂幸福的今天,是你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新中國堅實的根基,再次表達對你的敬意!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特點: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童年記憶、不同的歷史使命等等。但不管是電子產品琳琅滿目的今天,還是在電視都是稀有之物的上世紀70年代,童年都會有許多的天真快樂和無憂無慮。僅以此文來回憶70後在廉價玩具中所得到的滿懷的童趣!
70後鄉下男孩子最愛的玩具:琉璃蛋兒,鄉下最便宜的一分錢一個,沒錢的時候用廢品也可以換,因為那時有好多遊走鄉間拉一架子車的貨郎,他們的撥浪鼓(方音)響起時,就會吸引一大幫孩子圍上來。
璃璃蛋兒(方言)即玻璃球,當時每個男孩兜裡都會有若干個,少則幾個,多則上百,顏色不同:有純色的,也有混合多種顏色的,以淺綠色或無色的居多;大小也各異,小的和今天的跳棋子一般,我曾經有一個大的如一個桌球一樣!
玩法相當多:
1、架一塊磚,前面畫一王字,在畫一長方形框,以離邊框最近不出框為佳,然後,離王遠的就用自己的璃璃蛋瞄準對手的砸過去,砸到了就勝,具體細節,記不太清楚了,歡迎哪位朋友在評論區補充。
2、在地上挖一小坑,然後把大夥每人一個琉璃蛋兒放中間,再向外彈,有時還會用一個推著另一個走,最終目的好像是又推到小坑裡為勝利。
3、就是在學校最喜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種玩法:以璃璃蛋兒從教室牆壁撞向遠方,最遠處有一邊界,不出界而離界最近的人有主動權。然後他用自己的琉璃蛋瞄準對方的擲過去,砸中了,對手的琉璃蛋兒就歸自己了,每天下課十分鐘也玩得不亦樂乎!
悲劇的一幕發生在一年冬天的某天預備鈴後,我和同桌在沉浸在刺激的輸贏中,上課鈴聲響竟沒聽到,等發現四周靜悄悄時,撒開腿往教室跑!晚了,一切都晚了,還沒等撒謊,就被班主任把璃璃蛋兒全沒收了,更悲劇的是接下來被叫到辦公室。
辦公室中間有一個壘的大煤火,老師把火上的鋁茶壺拎下來,問的什麼記不太清楚了,但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主任當著我和同桌的面兒,瀟灑的一拋,我們倆好不容易積攢的幾十個璃璃蛋就飛入火口了,完了……全完了……只記得腦袋嗡嗡的,就眼睜睜地看著幾十個璃璃蛋兒消失在眼前,空氣仿佛凝固了似的,似乎當時還聽到啪啪啪的響聲,也不知是爐火的聲音,還是琉璃蛋兒在高溫時爆裂的聲音,世界仿佛陷入了沉寂!
班主任老師的訓斥已記不得了,只是唯唯諾諾,保證今後不會再犯這類錯誤。
當然有所失,必有所得。雖然失去了幾十個璃璃蛋,但是我和同桌得到了寫500字檢討書的機會,也許怕我們印象不深刻,悔改不徹底,班主任老師又特意給我們增加了體力鍛鍊的機會:連續一周六天參加打掃衛生(當時一周上六天課,周末只是周日一天),為了鞏固勞動改造思想的效果,每天幹完分配的任務,要主動邀請衛生委員檢查的!
雖然班主任老師費盡苦心,暫時幫我們改掉了這個壞毛病,但是不多久,又舊病復發,只是警惕性更高,技術水平也是日益見長,和高年級同學挑戰也沒慫過!
每每看到兒子玩跳棋,就會想起兒時情形,教兒子玩那時的琉璃蛋玩法,他終究沒有太大的興趣!
時代不同,各有所好啊!每個人都會有,也應該有不同的童年印記,有不同的童年樂趣!但快樂不應該遠離孩提時光,願快樂永伴童年!.
作為70後的你還有哪些童年玩過的好玩意兒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