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泱泱之水,巢湖之畔,在清澈氤氳的濱湖新區,坐落著一所年輕而充滿陽光活力的金鬥路小學。金鬥二字,連
泱泱之水,巢湖之畔,在清澈氤氳的濱湖新區,坐落著一所年輕而充滿陽光活力的金鬥路小學。
金鬥二字,連結古今,這兩字是唐朝合肥城名,也是今天這所學校的名字——金鬥路小學。千古流傳的文化古韻,為這所校園增添了一份濃厚的文化韻味。
金鬥路小學是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下的一所分校,雖然年輕,但它傳承著厚重的夢想。學校延續屯溪路小學「博雅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博雅精神、兒童世界」為學校核心價值觀,以「博雅精神、英才少年」為育人目標。
穿越歷史的時光隧道來到今天,閃爍著時代的光芒,感受著文化的魅力。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一首首飽含深情的詩詞,在金鬥路小學校園上空飄落著。
學
校
檔
案
金鬥路小學2016年開辦,學校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建有風雨操場、圖書館、報告廳、餐廳、舞蹈學習室、音樂學習室、美術學習室等場所,建築風格簡約時尚,充分體現了「兒童化」的特點。
「每一處建築都蘊含著美,都具有教育的意義」,這是學校的設計理念。學校的空間設計因此獲得了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6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建築裝飾及設計藝術博覽會2015-2016年度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華鼎獎文體教育空間方案類一等獎。
著漢服、點硃砂、行拜師禮、齊誦《禮運大同篇》,這是金鬥路小學傳統的開蒙禮,也是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孩子們在接受現代教育的同時,感受先人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樹立「善」、「正」行為規範,汲取尊師愛學的思想精華。最後由圖書館陳老師為孩子們贈智慧書,殷切期盼孩子們愛上閱讀,學會閱讀,終生閱讀……
「關注學生的學業,也關注學生的生活」,金鬥路小學校長程冰介紹,學校推行「讀吃睡煉」活動方案,即「課外閱讀、吃好早餐、保證睡眠、每日鍛鍊」。「通過對家長的培訓,提升學生的生活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目前,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依據國家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和學校前期的探索與實踐,建構了金鬥路小學的課程方案,將「讀吃睡煉」形成課題研究,以培養學生獨立、求是、平等、博愛、自由、擔當的價值品質為目標,努力探索 「博雅學堂」的課堂文化,真正落實「德智體美勞」教育,培育新時代的博雅少年!
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閱讀文化,營造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會,每年開展「書香少年」「書香家庭」評選,展示讀書成果。
語文老師李冰冰介紹,學校開設晨誦、午讀。每天早上10分鐘的晨誦課,讓學生在國學經典中浸潤;每天20分鐘的午讀課,低年級的老師大聲讀到高年級的持續默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世界的精彩。「每周在圖書館有一節閱讀課,圖書館裡色彩明快的卡通座椅、可愛的小木馬和漂亮的沙發,帶給孩子舒適安靜的環境,圖書館得天獨厚的條件,方便孩子們看書,讓他們徜徉在幽幽書香中探尋未知的世界。」
「每年的讀書節是學生最期盼的活動!」李冰冰說,從親子共讀到親子共演繪本劇,通過「演、畫、講、品、讀、誦」,讓孩子們用不同方式展示閱讀成果。閉幕式上,書中人物的裝扮遊戲更是吸引著每個孩子,孫悟空、豬八戒、公主、魔法師、狙擊手……讓孩子們走進「書中」,感受奇妙世界。
五(2)班同學秦瑞琪就是閱讀的受益者,熱愛閱讀讓她成長為一名自信大方、品學兼優的學生。「我最喜歡讀名人名著和歷史書籍,喜歡看紀錄片,好的情節就會記下來。」每到讀書節,秦瑞瑞將自己畫的板報展示出來,與同學分享好書,樂趣無窮。
開展勞動教育
築牢成長基石
開展勞動教育
築牢成長基石
熱愛勞動是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恰逢「五一」,學校開展五一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做中國美食,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動手技能。
讓勞動精神花開滿園,數學老師陳姣姣告訴筆者,早在疫情期間,學校就開展了「勞動教育 做線上學習生活小主人」實踐活動。瞧,孩子們非常熟練地拿起工具,擦窗拖地,刷洗碗筷,整理被子……個個幹得不亦樂乎。「平時我們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寫勞動教育心得。」陳姣姣說,班級還定期開展「勞動小衛士」「衛生小助手」評選,培養學生積極勞動的觀念,讓學生形成熱愛勞動的品質,這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的基本要求。
今後,金鬥學子們將保持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形式多樣的勞動體驗中勤體健腦、全面發展,努力成長為國之棟梁。
學校首創「三大節」教育體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三大節」包括體育節、科技節和遊戲節。
「遊戲節深受孩子們喜歡,對兒童身心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如認知能力、個性發展、情感發展等。」陳姣姣老師說,孩子們在「水簾洞」「戰地醫生」「划龍舟」「水球大戰」「吹泡泡」等遊戲中放飛自我,沉浸在童年的無限喜悅之中,孩子們的瘋狂創意髮型更是點亮了操場的色彩,「平時較內斂的孩子,當天格外受到關注,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五(2)班同學薛逸銘說起遊戲節,一臉興奮,他最喜歡「水簾洞」,活潑開朗的他也是「排球健將」,「學校有很多社團,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活動,培養了多個興趣愛好。」薛逸銘微微一笑說:「我也喜歡學校老師,尤其最喜歡語文李老師的《道德與法制》課,對我影響很大,我希望以後能當一名律師。」
小小年紀就樹立了遠大的職業目標,立志少年薛逸銘,好樣的!
學校構建了富有時代特點的校園體育文化。利用每天上午的大課間,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每年的體育達標運動會更是充滿了競爭,「年年都有新的年級紀錄,學生們向著紀錄努力衝刺,不斷刷新紀錄板,更好的實現了體育課程目標。」
學校還舉辦科技節,營造科技氛圍,科技館的大篷車、實驗小品深深地吸引著每個孩子。五(1)班同學程希迷上了科技創新,「科技的力量很神奇,也很奇妙。」科技為他打開了一扇門,思維敏捷的他不僅喜歡數學,還喜歡體育,「跳繩達人」程希更是校園紀錄保持者,體育五項有四項保持第一,可謂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三大節的舉辦,豐富了金鬥學子的校園生活,而每年舉辦的元旦聯歡會,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這讓喜歡唱歌跳舞的五(2)班同學徐智英有了展現自己的機會,也塑造了他陽光開朗的個性。同樣喜歡音樂律動的五(2)班同學侯雲澤充分發揮特長,在音樂徐老師的感染下,文藝少年侯雲澤積極創新,和他的小夥伴們自編舞蹈,展現新時代少年的青春風採。
為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推進美育教育,傳承民族文化,學校成立版畫社團。
「一切都是機緣巧合,我們優秀的美術老師周文快到退休年齡,卻自學刻紙畫,自告奮勇,主動挑起了社團的擔子。」校長程冰頗為動容,她說:「這就是屯小教師的敬業精神,給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並傳承下去。」
在美術室,筆者見到了周文老師和她的學生們,還有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刻紙畫作品。置身於其中,是一種美的享受。此刻,一名皮膚白皙的小女生正專注地看著眼前的作品。周文介紹,她是五年級的王一涵同學,也是她的得意門生。
有美術天賦的王一涵進入社團才短短一年,卻創作出了許多高難度的刻紙畫作品,還運用色彩加以點綴,顯得更生動有趣。這其中也凝集了周文的付出和指導,「我特別喜歡周老師,她給了我很多幫助和鼓勵,也讓我對美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藝術的薰陶讓她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觀察力更強了。」
現在,懷揣教育情懷的周文老師,仍不斷探索剪刻紙畫文化,做事精益求精的她還自學了裱畫,「學生作品就像自己的寶貝,非常珍貴,我要親自裝裱起來。」當她看到孩子們用稚嫩的雙手刻畫的認真模樣,當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順利出爐,當孩子們不斷成長進步……這就是周文老師最幸福的時刻。「美術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提升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溫情和敬意。」周文表示將繼續帶著她的學生們刻出多彩的生活,繪出美好的明天!
像周老師一樣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無私奉獻的老教師還有很多,他們為青年教師樹立榜樣,並將敬業精神傳承下去。這種精神也感動著年輕老師謝王巖,同時也被學校營造的濃厚教研氛圍所感染。
謝王巖負責學校合唱團,她的音樂課很有特點,通過情景帶入,讓孩子們在歌聲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還結合特定節點,傳遞正能量,比如疫情期間她推出《不要怕》曲目,堅定孩子們的信心和勇氣,有時候還引導學生參與創作,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校長程冰的鼓勵和支持,讓她深受感動,也激勵她不斷進步,創新教學模式,「每一次研討課,傳遞給我很多信息,有理念的指引,也有觀念的融入,程冰校長總是為我們爭取學習的機會,鼓勵我們多『走出去』學習提升自己。」謝王巖說,平時學校開設音樂欣賞課,我們「請進來、走出去」,與很多老師一起學習,交流經驗,互相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金鬥路小學一直信奉「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引導少年兒童從小學習做人、學會擔當。程冰表示,相信在金鬥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將學校打造成幸福溫馨的成長樂園,為每一個孩子留下最美好的成長記憶!
來源: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