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這個地名是因一個人而得名,這個人是張平叔,道教南派的創始人,道號「紫陽真人」,他曾在這裡悟道成仙。 先說點兒正經的,介紹個歷史知識。 瓦房店五省會館在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是明清時期整個陝南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被稱為「小漢口」,商貿活動特別繁榮。從清代中期開始,很多全國南北客商在瓦房店修建會館。明末清初,小小的紫陽境內共有商號76家,客商結為陝、淮、黃、川、湘5幫,涉及陝西、山東、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10個省。
會館內的牆上彩繪著三國、二十四孝等故事,還有一些花鳥,我一個外行覺得畫得特別好。
院裡兩棵大大的桂花樹,樹幹粗大、枝葉繁茂、花香瀰漫,蓋住了整個院子。
會館正在修繕,兩名工人在絞手架上工作,朋友脫口而出:你看,有兩個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回頭「嘿嘿」一笑。
人家聽我們不是本地口音,問我們怎麼找到這兒來了,因為平時很少有人去。確實人不多,現在是國慶假期也不過百十來人。資訊時代什麼犄角旮旯的地方找不到!
這裡很多老房是用石片做的房頂,很漂亮。我找好角度拍完照片想從正面再看看房子,只見房簷下的白牆上用紅漆畫了兩個箭頭,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分別寫著男、女。
紫陽縣的富硒茶名揚四海,走進茶園散步,眼前是茶樹,遠處是青山。
坐在茶園上邊背靠青山喝一壺新茶,環境和心情都是清新的。
茶園上有一家人拿著鑷子在夾著什麼,夾出來的東西分別放在兩個盆裡,好奇地過去看。
是蜂巢,馬蜂的蜂巢。胖胖的蜂蛹放在一個盆裡,已經變成的黑色的蜂放在另一個盆裡,都是炸著吃的。我跟人家要了一個蜂蛹去給同伴們看,那傢伙居然給生吃了,還說挺好吃的,是甜的。據說這種蜂毒性挺大,去年蟄死了兩個正在幹活的茶農。
煥古鎮,我以為古鎮的名字叫做「煥」,煥——古鎮,但其實人家鎮的名字叫「煥古」,煥古——鎮,這名字起得真好,怎麼念怎麼有理。小鎮挺好,尤其老街特別清淨優美。清晨的煥古鎮老街被雨水洗刷得更加秀美,像極了江南小巷。老街裡的人家靠上上下下錯綜的臺階連接,地面鋪著青石板,偶爾有人搬出一把小木椅,坐在門前看雨。
小鎮坐落在漢水的兩側,有一架橋相連。江面行駛著渡船,可以開到對岸或者上、下遊,船票兩塊錢,跟我們坐公交車一樣。
返回的路上山邊出現一個個小瀑布,前一天去的時候並沒有,下了一夜雨,山上的水流下來成了瀑布。
《洪湖赤衛隊》裡那個拉琴的老人說:「人老了,弦也調不準了。」 歲數大了真的哪兒都不靈活,舌頭也愛瓢。在路邊發現一株什麼植物,我們同伴裡一個人拉著另一個人摘果子。有人問:「是桑椹嗎?」 那傢伙興奮的也喊:「是傷sèn嗎?是傷sèn嗎?」 還連問兩遍,把我們樂得都走不動了。
還是那傢伙,有一天高興得唱起歌來,還是英文歌。人家唱的是:有阿嘜三曬,嘜昂梨三曬。。。(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你是我的陽光,唯一的陽光。。。),他唱的什麼呀:有阿嘜山賽,嘜昂梨山賽。。。山賽是什麼東西呀?
紫陽美食——蒸盆子,內容可豐富了,有豬蹄、雞塊、蓮藕、木耳、蛋餃、胡蘿蔔。。。
學個陝西詞:可利媽擦,意思是快。比如讓你去取個東西:「快點兒!」 陝西話就是:「可利媽擦!」 還有麻利的意思:他幹活可利媽擦的。
作者/來源:蠕動的毛毛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