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食難受不知所措?告訴你2個小妙招!兒童健康測評

2020-11-22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寶寶們由於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很容易發生積食,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厭食、咳嗽、腹瀉、便秘等不適反應。

入冬時節,是寶寶積食高發期,尤其是蛋白質、脂肪一類的高能量的食物最易引起積食。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如果寶寶積食了,要如何應對?今天益養君就針對這些寶媽們關心的問題做出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媽媽們。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經過臨床數不清的的案例證明: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因此,寶寶積食,需要引起父母重視!

引發寶寶積食的原因有哪些?

1. 脾胃受涼,影響消化

當寶寶脾胃受涼,或者不小心吃了涼食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

2. 睡前乳食,吃飽就睡

到了晚上,人體生物鐘和身體激素的調節,逐漸進入休眠狀態,消化系統的功能會逐漸減弱,因此睡前吃太多會對寶寶的消化能力造成負擔。

3. 過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媽媽們在餵養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輔食的添加進程,一般情況,4-6月開始添加輔食,從米粉開始,逐漸過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黃泥等,8月後再添加肉末、肝泥等。添加原則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避免增加寶寶的消化負擔,造成積食等更嚴重的腸道問題。

寶寶積食父母如何應對?

1.晚餐多吃蔬菜少吃肉

如果孩子出現食慾下降、咳嗽等積食症狀,但還沒有外感症狀時,可採取飲食調節治療。

對於寶寶來說,肉類吃太多就意味著腸胃消化慢,在腸胃中堆積的時間長。因此需要少吃肉,尤其是晚上的時候。

同樣是食物,果蔬到達腸胃後不久就消化完畢,營養吸收掉,殘餘排洩掉,萬事大吉。因此,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蔬菜。

與此同時,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及時排洩,不去公共場合,積食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2.及時給寶寶短夜奶

吃夜奶會影響寶寶發育,尤其在入冬後,吃夜奶不僅僅會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會增加感冒著涼的概率,於身體發育而言,得不償失。

斷夜奶不僅是為了寶媽自己舒服,也是為了寶寶。所以,各位寶媽們,六個月寶寶生長發育達標了就可以戒掉夜奶了。


相關焦點

  • 積食是孩子的「絆腳石」,想要孩子長高個子,3個小妙招不可少
    記得有一次給自己孩子開家長會,看到自己孩子和同班的一個小朋友玩的很好,但是那個小朋友的身高卻比自家孩子高出一頭,本想著自己的孩子能在8歲有1米3的身高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這個孩子差不多有1米5了,一點都不像一個2年級的小朋友, 正巧遇到了這個小朋友的媽媽,就和她聊了起來,得知這個小朋友叫平平,平平和自己的孩子是同歲的,都是8歲,但是身高卻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很多家長和同學甚至老師都很羨慕平平的身高
  • 趕跑積食脹氣3個妙招,清淡飲食排第二位,排在首位的你很少堅持
    前段時間,20歲的小張吃完午飯突然感覺自己腹脹的難受,並且手突然的青紫,午飯也沒什麼胃口。平常一直非常健康的小張,沒有見到過身體這樣的狀況,嚇得不輕。一直噁心的它緊忙跑到了醫院,問自己身體怎麼了,為什麼這個情況。
  • 7歲男娃從不積食個頭高,帶娃有妙招,3步驟,孩子脾好、不積食
    現在孩子積食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就算父母已經很好的控制孩子的飯量了,積食還是會找孩子的「麻煩」,每次聽到同事們在抱怨的時候,我都非常慶幸,因為我家的孩子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積食。我兒子今年7歲了,因為我和老公工作都比較忙,孩子從出生以後都是我婆婆在帶,婆婆帶孩子非常有經驗,我兒子在婆婆的精心照顧之下,身體非常健康,而且發育的也比同齡人快,看到孩子身體這麼好,我從心底裡感謝也非常佩服的我的婆婆,婆婆告訴我說要想孩子身體好不積食,必須保證孩子脾胃的健康,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了,一切都好。
  • 寶寶出現5個信號,暗示正在遭遇積食,三個妙招巧消積食
    執筆:季隨編輯:小枝定稿:蘇子後嬰幼兒護理經常遇見的腸胃問題除了脹氣還有積食,這是因為嬰幼兒出現積食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讓孩子感到十分難受,而「痛在娃身,疼在媽心」,家長們往往也會跟著心疼不已小兒積食常見信號有5個信號一:反覆打嗝,氣味酸腐寶寶積食是因為腸胃消化功能跟不上自身對事物的需求,腸胃功能運轉出現問題。積食是吃下去的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腸胃裡,無法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
  • 小兒病、積食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孩子健康活潑
    現在進入冬季氣溫變化很大,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讓家長防不勝防,由於積食引起的發燒一般很容易被忽視,積食是孩子最常見、也是最難消除的問題。由於積食產生的發燒往往更讓孩子感到非常難受並且很容易反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小看積食!
  • 孩子積食,多是「撐」出來的!四個表現暗示著孩子脾胃差,易積食
    在很多父母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孩子不愛吃飯是一個通病,而不愛吃飯的孩子又比同齡人的身高矮很多,臉色也不好看,而且也非常瘦弱,有的父母也一直給孩子吃鈣片,但是怎麼著也不長個不長肉。這樣許多父母都非常擔心,尤其是孩子由於瘦弱,抵抗力也不好,非常容易生病,比如說感冒發燒,咳嗽等等,小病一直反覆不斷,這讓各位父母非常頭疼。
  • 怎樣確認孩子積食?
    如果孩子鼻有青筋、臉色發紅,就可能出現積食,從而誘發多種疾病?這種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醫生稱,「看臉」來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不一定準確,家長不如看看孩子的舌苔。陳女士的女兒今年2歲半,「飯量」很秀氣,不但吃得少,還有些挑食,身材也是瘦瘦小小,身高、體重一直在正常範圍的下限。陳女士擔心孩子出現積食,影響身體健康。
  • 孩子積食別慌,「4仙」換著吃,尤其第一種,積食自動「說再見」
    有些年輕的父母沒有足夠的帶娃經驗,感覺孩子的身體正是快速發育的關鍵時期,生怕營養跟不上,餵養孩子的時候就會讓孩子吃的特別撐,直到孩子一口都吃不下了才算罷休,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也比較弱,經常讓孩子吃太飽,會給脾胃造成太重的負擔,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引起積食,傷害孩子身體的健康。
  • 2歲女童積食後,腸胃感染高燒40度入院,醫生:老人別這樣餵孩子
    孩子一直以來都是家裡人最寵愛的對象,但是寵愛歸寵愛,若是把握不了度,有時候寵愛反而是個負擔,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而孩子有了積食,很多家長都沒能及時注意,從而讓病情變嚴重,也是時常發生的,所以家長要多學習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了。一、孩子積食了,身體往往會有5個明顯表現1、睡不好:孩子積食,平時吃進去的食物消化不了,肚子難受,晚上就也睡不好,總是翻來覆去,出汗多多。
  • 天然消食片已發現,孩子每周吃2次,脾胃強健,長個不積食
    ,孩子們也比較喜歡,但是這就降低了孩子們咀嚼的能力,同時因為湯汁當中的油脂含量高,就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導致孩子積食不長個。2、甜品對於所有的小孩來說,他們都特別喜歡吃比較甜的東西,比如說糖果,巧克力,奶茶蛋糕等等,但是這些食物除了會影響孩子飽腹感較強烈,不愛吃飯之外,也會讓這些高熱量的食物停留在孩子的身體當中,導致孩子出現過於肥胖的情況,而且很多的糖還會產生溼氣,會讓孩子出現痰溼體質,導致積食嚴重。
  • 8歲男童積食,2年僅長3公分,兒醫:發現5個信號,家長別大意!
    奶奶告訴小倩說,爺爺看著孩子不吃飯,就偷偷給孩子買零食吃;孩子每次都躲在房間裡偷吃零食。對此小倩很生氣,並表示不能再讓孩子吃零食了。其實,經常吃零食,很容易消化不良形成積食,一般孩子積食就會影響腸胃吸收,導致孩子身高發育緩慢,男生太矮了就不帥了。一、家長們知道嗎?當孩子積食時,身體就會提示這5個信號,千萬別大意了!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娃少生病!
    現在進入冬季氣溫變化很大,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讓家長防不勝防,由於積食引起的發燒一般很容易被忽視,積食是孩子最常見、也是最難消除的問題。由於積食產生的發燒往往更讓孩子感到非常難受並且很容易反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小看積食!
  • 立冬後家長再疼愛孩子,也別放任孩子多吃這3種食物,積食又傷脾
    據統計,在每天冬季流感爆發的季節,有一半以上的兒童因食物積累而生病。很多家長都很疑惑,明明孩子沒著涼也沒患上流感,為什麼突然就生病了呢?但其實你知道嗎,雖然冬天是囤積脂肪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補品是有好處的,但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忽視。就是孩子運脾胃的能力有限,不注意就會積食,導致各種身體問題。
  • 兒科主任:這1物堪稱天然「化積王」,孩子若愛吃,積食退避三舍
    前陣子住在北京的一位小哲哲,吃飯時老說肚子不舒服,吃飯沒胃口,媽媽看他這麼難受,就給他餵了治肚子痛的藥,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哲哲還是一直說肚子痛。本周末寶媽帶哲哲去醫院,這次檢查可讓寶媽大吃一驚,哲哲竟積食,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餵養孩子時,儘量別吃幾種食物,為了娃不積食長高個,家長要了解
    餵養孩子時,家長最煩心的是孩子生病、不長個、不長肉,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歸咎到飲食上,俗話說,病從口入。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們,一出生,就有牛奶,各種兒童營養,根本不缺營養,缺的是一個健康的脾胃。
  • 孩子不滿6歲,這3種食物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容易損傷脾胃易積食
    孩子出生之後,重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一年以內都會堅持母乳餵養,但事實上孩子6個月之後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在孩子3歲到6歲的這個時間段裡,孩子逐漸適應了輔食,但事實上,有些輔食不能亂喂,孩子年紀小,脾胃相對稚嫩,家長在選擇輔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滿6歲,有些食物一定不要隨便給孩子吃,不僅會造成積食,還有可能損害孩子脾胃
  • 孩子積食「禍根」找到了,若娃貪吃,脾胃越「痛苦」,難長高個
    問過萱萱媽媽之後,才知道孩子最近食欲不振,經常挑食厭食,個頭看起來也比同齡孩子要小,平時也是經常會生病。萱萱的奶奶看不下去了,經常讓朋友帶一些補藥給孩子吃。沒想到娃吃了之後,經常喊肚子疼,拉粑粑時候也不是很順暢。萱萱媽媽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帶著娃去醫院做檢查,才知道孩子是出現了積食,導致脾胃虛弱,最終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 孩子積食,百病蜂起,這種「飲料」常給娃喝,脾胃強健,積食好轉
    很多家庭中孩子經常出現反覆性扁桃體發炎,感冒發燒,流鼻涕,咳痰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覺得孩子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營養不良,其實都是飲食不當導致的,孩子脾胃虛寒,若餵養不當導致積食,便會出現以上的問題。靜靜的孩子,現在已經11個月大了,但是體重卻僅僅13斤,相比於同齡的孩子,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而鄰居家的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已經13斤了,這讓靜靜羨慕不已。
  • 4個異常提醒你:孩子已經積食嚴重了,家長快住手,別再亂餵了
    很幸運,我婆婆就是一個「趕潮流」的奶奶,老一輩那些不好的育兒習慣在婆婆身上一個都沒有發現,孩子一周歲就交給她帶,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兩年的時間婆婆把寶寶照顧得很健康,幾乎沒生過什麼病,讓我安心上班特省心,而且寶寶性格脾氣都很好,經常被誇是個「報恩的寶寶」,我知道這都是婆婆精心照顧的結果,所以特別感恩。
  • 吃飯時的這個習慣是「免疫破壞王」,太多孩子因為它積食生病
    5個方面,一眼看穿孩子積食 1、手腳 孩子的手心和腳心溫度會比較的高,發熱,包括腹部也會發熱,積食引起的發燒就是從手腳心和腹部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