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寶寶們由於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很容易發生積食,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厭食、咳嗽、腹瀉、便秘等不適反應。
入冬時節,是寶寶積食高發期,尤其是蛋白質、脂肪一類的高能量的食物最易引起積食。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如果寶寶積食了,要如何應對?今天益養君就針對這些寶媽們關心的問題做出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媽媽們。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經過臨床數不清的的案例證明: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因此,寶寶積食,需要引起父母重視!
引發寶寶積食的原因有哪些?
1. 脾胃受涼,影響消化
當寶寶脾胃受涼,或者不小心吃了涼食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
2. 睡前乳食,吃飽就睡
到了晚上,人體生物鐘和身體激素的調節,逐漸進入休眠狀態,消化系統的功能會逐漸減弱,因此睡前吃太多會對寶寶的消化能力造成負擔。
3. 過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媽媽們在餵養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輔食的添加進程,一般情況,4-6月開始添加輔食,從米粉開始,逐漸過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黃泥等,8月後再添加肉末、肝泥等。添加原則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避免增加寶寶的消化負擔,造成積食等更嚴重的腸道問題。
寶寶積食父母如何應對?
1.晚餐多吃蔬菜少吃肉
如果孩子出現食慾下降、咳嗽等積食症狀,但還沒有外感症狀時,可採取飲食調節治療。
對於寶寶來說,肉類吃太多就意味著腸胃消化慢,在腸胃中堆積的時間長。因此需要少吃肉,尤其是晚上的時候。
同樣是食物,果蔬到達腸胃後不久就消化完畢,營養吸收掉,殘餘排洩掉,萬事大吉。因此,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蔬菜。
與此同時,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及時排洩,不去公共場合,積食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2.及時給寶寶短夜奶
吃夜奶會影響寶寶發育,尤其在入冬後,吃夜奶不僅僅會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會增加感冒著涼的概率,於身體發育而言,得不償失。
斷夜奶不僅是為了寶媽自己舒服,也是為了寶寶。所以,各位寶媽們,六個月寶寶生長發育達標了就可以戒掉夜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