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起源至今已經有了5000多年的歷史,而其中王室制度更是流傳了4000年之久。然而隨著最後一個王朝清王朝的破滅,王室制度也隨之瓦解。反觀日本,他們的王朝史比中國短得多,可他們的王室卻有著「萬世一系」的說法,而且直到現在仍舊保留著。這令廣大的西方學者產生了疑惑,為什麼傳承了4000年王室制度的中國,就不能學習日本,保留王室呢?其實研究過中國歷史的人都清楚,中國王室制度的消亡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地域遼闊,中國的王室制度歷代都是剝削百姓,壓迫民眾,清王朝在其最後的時光妄圖建立君主立憲制,但卻遭到了民眾的反對,可見,民眾對於王室制度早已受夠了壓迫。而且中國是在封建制度的統治下直接引進資產階級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思想的,他們對於進步人士血腥鎮壓。這就導致進步人士對於封建統治是恨之入骨的。所以在偽滿洲國被推翻之後,中國也很難建立任何一個王室制度。
其次,西方或者日本國內擁有統一的宗教信仰,這樣一來全國上下都信一個宗教,這也使的王室的存在有了宗教基礎。人們相信王室是宗教的代表,雖然不會盲目信奉王室,但是因為統一的宗教信仰的存在,人們更容易接受王室的存在。反觀中國,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期間各種宗教盛行,儒釋道三家並立,人們很難有統一的宗教信仰,這樣一來王室的存在只能是一種對百姓的壓迫,正因為如此,中國的王室制度才會隨著清朝的滅亡而一同消失。
此外,中國因為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想要所有的民族共尊一主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多的民族都想要做王室,很難達成統一。而像日本或者西方國家,其國家內部種族相對比較單一,有共同的信仰,建立王室也便於管理,相對來說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因此中國無法像西方那樣保留王室制度。
最後,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每一個朝代都會有起義,都會有反抗,皇帝誰來做並不是一家說了算,誰都有可能當皇帝,只要你有那個能力,這也就導致了中國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因此而產生的戰亂更是數不勝數。而西方國家與日本對於國內王室的血統有明確的規定,更是從古至今一直處於世襲的狀態,有了明確的規定,民眾對王室地位的搶奪就不存在了,而中國由於沒有這樣的規定,而導致各種起義不斷,不停的有民眾想要推翻王室,自己做皇帝,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中國的王室制度的確難以留存。
中國的王室制度雖然隨著中國的歷史延續了4000多年,但是當清王朝滅亡,偽滿洲國被推翻,中國的王室制度也必將隨著而消散,這是由中國長久以來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