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到了這個神秘而又嚮往的地方! 雪山、聖湖、朝聖、虔誠…… 雜念太多,唯有一場修行才能使內心得以平靜!
第一站:拉薩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風速大,日照充足。特殊的地理位置,嚴酷的氣候條件,以及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藏族人獨特的飲食習慣。 藏區飲食主要為糌粑、酥油、牛羊肉、奶製品、奶茶、青稞酒等。
第二站: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即西藏米拉山的山口,地處拉薩市到墨竹工卡縣與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的分界上,是拉薩-林芝旅遊線上的一個休憩之地。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山口處常年積雪,發育有遠古時期冰川活動遺蹟。
米拉山是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邊的拉薩河水系與東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林芝地區海洋性氣候與拉薩地區內陸性氣候的自然分野,具有顯著的地理分界意義。
第三站:天佛瀑布。 噶定神山天佛瀑布位於西藏318國道距八一鎮24公裡處的尼洋河畔噶定溝內,「噶定」藏語是「天上人間 的意思」。這裡是典型的峽谷地貌,山高溝深,奇峰異石,古樹參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飛流直下,雄偉壯觀,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時隱時現,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
更奇妙的是大佛兩邊各一男女護法,莊嚴神聖,100多米高的女護法貝德拉姆頭戴面紗,腰系絲帶手持佛珠,惟妙惟俏,栩栩如生。觀音、如來、喇嘛頌經、神鷹獻寶、神龜叫天、酥油燈等天然形成的佛教景觀十多處。
天佛瀑布,據說有佛緣的人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