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要說,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八佰》真的是命運多舛。
一年前因為種種原因延檔,再到爭議就不多提了。
經過重重波折,《八佰》終於定檔8月21日。
現在電影已經開始了點映,前期口碑還是不錯的。
這部電影點映表現出來的效果,比如口碑,質量和票房異常重要。
原因是因為「疫情」過後,首部重磅大片。
遙想一年前,《八佰》在上映之前。
很多媒體還打著有望挑戰《戰狼2》的宣傳。
現在回看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了。
差不多就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笑話。
《八佰》不可能挑戰《戰狼2》
《戰狼2》票房56.8億。
不管有多少觀眾吐槽它好不好看,它票房就有這麼多。
《八佰》上映即使口碑爆炸,票房也不可能挑戰《戰狼2》。
現在的原因,當然非常的簡單。
兩部電影面臨的檔期,沒有任何可比性。
《戰狼2》是2017年的暑期檔,是全年性的電影最重要檔期之一。
當時可沒有任何的波折,同時輕鬆戰勝《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電影,最終票房一騎絕塵。
現在《八佰》面臨的檔期,完全沒有可比性。
那就是遭到「疫情」重創的電影院,到現在根本沒有恢復多少。
這部電影不是奔著挑戰多少票房去的,而是奔著救市的目的去的。
兩部電影面臨的檔期完全不同,票房也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伯光這裡主要分析的,是即使在正常的檔期。
《八佰》的票房都不可能挑戰《戰狼2》。
《戰狼2》與《八佰》類型的不同
這兩部電影真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原因是兩部電影的類型就不同。
《戰狼2》是一部現代戰爭動作商業大片。
《八佰》是一部是二戰類型戰爭大片(可能藝術性更高)。
前者如果是《第一滴血》《敢死隊》。
後者更像《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
兩部電影的類型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類型的背後,它就能決定票房的高低。
說了你可能不信。
《戰狼2》這種戰爭動作大片,票房一直比《八佰》這種戰爭片高。
不管是中國,好萊塢亦或者全世界都是如此。
中國電影有點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戰爭片數量較少。
這裡以美國好萊塢同戰爭片為例。
我們也不選擇年代相隔太遠的電影,畢竟有著「通貨膨脹」和ip積累等因素。
這幾年,比較相似的同類電影。
戰爭動作大片有《敢死隊》系列,《王牌特工》系列(間諜動作片)等。
戰爭藝術大片有《血戰鋼鋸嶺》《美國狙擊手》等。
結果就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動作娛樂大片,票房遠遠超越這種戰爭藝術片。
《敢死隊1》票房有2億7千多萬美元。
《敢死隊2》票房有3億美元。
《敢死隊3》更是近4億美元。
現在回想一下,這個系列雖然不是什麼爛片,但好像也不怎麼樣啊!
可它就是有這麼高的票房。
更不用提,那種間諜動作娛樂片。
比如老牌的《007》系列,《碟中諜》系列。
近年來,好萊塢新開創的間諜動作片莫過於《王牌特工》。
第一部票房高達3.28億美元。
《王牌特工2》因為口碑撲了就不提了。
戰爭藝術片《血戰鋼鋸嶺》呢?
全球票房只有1.64億美元。
《美國狙擊手》美國票房不錯,但全球票房也不高。
只有「諾蘭大神」加持的《敦刻爾克》,全球票房高達4.75億美元。
但是也不具備普遍性。
因為絕大多數同類戰爭片,全球票房都不高。
具體原因有待分析。
好像全世界的觀眾都更喜歡個人英雄主義的動作娛樂大片。
那種戰爭藝術片,哪怕口碑質量更高,票房都會遜色。
雖然前面提了不說國內電影。
實際上,《戰狼2》和《紅海行動》都是鮮明的例子。
《紅海行動》是在當年的春節檔一路廝殺,最終拿下票房第一的30億+。
《戰狼2》在2017年暑期檔則是一枝獨秀。
不過,即使將《紅海行動》放到2018年暑期檔,同期還沒有什麼電影能打。
我個人相信《紅海行動》的票房。
最終還是難以超越《戰狼2》的。
《戰狼2》和《八佰》背後的意義
上面是兩部電影類型的不同,導致不同的市場表現。
這個就是兩部電影票房的決定性因素了。
那就是兩部電影的背後,與現實社會風潮的契合。
當初《戰狼2》上映的時候,網上一堆人在吹什麼。
「好看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戰狼2》鼓吹個人英雄主義,並不是什麼好電影。」
我們先不說《戰狼2》本身就是部戰爭動作大片。
好萊塢同類電影也不少,從類型上講就是不同的。
比如最典型的《第一滴血》,但有的網友認為:《第一滴血》是80年代的片子,當時好萊塢的戰爭片反映的社會思潮如何。現在好萊塢戰爭片代表的文化思潮是如何如何——
這些人就忽略一個問題。
當你們談論中國的戰爭動作片《戰狼2》的時候,為何張口閉口要說美國戰爭片如何如何?
《戰狼2》是部中國電影,它當時是在中國上映的啊!
過去的美國戰爭片,與現在美國戰爭片。
這個拿來和《戰狼2》進行比較,頂多就是通過好萊塢電影成熟的電影工業,衡量一下中國戰爭片影視工業的不足之處。
電影背後的思想內核,也就是兩個國家的社會思潮卻是完全不同的。
電影內核與觀眾的文化思潮的化學反應,它才是決定電影票房的終極因素。
因為歷史的原因,歐美到現在掌握世界話語權。
但也不能罔顧事實,也不看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戰狼2》是哪個國家的電影,它在哪個國家上映!
美國有美國的歷史,我們有我們的歷史!
特別是中國的歷史進程,與美國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認為過去歐美戰爭片如何如何,現在歐美戰爭片如何如何。
說白了,完全是沒搞清楚自己的身份。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初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在歐美範圍大爆。
這個原因就是現實的歐美社會當中,黑人的事情掀起強大的輿論風潮。
《黑豹》在中國票房遇冷,評價也不高。
那就是「歐美黑人問題」和我們中國人有什麼關係?
《戰狼2》是一部打動全國中國觀眾的中國戰爭動作片。
一群中國網友用美國的戰爭片前來衡量。
你當然可以來打擊《戰狼2》影視工業不成熟的地方,但它不是票房的決定性因素。
票房的決定性因素嘛。
《戰狼2》上映的時候,當時國內處於什麼輿論環境呢?
這個相信不用贅述了,大家都懂的。
《八佰》現在上映的時候,又處於什麼輿論環境呢?
同樣不用挑明了,相信大家也懂。
尾聲
為何說《八佰》正常上映,最終票房也根本不可能趕超《戰狼2》?
答案就是《戰狼2》是集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結果。
《八佰》哪怕口碑質量非常過硬,票房很有可能會不錯。
10億+問題不大,20億+有機會。
但是能否達到30億+趕超《紅海行動》。
那就很難了。
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是戰爭藝術片雖然口碑高,甚至是引起全民輿論。
但最終票房的高度,仍然不及更商業娛樂大片。
雖然兩部電影的類型有些不同。
但管虎的《八佰》,與馮小剛的《芳華》比較相似。
這部電影也引起了中國社會風潮,還是正常檔期。
但《芳華》票房只有14.23億。
二是《八佰》背後的「人和」部分,是遠遠不如《戰狼2》的。
哪怕是2019年上映,同樣還沒有「宣傳」那檔子事兒。
電影故事內核表達的爭議,並不比出色的口碑和質量少。
這樣輿論爭吵下來的結果,自然會影響電影的票房。
更何況,《八佰》沒有《流浪地球》對於中國科幻大片的突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國產動畫巔峰的情懷。
最後,如何讓《八佰》的票房突破紀錄呢?
答案是改變不了,因為這部電影沒法改了。
《八佰》的故事內核,並不是現在國內社會思潮的頂點。
除非,它是一部「抗美援朝」的戰爭片。
同時還不是因為「疫情」用來救市的大片,而是正常檔期的情況下。
必爆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