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攝影李輝 通訊員蔣龍 張哲 周曉輝
軍事課目匯報、裝備靜態展示、野戰生活體驗、光榮傳統教育……在空降兵即將迎來成立70周年之際,空降兵某旅昨日舉辦「共抒家國情、共築藍天夢」軍營開放日活動。該旅駐地黨政領導、機關幹部和群眾代表共計1200餘人來到現場,一同見識空降兵風採、見證空降兵建設發展成就。楚天都市報記者跟隨參觀的代表們一起,走進這支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感受新一代空降兵的風採。
捕俘拳,刺殺操,「硬核」表演點燃觀眾熱情
昨日上午9時,簡短的開幕式後,開放日活動正式開始。「我們應戰,堅決應戰……」模範空降兵連與上甘嶺特功八連進行的視頻挑應戰拉開活動序幕,精神抖擻的隊列、嘹亮高昂的口號,讓現場觀摩人員熱血沸騰。
「殺!殺!殺!」隨著刺殺操、捕俘拳等激動人心的「新時代空降兵風採」軍事課目匯報上演,官兵們表演的隊列展示、倒功、格鬥技術等精彩而富有軍事特色的科目,贏得陣陣喝彩。特別是偵察兵表演的「捕俘刀」,叉步連刺、上步挑刺、擺刺換刀……只見他們動作嫻熟、整齊劃一、技術精湛,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開眼界。
緊接著,空降小分隊演示的單兵戰術動作、陣地警戒與防衛、分隊戰術動作演練……一個個充滿實戰氣息的崗位練兵實操,呈現給觀眾的是官兵剛毅果敢、敢打硬拼的戰鬥精神,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看了官兵的精彩演示,我更加相信他們一定有能力守衛好我們的祖國!」來自駐地的一位中學老師說道。
市民姚志敏是一位退伍老兵,他說,這些年輕的戰士,短短幾年時間就能練出一身好功夫,說明部隊的訓練很科學,戰士們的付出很多,有這樣的部隊,老百姓很有安全感。
觸摸新型裝備,軍迷感受圓夢之旅
「英雄天兵展雄風」武器裝備展示,是此次軍營開放活動的一大亮點。空降兵使用的眾多新型裝備,向參觀市民卸去了神秘的面紗。
「這是傘兵-9D型降落傘,是空降兵現裝備的常用傘型……」伴著解說員對主戰武器裝備、指控裝備、空降空投裝備、輪式戰車等8個板塊20餘型60餘臺(件)裝備的講解,圍觀的市民不禁發出陣陣讚嘆。包括記者在內,現場許多人都體會了30多斤重的傘包背在身上的感覺。空降兵官兵們平時單人就可以完成的系傘包操作,其實一點都不簡單,記者是在兩位空降兵的幫忙下,花了比他們多兩三倍的時間,才系好了傘包。
空降兵新裝備的輪式裝甲車也成為了市民眼中的明星。「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它的列裝並形成戰鬥力,將填補空降兵在輪式裝甲裝備方面的空白……」當解說員對新列裝的輪式戰車進行解說時,現場觀摩人員以熱烈掌聲表示祝賀。
參觀群眾李明祥是一名軍迷,平時喜歡在網上瀏覽軍事新聞,能夠近距離感受軍營生活對他來說是圓夢之旅。親眼看到空降兵的建設和發展,李明祥感慨地說:「空降兵的跨越式發展是人民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真實寫照,有這樣的軍隊守護著祖國,我對國家的國防很有信心。」
品嘗野戰美食,「舌尖上的軍營」讓市民讚嘆
你是不是認為現在的空降兵在野外只能啃壓縮餅乾,吃午餐肉罐頭?在「當兵就當空降兵」野戰生活體驗區,市民們被一道道野戰美食所折服:「想不到這裡的榨菜這麼好吃!」
而在展示區,還有什錦炒飯、炒麵、牛肉、野戰單兵口糧等花樣繁多的食品展示。這些野戰口糧,其中不少還有方便的自熱包裝袋,只要打開,就可以讓官兵吃到新鮮可口的熱飯。
空降兵官兵還演示了野戰條件下,單兵用一把工兵鏟煎雞蛋、用一個野戰飯盒燜米飯等操作,讓不少市民大飽口福。
饅頭、花卷、炒麵、稀飯、水煮肉,從野戰炊事車和主食加工車裡端出來的一道道美食,在體驗區飄散著香味。此外還有被裝洗滌車、野戰加油車等,一系列空降兵的新式後勤保障裝備,也讓參觀的市民嘆服:「想不到部隊現在在野外也能有這麼好的保障能力。」
參觀黃繼光紀念館,市民感受革命教育
作為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該旅的黃繼光紀念館也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觀。在黃繼光紀念館中,伴隨著講解員的現場解說,大家在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中全面了解特級英雄黃繼光的光輝事跡和新時期黃繼光英雄傳人的紅色基因傳承,感悟著一代代官兵的犧牲與奉獻。
來自中國工商銀行孝感分行的金秋,曾在課本上學習過黃繼光的英雄故事。他說,走進紀念館,看到了眾多的史料,親身感受到當時的場景,和課堂上的學習感受很不一樣。作為新一代的共產黨員,他要把黃繼光的血性和韌勁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去,為社會更多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組織軍營開放活動,既能讓人民群眾了解部隊,又能增強社會公眾的國防信心和國防觀念。」該旅領導介紹,軍營本身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人民群眾走進軍營,是最好的全民國防教育,下步,他們將以此次軍營開放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強與駐地人民群眾的溝通交流,不斷增進軍地團結,軍地攜手形成了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