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12月31日紐交所宣布:將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家中國公司進行退市處理。這三家公司預計將在1月7日至1月11日期間退市。
而此次突發的被迫退市源於去年11月12日,川普政府突然公布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基於以上所述的諸多背景,紐交所表示,中國三大運營商已經不適合出現在美國證券交易市場中,所以決定讓它們退市。
基於龐大的用戶規模與業務體量,三大運營商在國內、國際通信行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0年初,英國品牌評價機構公布的《Telecoms 150 2020》年度匯報顯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列全球運營商第三、第七與第十四位。
中國三大運營商在2000年先後登陸資本市場,除了在港交所發行普通股以外,三家運營商還通過在美股發行ADR(存託憑證),實現了在美上市。簡單講,就是三大運營商將一部分股票存於香港主體,然後由存託機構如美國銀行發行對應的有價證券,作為持有外國公司股票的憑證。所以,對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來說,美國上市的並非實體公司,而是香港公司的美國預託證券,由紐約銀行託管。
有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紐交所退市對這些公司影響較小,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從資本市場表現來說,這次所謂的退市,其實指的是三大運營商的ADR(存託憑證),退市後,美國投資者就要拿著這些有價憑證來換回香港主體的股票,雖然短期內或有一定的承壓,但中長期還是要看公司經營和分紅。從交易量來看,以中國移動為例,美股全天交易額僅千萬級別,而中電信和中聯通在美股的交易量更小,一天才幾百萬美元成交,而中概股拼多多,一天的成交就有幾十億,三家運營商相比流通盤可以說是鮮有問津,即使從美股退市之後,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比較小,也只是階段性的過渡。
所以單看退市,對這幾家運營商也未必會有多大影響,因為他們其實都是香港上市公司,退市只是少了一個海外的融資渠道。雖然退市影響不大,但最近的5G建設卻受到了一些阻礙。由於晶片斷供,5G基站建設受影響還是很大的,二級市場方面,通信行業2020年表現很差。主設備商受影響,相關的所有供應商日子都不好過,有研究員在研報裡委婉提到「基站減配」問題。
而國內對於5G建設的表態也有一點小的變化,年初大提新基建,到了年末,提法已經有一些變化。12月28日至29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2021年將突出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將編制實施網絡強國建設行動計劃,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推動網絡優化升級;同時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
這裡要注意工信部的措辭:有序推進。對於新興產業,尤其是還在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的產業,很少見到這麼謹慎的用詞。斷供對於行業的影響,還需要時間消化,從這件事情來看,美國對於中國5G建設的遏制還沒有放鬆的跡象。
除了通信之外,這件事情的關鍵在於,這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因為美國的行政命令而退市。很多公司可能需要提前應對,啟動在港股和A股的上市進程。三大運營商的強制退市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於那些在美融資規模較大的公司來說,如果遭遇突然的強制退市,需要進行私有化,如果被動進行私有化的話,公司將處於不利局面,那還不如先主動回國內上市。
還有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影響,2020年4月2日,創造了最快上市記錄的瑞幸咖啡突然自曝財務造假,不僅把自己送上被強制退市的道路,還讓做空機構渾水再一次名聲大噪,宛如雪崩前落下的最後一片雪花,引發了新一輪中概股信任危機。2020年下半年,中概股迎來了「做空潮」,愛奇藝、跟誰學、YY、康迪車業等大小中概股企業被做空,有些甚至被多家機構輪番做空數次。
所以經過這些事情之後,中概股有可能加快在港股和A股二次上市的進程。在此之前,其實阿里巴巴、京東、網易都已經在港股二次上市。把中概股按市值做一個排列,市值比較大的公司現在拼多多和百度沒有在國內上市。大膽猜測,這兩家回港股或者A股的時間不會太遠了。
這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算小。首先是抽水效應,之前螞蟻金服港股科創板同時上市,總融資規模達到2000億人民幣左右,這讓當時股市嚇得好幾天震蕩走勢。單獨在美上市的公司還不在少數,拼多多、百度、蔚來、小鵬、理想、攜程、愛奇藝等等,這些至少都是百億美金的企業。如果這些公司集中回來,再加上整改後可能重新上市的螞蟻金服,未來兩年股市資金面的壓力不容小視。
另外,這則新聞背後還透露了另一個信號,在川普的任期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紐交所選擇執行總統的行政令,這很可能代表著拜登上臺後,短期內對華政策的變化不會太大。美國大選之後,不少人覺得中美關係將會迎來改善,恐怕這個期望是要落空了。
12月1日,拜登和著名記者、經濟學家託馬斯·弗裡德曼進行了一次電話訪談。弗裡德曼隨後發表了關於訪談的文章,關於中國問題的部分主要有下面幾點內容:對於貿易問題,拜登表示他上任後不會很快取消川普政府的對華措施,包括加徵的25%的關稅和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根據第一階段協定,中國將在2020和2021兩年裡增加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對此,拜登表示中國的採購動作比較遲緩。拜登反覆提到,要給自己保持政策空間,可見他在中國問題上,一定會大做文章。而此前川普的各種對華措施,都會成為他和中國談判的籌碼。
拜登表示要對所有的中美協議進行全面審查,然後與亞洲和歐洲的傳統盟友們進行協商,制定出一套條理清晰的戰略。拜登表示在就職的最初幾周裡,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重新統一美國與盟友的立場。這意味著拜登的對華措施,很可能會比川普的力度更大。川普貿易戰的對象幾乎是整個全世界,拜登有可能放下和歐洲、日本的貿易問題、聯合他們一起對付中國。
弗裡德曼在文章裡表示:對於中國來說,拜登的對華戰略的確不是什麼好消息。拜登認為川普主要把目光放在對華貿易赤字問題上,他取得的成績十分有限。拜登的目標是全面的,包括智慧財產權、反傾銷、反補貼、強制性技術轉移等方面,而不局限於關稅。此外,拜登還提出要振興美國科技,加大半導體、能源、生物技術、先進材料、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此前歐洲也剛剛公布了1350億歐元的半導體投資計劃。2021年,全球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將會全面升級。
拜登的策略是先提升自己的實力,然後才有和各國,尤其是中國過招的過硬資本。在加強國內投資的工作完成之前,美國不會和任何國家籤署新的貿易協定。用我們自己的話來概括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所以,拜登上臺之後,中美之間可能會有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他會忙著協調兩黨,落實自己的國內政策。但當這一切結束之後,中國要迎接的也許是一套升級後的「組合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