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貧困村通光纖比例達98%

2020-12-17 青瞳視角

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對中國網絡扶貧工作做出整體部署,正式實施網絡覆蓋工程、農村電商工程、網絡扶智工程、信息服務工程、網絡公益工程。4年來,「網絡扶貧行動計劃」的實施,為越來越多的人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扶貧行動成果備受關注。為此,本報推出「聚焦網絡扶貧」系列報導,展示網際網路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多面呈現中國網絡扶貧的實質進展和明顯成效。

——編 者

越接近信息,越遠離貧困

要想富,先修路。在網際網路時代,以網絡為基礎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了人們擺脫貧困的「致富路」。

2013年8月,「寬帶中國」戰略發布,寬帶網絡首次被納入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經過數年發展,中國寬帶水平顯著提升。但同時,城鄉「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在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發展相對滯後,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十三五』初期,我國不通寬帶的行政村約5萬個,還有15萬個行政村雖然有寬帶,但接入能力不足4M。」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指出,當時城鄉存在「數字鴻溝」。

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正式提出實施「網絡覆蓋工程、農村電商工程、網絡扶智工程、信息服務工程、網絡公益工程」五大工程。

網絡覆蓋工程是網絡扶貧的重要基礎。有了網絡,就有了與外界溝通的窗口。專家表示,越接近信息,越遠離貧困。網絡基礎設施「最後一公裡」建設,有助於補齊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短板,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針對貧困地區通信建設投入不足,國家建立電信普遍服務機制,對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企業給予一定投資補貼。目前,6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已累計支持超過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通達和數萬個4G基站建設,其中約1/3的任務部署在貧困村。據悉,當前中國城鄉網際網路普及率差異為24.1%,2017年以來首次縮小到30%以內,城鄉數字差距持續縮小。日前,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表示,網絡扶貧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明顯成效,其中,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貧困村通光纖比例由實施電信普遍服務之前的不到70%提高到98%。

城鄉逐步實現「同網同速」

岑鍾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豬場鄉豬場村駐村幹部,提及之前沒網的日子,他直皺眉頭:「以前沒有手機信號,上不了網,走訪扶貧戶時信息上傳不了,只能先用本子記錄,到了有信號或有寬帶網絡的地方再錄入,很不方便,還容易出錯。」近3年來,廣西電信累計投資45億元用於建設農村基礎網絡,岑鍾森的煩惱漸漸消除。

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不僅要讓貧困地區的人們「用得上」網,還要「用得起」「用得好」。

「以前深山裡通信條件很差,如今可不同了!」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奔子欄鎮書松村村民斯那次裡說,家裡用了移動的優惠套餐,通話時間、上網流量充足,還贈送300M光纖寬帶,孩子上網課、大人看視頻都很方便。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春鄉阿沙洛村的農戶們藉助「語言扶貧」APP大幅提升了普通話水平,為外出務工創造了便利。中國移動還向西藏和四川、甘肅藏族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漢藏雙語手機,幫助當地群眾克服語言障礙。

「通了4G,上網速度就是快!」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張灣村村民田金滿說。從前縣裡大多數村子沒網,農產品賣不出去。後來通了網,他發現商機,幹起了電商。「現在縣聯通公司給我們接了光纖,網速大幅提升,許多人教我們做直播,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出農村。」田金滿說。

隨著網絡覆蓋工程深入推進,城鄉「同網同速」的時代正在到來。商務、文娛、教育、醫療等領域的紅利將進一步充分釋放。

著力補齊「網絡短板」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雖然網絡覆蓋任務已提前完成,但距離目標完全達成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全國絕大多數行政村通了光纖,用上4G,剩下的就是一些難啃的「硬骨頭」。

「到年底只有一個月了,時間非常緊。各部門都在各自領域積極研究推動工作,確保任務圓滿完成。」楊小偉表示,將努力把網絡短板補齊,把信息基礎打得更牢靠些,持續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對於網絡基礎設施已建設完善、網絡扶貧效果初顯的脫貧地區,如何進一步提升網絡覆蓋質量、鞏固拓展網絡扶貧成果成為眼下工作重點。

今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拉開中國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序幕。該《通知》不僅在完善鄉村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上提出要求,在探索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數字治理新模式等方面也進行了部署。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網絡扶貧工作的接力升級。「目前已在全國部署了117個數字鄉村的試點縣(市、區),其中包括27個已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楊小偉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數字鄉村的建設延續網絡扶貧的相關工作內容,做好網絡扶貧行動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無縫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文/史志鵬

內容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國家網信辦:持續提升行政村特別是貧困村光纖和4G覆蓋水平
    中新網9月17日電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17日表示,相關部門將持續推進農村寬帶網絡建設,已經在準備馬上開展第六批電信普遍服務的試點工作,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以農村、城鄉同網同速為目標,持續提升行政村,特別是貧困村的光纖和4G網絡覆蓋水平,真正實現服務無差別享用。
  • 承德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任務提前完成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為充分發揮政府採購支持消費扶貧作用,承德市財政局深入開展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認真組織各級預算單位做好採購帳號開通管理、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預留份額填報、平臺產品交易管理等工作。
  • 【網絡扶貧】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網絡扶貧為貧困群眾致富增收開闢了新渠道,也推動了技術、資本、產品、服務等資源在貧困地區更好落地。「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扶貧向縱深發展 走出可可西裡,翻越崑崙山,進入柴達木盆地,這裡有最烈的陽光,和獨具特色的高原農特產品。
  • 東方時評丨網絡扶貧,當下有為,未來可期
    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網絡扶貧行動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據介紹,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網絡扶貧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明顯成效。
  • 洛陽市新安縣83個貧困村脫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菊 通訊員 郭建立11月25日,記者從洛陽市新安縣相關部門獲悉,目前,洛陽市新安縣83個貧困村全部實現通村道路硬化、通客車、通郵政,寬帶和網絡全覆蓋,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所有行政村實現戶戶通電、村村通動力電;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百村示範、千村整治
  • 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貴州省已建成5G基站20215個
    貴陽網訊 12月23日,記者在省大數據局獲悉,截至今日,貴州省已建成5G基站20215個,提前超額完成全年2萬個的任務目標。據介紹,今年以來,貴州省緊抓5G「一業帶百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奮力開創網絡建設新局面。
  • 三年投入86.3億元 深度貧困地區「用好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消息,我省涉藏工作地區電網三年投入資金86.3億元,實施項目960項,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由「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今年,投入資金7.56億元實施項目245項,推動涉藏工作地區的深度貧困地區電網提檔升級,截至6月21日,全部項目提前10天全面完成。全省農牧區供電可靠率達99.8%,電壓合格率達99.5%,戶均配電容量達2.48千伏安,關鍵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 中國移動:2020年中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已超98%
    記者從中國移動集團獲悉,自2004年以來中國移動累計投入超過550億元,開展村村通工程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實現超12萬個自然村通電話、8萬個行政村通寬帶。目前,中國移動全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超過98%,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超過97%。
  • 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目標任務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於預期  12月14日,由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發起,央視頻攜手國投人力主辦的「國聘行動」第二季——「春華秋實 國聘行動」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在京啟動
  • 光纖網絡基本覆蓋 公共服務或可通辦 一部手機遊遍遼寧
    近日,遼寧發布《數字遼寧發展規劃 (1.0版)》(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遼寧建設體系基本形成,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普及率達到 97%,家庭寬帶普及率達到90%,建設5G基站數量14萬座,省市業務系統上雲率達100%,建成50家左右網際網路醫院。
  • 河南「十三五」期間貧困地區電網投入417億元
    闞力 攝  記者10月14日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獲悉,「十三五」期間,該省貧困地區電網投入達到417億元(人民幣,下同),實現電網脫貧「兩提前」。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總工程師張明亮當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把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服務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集中資源實施貧困地區電網「三年攻堅、兩年提升」。其中,2016—2018年為電網脫貧改造階段,累計投資306億元,完成53個貧困縣、6492個貧困村、1235個深度貧困村電網脫貧改造。
  • 九把「鑰匙」打開千年「貧困鎖」
    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符合條件的大病患者得到專項救治,慢病患者家庭醫生籤約率達100%,籤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全州29個鄉鎮衛生院、162個村衛生室完成標準化建設。香格裡拉人民醫院創建三甲、州藏醫院創建三乙醫院。
  • 扶貧路上的通信力量 中國移動「網絡+」讓「信息公路」四通八達
    在中國移動的扶貧畫卷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貧困村因「網絡+」的深入而擺脫困境,人民群眾得以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據記者了解,在「網絡+」扶貧模式的引領下,中國移動累計幫扶10個縣、12個鄉和1514個村實現脫貧摘帽,幫助100.3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生態環境部: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
  • 柞水42085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整縣摘帽
    據了解,柞水地處秦嶺南麓,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深度貧困縣,轄9個鎮辦81個村(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村51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4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6萬戶4.28萬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44.04%。
  • 十三五」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任務超額完成 保護好生物多樣性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