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高校放寒假時間已經出爐,不少大學生都覺得十分期待。辛苦學習一個學期,終於等來了寒假,可以有時間放鬆放鬆。
不過看了今年高校寒假的放假時長,有的學生十分欣喜,有的學生只能是愁眉苦臉。
高校寒假時間來了,同樣都是大學,怎麼差異這麼大?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公布了寒假放假時間通知,不過看了這些通知後,學生們也忍不住感慨,同樣都是高校,怎麼差異怎麼大呢?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比較大,高校綜合這些客觀因素考慮,寒假放假時間也存在明顯不同。
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寒假時長還是挺正常,基本上都在學生意料之中。比如東莞理工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放假時間從2021年1月9日開始,2月27日返校,寒假時間在40多天,基本上達到了50天,天數並不短。
其中也有明顯的「個例」,放假時間特別長,那就是中國傳媒大學。這所高校從2021年1月1日就開始放假了,一直到2月底才安排學生返校,寒假時長整整兩個月。看到學校對寒假有這樣的安排,估計學生們的心情也挺激動。
還有一些高校放假時間相對來說短一些,但基本上也在正常範圍內,放假時間在40天左右。比如首都師範大學,從2021年1月13日開始放假,到2月24日返校。和首師大寒假時間差不多的高校有很多,比如上海交大等。
上面說到的這些高校寒假時長都很正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不過下面要說到的這所高校就有點奇怪了,這所高校的寒假時長只有7天,從2021年2月11日到2021年2月17日。和傳媒大學比,這個假期真的是有點「殘忍」。
這所高校就是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該校學生看到學校這樣的安排也很無奈,忍不住自嘲表示,自己的寒假時長,還不如人家國慶假期長。同樣都是大學,怎麼人家能放59天,自己就只有7天假期呢?這對比的傷害也太大了!
在放假前,學生還不能放鬆,需要經過期末考試的「洗禮」。期末考試是對學生一個學期學習成果的檢測,平時好好學習的學生肯定不擔憂。大家要注意,大學期間能不掛科就不掛科,順利通過期末考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學生在大學期間,能不掛科就別掛科呢?
影響到學生轉專業,掛科轉專業無望
有的學生在進入到大學後才發現,自己所選專業並不像期待中那麼有趣。因此大家萌生了轉專業的想法,希望轉到更感興趣的專業中。在大學裡大家確實有轉專業的機會,但是如果有掛科的情況,轉專業可就無望了。
影響學生獎學金的評定,掛科沒有資格參加獎學金評定
大學裡學生可以參加國家獎學金、校獎學金的評定,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一定是品學兼優,學習成績要非常拔尖。如果有掛科的情況,是沒有資格參加獎學金的評定的。因此學生們儘量不要掛科,掛科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影響學生入黨,黨支部會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
不少學生在剛進入到大學後,就積極申請入黨。如果能在本科階段就成為正式黨員,對學生未來發展幫助會很大。在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後,黨支部會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如果學生有掛科的情況,可能入黨就遙遙無期了。
如果放假時間比較長,學生在寒假期間可以做些什麼?
利用寒假時間,彌補自身不足之處
很多學生進入到大學之後都發現一個現象,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才藝滿滿。學生覺得非常羨慕,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優秀之處。到了大學大家接觸的人多了,所以會覺得比自己優秀的人變多了。
如果真的覺得身邊優秀的人很多,而自己沒有什麼優點,大家不如趁著寒假期間,提升下自己的能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多才多藝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在寒假期間給自己報個感興趣的課程,讓假期充實起來。
利用假期好好學英語,提升英語水平
到了大學階段,學生會更意識到學好英語有多麼重要。在大學裡,學生需要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考過英語四級是最基本的,最好能拿下英語六級。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難度比較大,學生需要做好充足準備,才能考過規定分數。
寒假正是提升英語水平的好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寒假的時間背單詞、做模擬題。此外,為了提升英語閱讀水平,學生還可以訂閱一些英文雜誌。今年大部分高校寒假時間都不短,如果學生沒能充分利用,還是很可惜的。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長工作經驗
如果你是大二大三的學生,那麼建議你利用這個寒假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得到了和社會接觸的機會,能夠早點學會吃苦耐勞,工作經驗相應也得到增長。
不過這裡要提醒學生們注意,有的社會實踐活動並不靠譜,需要學生擦亮眼睛。學生還是應該儘量參加一些比較大的企業開展的活動,這樣得到的收穫也會更多。未來找工作時,也是能寫進簡歷的豐富經歷。
結語:學生當然希望放假時間可以長一點,但畢竟我們今年經歷了一些特殊情況,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緊張,如果放假時間短一點,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學校學習,也不至於落下太多的功課。
今日話題:關於高校放假時長長短不一,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呢?#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