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於郭敬明的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他拍的片大部分是爛片。
1、當年《小時代》播出後,網上惡評如潮,不過依然無法阻止票房的一再新高,很多人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心理:你說電影爛?你說的不算,我一定要自己去看看才能確定。
準確的說,那些在網上給小時代打低分的人,恰恰助長了票房的新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時很多人就說了,《小時代》小說寫得很好啊,電影不可能很爛吧,去看看吧。
2、幾年前,《爵跡1》播出後,同樣的事情又再次發生,依然是惡評如潮,依然是票房不斷創新高,有的時候懷疑,給電影故意打低分的人到底有沒有內部人士(開個玩笑)?
3、這幾天,《爵跡2》在騰訊播出,僅僅六小時便收穫了3億的票房,說明什麼?說明郭敬明三個字依然有市場,說明郭敬明的小說依然有很多人願意看。
豆瓣評分僅4分的事實,也無法阻擋原著黨對電影的趨之若鶩,說明什麼, 說明郭敬明的小說寫得真的好,至少抓住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
如果你的小說寫得一塌糊塗,也不會有人看,更不可能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