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5G朋友圈很給力,從亞信到辰安,運營商為啥一天投了30億?

2020-12-05 C114通信網

C114訊 5月2日消息(高娟)伴隨傳統通信市場的飽和,圍繞5G產業鏈進行股權投資有可能成為運營商業務突圍的重要方式。不難預測,未來這樣的投資案例還會出現更多。通過投資併購,運營商也將打破原有花園生態迎來十萬億級5G大生態,迎來「碧海藍天」!

運營商投資變「大方」

5G是提升通信產業核心能力,帶來更快的速率、更高的連接密度和更低的網絡時延。在5G網絡重構與能力升級的需求之下,萬億規模的5G產業鏈投資一觸即發。

5G規模商用的元年,運營商在對外投資方面,思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前的小規模低頻次變得大規模、動作不斷。

4月14日,亞信科技發布公告顯示,中國移動將認購亞信科技新發行的新股份,認購價為每股7.6港元,耗資約13.8億元,認購股份總數相當於已發行股份總數20.0%,成為第二大股東。至此,中國移動花大價錢從甲方變身為乙方股東。

也是在同一天,辰安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清控創投與中國電信下屬的全資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耗資超過17億元,同時,持股5%以上的股東清華控股與電信投資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至此,中國電信成為辰安科技的控股股東。

一天時間,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就合計花費超過30億元,分別入股細分領域內的領軍企業。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在投資方面變得更「大方」。實際上,近年來三大運營商對外投資並不多見,唯一可圈可點的是中國移動。

資料顯示,中國移動股權投資工作自2000年正式起步,2016年正式成立投資公司。該公司成立後,陸續投資了包括青牛、小米、Ucloud、中航信、科大訊飛、迪普科技等企業,並參投多支外部基金。截至2019年,已投項目40餘個,累計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其中直接投資約1360億元、投資基金約350億元、投資可轉債約90億元。如今,其投資版圖覆蓋境內外基礎電信服務、新媒體、新技術、金融科技、企業服務、雲計算、智能終端、物聯網、出行服務、信息安全等TMT相關領域。

中國電信投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10月底,先後投資超過5起。天眼查統計顯示,中國電信投資公司投資了包括雄安雲網科技有限公司、天翼智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電信方舟(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等,累計對外投資金額達到2.547億元。

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先後對外投資19家公司,但每家投資規模都非常小,而且多為關聯公司。

一直以來,運營商都是通信產業的主角,對於5G開啟的時代機遇,運營商們自然也會力爭上遊,拔得頭籌。伴隨傳統通信市場的飽和,圍繞5G產業鏈進行股權投資有可能成為運營商業務突圍的重要方式。不難預測,今年這樣的投資案例還會出現更多。

5G、雲網融合是催化劑

在筆者看來,運營商的投資加碼並變得很「大方」與5G和雲網融合的催化有著「親密」的聯繫。因為,5G需要垂直行業,雲網融合需要更強的行業服務和落地。

5G作為一項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更多待挖掘的價值在垂直行業應用。GSMA與愛立信做的預測顯示,2026年整個2B端的價值應該是1.3萬億美元,其中6200億美元是運營商有機會能夠獲得的,但是如何獲得很有挑戰。

為了推動5G垂直行業,運營商們除了做好5G建網的分內之事外還需要尋找新的增長空間,並將目標鎖定於「雲網融合」。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多次指出,5G時代是雲的時代,也是雲和網相互融合的時代,5G加速雲網融合,雲網融合為5G賦予更多內涵,兩者共生共長、互補互促。

2019年,中國電信雲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71億元,收入同比增長57.9%,已躍升為DICT領域的第一增長動力;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57億,收入同比增長21.7%。DICT業務正逐步成長為中國電信新的「增長極」。

中國聯通2019年以「雲+智能網絡+智能應用」融合經營拉動創新業務和基礎業務相互促進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聯通產業網際網路收入同比增長43%,達到329億元,佔整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12.4%,已成為穩定主營業務收入的重要驅動力。

5G的超速發展讓雲計算進入新一輪的快發展。為了抓住機遇,中國移動從2019年開始啟動5G+AICDE,雲計算是核心關鍵點之一。中國移動表示,移動雲目標在三年內進入國內雲服務商第一陣營,未來三年內雲投資總規模在千億級以上。

此外,運營商從3G開始就比較強調產業生態,但以前的生態都是花園生態,圈子是固定的;但5G、雲網時代需要的是沒有圍牆的花園,特別是2B市場。

如今,運營商的花園生態正在衝破圍牆。以中國電信入股辰安科技為例,辰安科技定位公共安全產業,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個主要方面,與智慧城市的建設相契合,這也是5G的典型應用場景之一。雙方合作產生較強的業務協同效應,為中國電信帶來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為5G的商業成功的助力。

同理,中國移動入股亞信科技也是一個全新的啟程。在垂直行業及企業上雲領域,亞信科技重點聚焦金融、政府、交通、能源、郵政等重點行業,在多年電信級軟體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再創新,2019年累計垂直行業客戶數59個,同比增加55.3%,留存率99%以上。

隨著5G商用進程的深化,5G將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視頻、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關聯領域裂變式發展,為交通、工業、教育、醫療、能源、視頻娛樂等垂直行業賦能,帶動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跨行業融合的十萬億級5G大生態。

通過投資併購,運營商也必將打破原有的花園生態,實現5G垂直應用的加速落地。從原來的「一畝三分地」到十萬億級5G大生態,運營商必將迎來5G的「碧海藍天」!

相關焦點

  • 5G浪潮下,亞信科技(01675.hk)冀再創傳奇
    隨著5G的到來,亞信及時推進了針對5G業務的BSS開發,投入了數千人研發團隊,推出了5G SA計費系統、5G網絡切片端到端管理、5G雲網融合支撐系統和5G融合套餐支撐系統等業務支撐組件,電信BSS核心業務效能持續提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服務的電信運營商客戶達262個,數量同比增長16.4%,客戶留存率超過99%,在運營商BSS市場的領導地位得以持續鞏固。
  • 亞信安全:為5G雲網安全構建阻斷、控制、免疫三大能力
    日前,由亞信安全主辦的「安全世界 5正當時」2020第五空間戰略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盛大舉辦。來自政府、運營商、金融和能源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的負責人,生態合作夥伴出席本次活動「共啟安全數字世界」,聚焦5G時代「第五空間」面臨的數字威脅與挑戰,結合當前新基建背景下的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趨勢展開熱議。
  • 對話亞信科技高念書:移動入股並非一蹴而就,對電信/聯通承諾如一
    今年4月中旬,中國移動入股亞信科技的新聞在業界引發了不小關注。中國移動通過認購亞信科技1.82億股,一躍成為亞信科技佔股20%的第二大股東。業界不禁好奇,這一輪「甲方變股東」操作背後有何玄妙,中國移動到底看上亞信科技什麼,「被加持」的亞信科技又該如何處理與其他兩家電信大客戶的關係?
  • 亞信科技CTO歐陽曄:人工智慧深融移動通信,全面助力5G網絡智能化
    以中國運營商在面向5G OSS的系統構建為例,數據中臺與OSS核心功能模塊之間插入網絡AI中臺或者智能中臺,用於承擔網絡人工智慧對OSS的注智;圍繞網絡生命周期中的規、建、優、維等場景,不斷構建、推理、發布、沉澱出網絡AI算法模型。
  • 最強甲方變股東,中國移動為何如此青睞亞信科技?
    從50億到100億,相當於再造一個亞信科技。單純從數據上看,要在5年時間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但亞信科技有著自己的戰略判斷與定力。如今,亞信科技電信業務支撐系統(BSS)這一傳統核心業務已經佔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順應以5G+ABCDT(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數位化技術應用大潮,拓寬數字經濟賽道已經成為必然選擇。
  • 亞信安全發布AI亞信安全智能框架 三大能力應對5G雲網安全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1月16日訊 由亞信安全主辦的「安全世界 5正當時」2020第五空間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昨日在京舉辦。回顧啟航5年曆程的同時,亞信安全重磅發布了「AI亞信安全智能框架」,以全新的安全架構提供應對5G雲網時代的整體安全防控能力以及智能的安全防護能力。針對5G時代的到來,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談到,5G 的雲網安全,需具備三個網絡安全能力:阻斷能力、控制能力、免疫能力,才能徵服數據的海洋,到達智能世界的彼岸。
  • 亞信科技攜手清華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5G技術叢書」
    希望讀者通過理解AI技術在這些5G業務場景中的應用,為通信運營商及垂直行業在5G時代通過AI技術賦能生產和運營管理提供有益的參考。二、《5G時代的網絡智能化運維詳解》該書是亞信科技基於5G網絡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現狀,全面系統介紹5G網絡智能化運維技術的專著。
  • 針對5G雲網安全 亞信安全發布五大安全方案
    由亞信安全主辦的「安全世界 5正當時」2020第五空間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昨日在京舉辦。回顧啟航5年曆程的同時,亞信安全重磅發布了「AI2亞信安全智能框架」,以全新的安全架構提供應對5G雲網時代的整體安全防控能力以及智能的安全防護能力。
  • 中國電信-清華大學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籤約暨辰安科技股權交割儀式舉行
    疫情期間,雙方多次互訪交流,順利完成了辰安科技的股權轉讓,這對於發揮產業協同效應、推動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國家科技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當前清華大學正處在著力構建新百年發展新格局的關鍵時期,明年學校將迎來以「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為主題的110周年校慶,這與中國電信「全面創新,求真務實,以人為本,共創價值」的核心價值理念高度契合。
  • 不是你印象中的亞信科技
    說到亞信科技,很多人都很熟悉:國內最大的電信行業方案商之一,為三大運營商提供核心的業務支撐系統。如果對亞信科技的認識停留在此的話,那就有點兒落伍了。如今的亞信科技,早已不是你印象中的那個樣子。2018年底,亞信科技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1675.HK。
  • 亞信科技當選「RPA產業推進方陣」副理事長單位
    亞信科技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將攜手中國信通院、人工智慧研究院以及國內各大廠商,推動評估體系的構建,促進國內RPA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推動更多行業、領域實現流程自動化。  亞信科技AISWare AIRPA助力政企應用實踐  在本次論壇上,某通信運營商分享了亞信科技機器人流程智能化研發平臺AISWare AIRPA在本省的應用,並對項目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 亞信科技與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戰略合作,共築「智慧鵬城」
    在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賈興東,深智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餘錫權,亞信科技執行董事、執行長高念書見證下,深智城副總經理李荃與亞信科技高級副總裁黃纓代表雙方籤署協議。智城通信總經理成湘東、深智城產投總經理王超、亞信科技高級副總裁陳武、灣信科技總經理侯曉陽等出席籤約儀式。
  • 共話5G安全,亞信安全亮相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盛會
    亞信安全受邀參加本屆年會,亞信安全副總裁鄒明達將在主論壇以《5G雲網時代的網絡安全能力建設》為主題進行演講,分享5G時代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及最新布局。此外,亞信安全還將攜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解決方案亮相,期待各界夥伴蒞臨東方賓館6號展臺深入交流。
  • 亞信科技(1675.HK)正式納入港股通,有望迎來長期價值重估
    在A股市場,提供電信軟體服務的主要有天源迪科(300047,股吧)和東方國信(300166,股吧),二者的市場份額均位居前五,在電信軟體業務領域市場位勢落後於亞信科技,估值水平卻高於亞信科技。截至9月9日,天源迪科以及東方國信的市盈率(TTM)分別為45.2和30.6倍,而亞信科技市盈率(TTM)約為18.7倍,處於顯著低估水平。
  • 亞信科技:從耗時半天到僅半小時 告別傳統標訊搜集方式
    「過去我部門的員工搜集擬建及招標信息,需要每天查看大量發布標訊的網站,基本上一個上午的時間才能「清掃」一遍前一天發布的項目信息」,亞信科技楊經理說到。標訊訂閱推送,提高信息整合效率之前在應用商店想找一款能查詢招標信息的軟體,機緣巧合的機會搜索到築龍標事通APP,就下載體驗了,也很快就決定購買了會員,現在來看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築龍標事通果然沒讓人失望。
  • 辰安天澤受邀出席CEIS 2020中國應急安全(消防)產業峰會 新模式+...
    作為消防安全領域的服務代表企業,辰安天澤受邀出席。辰安天澤董事長王宇先生登臺作主題演講,他以「模式技術創新雙驅動,打造消防產業新生態」為主題,從辰安天澤的公司履歷介紹,到辰安天澤研發創新的發展理念、發展速度及產品體系,再到產品特點與優勢的闡述等,結合對行業發展現狀的概述與瞭望,系統而生動地面對現場眾多來賓做出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講。
  • 亞信科技X深智城集團攜手打造「新深圳」
    日前,亞信科技(股票代碼:01675.HK)與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智城)在深圳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動「智慧鵬城」建設創新性發展。據了解。
  • 亞信科技歐陽曄:通信大數據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抓手
    國家特聘專家、亞信科技首席技術官、副總裁歐陽曄博士受邀出席。歐陽曄表示,面對突發疫情,亞信科技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發揮其在通信大數據、AI人工智慧的能力優勢,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抓手。  歐陽曄介紹,亞信科技把整體的疫情管控分成五個階段:疫情感知,疫情認知,疫情預知,抗"疫"指揮以及防疫復產。面向這五個階段,亞信科技充分利用其在大數據和通信人工智慧的基礎能力,快速形成了16項產品。
  • 戰投之王:幣安投錢問路|鏈捕手
    但對於真正具有清晰戰略思維、終局思維並雄心勃勃的企業,戰投會是其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需要與必然選擇,並在業務拓展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幣安即是如此。作為加密貨幣交易所領域的較晚入場者,幣安早期由於出海戰略以及平臺幣策略贏得了大量用戶的青睞,並順利成為最具影響力與話語權的頭部交易所之一。
  • 亞信科技亮相2020TMF哥本哈根數位化轉型全球峰會,榮獲三項大獎
    本項目融匯電信數據與行業數據,助力城市主體實現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協同,極大縮短了特情響應時間;通過建立跨領域的大數據流通共享機制,提高了政府決策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利用邊緣計算、區塊鏈、數據網絡集成、多方安全計算等技術構建的彈性應對和精細治理數據共享平臺,能協助有關部門提升公共事件響應水平、構建抵禦風險的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