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命記憶》;玩失憶的功力雖不及諾蘭的好,但其隨著劇情的推移不斷反轉的設計也是讓人比較期待的,其實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得出結論了,亮點在於最後一分鐘人性的反轉,如果失憶真能讓你變好,那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2、《死亡實驗》;第一次是生氣狀態看電影,這不是說什麼好事,生氣的由來就是電影的不平衡,導演很明顯故意製造平衡,我是說,電影看起來犯人有很大優勢就是不能勝的很輕鬆,,必須一番糾纏,真實事件可能犯人沒那麼強,導演有把犯人設的這麼大優勢,非得很焦灼。
3、《兩個月亮》;韓國電影總是不乏毛骨悚然的好故事,幾處反轉都安排得恰到好處,個人尤其偏愛這種開頭結尾相互呼應的劇情設置。很久沒有這種繃緊神經的感覺了。深夜觀影氣氛尤佳。這環境不像是林中小屋麼,這劇情不像是恐怖遊輪小島驚魂麼,偏偏能在從中看到突破跟驚喜。
4、《終極面試》;現在有這種類型的劇本殺,有過體驗之後,其實會了解推動情節往下走的往往不是像電影裡的這種很生硬的矛盾,刻意挑起事端,刻意站隊,怎麼樣都不像是聰明人所為,如果是笨蛋們,那就直接血肉模糊的廝殺吧,再對比一下去年那部《密室逃脫》,能夠識破規則假死一次,真的很不錯了。
5、《心慌方》;以前這種隱喻類懸疑驚悚還挺吃香的,現在看就沒什麼驚喜了。建築師的經典臺詞固然經典,但放在那樣的場景下,突然和被困的人一起思考人類之醜,不自然。警察的黑化也很唐突,最後如何跟著三人來到渡口並偷襲成功,這段完全拋棄邏輯。但本身這個設定很不錯。
6、《戰慄空間》;劇本相當好!雖然是大衛芬奇作品當中較為平凡的一部,但是隨便拿部別人類似的作品那也是不能比的呀!芬奇在懸疑題材的敘事和節奏上永遠都是那麼卓越,還記得當年第一次看十二宮的時候,簡直著了迷,算是於我,對於電影的認知,對於喜好的建立真正的啟蒙導演之一,至此,大衛芬奇的作品終於刷完!
推薦6部密室恐怖電影,部部有驚喜,你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