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EPFL科學家開發出了可以檢測新冠病毒的手機APP!

2020-12-14 好學阿飛

2020年4月9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官網發文稱,他們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來了一款可以檢測你是否患有新冠病毒的手機軟體。

簡單介紹

由EPFL嵌入式系統實驗室(ESL)的五名研究人員開發的手機程序,可以讓大家在智慧型手機上記錄自己的咳嗽,並由程序判斷出是否患有COVID-19。

那麼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是如何檢測新冠病毒呢?軟體開發團隊負責人EPFL工程學院教授大衛·阿蒂恩薩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67.7%的病毒攜帶者表現為乾咳即不產生痰,而不是類似感冒或過敏的典型溼咳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檢測你是否可能患有新冠病毒。」該應用仍在開發中,將在未來幾周內發布。

軟體免費而且匿名

一旦該應用程式可用,用戶只需安裝它並記錄他們的咳嗽,檢測結果會立即出現。「我們想開發一個可靠、易於使用的系統,可以用於大規模測試,」阿蒂恩薩說。「這是傳統測試的替代方法。」除了易於使用之外,該應用還具有非侵入性、免費和匿名的優勢。他補充道:「軟體從患者中廣泛收集足夠的數據並用於測試,可以達到70%的準確率。」。「也就是說,認為自己可能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仍然應該去看醫生,這個軟體並不能代替體檢」

利用人工智慧幫助病人

阿蒂恩薩說,該軟體使用人工智慧根據聲音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咳嗽,這個方法並不稀奇,醫生在看病時經常通過傾聽病人的咳嗽來診斷百日咳、哮喘和肺炎

目前,他的團隊正在收集儘可能多的數據來調試該應用程式,以區分患有COVID-19的人、健康人和患有其他類型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的咳嗽。「一旦我們積累了足夠的數據,我們就會發布這個應用程式。這可能需要幾個星期,」阿蒂恩薩說。

小編點評

可以看出來,利用手機APP來檢測新冠病毒的好處是,可以大規模地使用且不用受限於試劑盒的限制。但是具體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則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或者抗體檢測,這個軟體的好處是可以讓試劑盒缺少的國家如印度,先用這個軟體進行初步的大規模排查,之後再將可疑者送去核酸或者抗體檢測。

相關焦點

  • 最牛逼的方法:通過手機來檢測新冠病毒
    該測定法在30分鐘的測量瞬間即可達到約100拷貝每微升的靈敏度,並能在5分鐘內準確地檢測出一對陽性臨床樣品中的預提取RNA。研究人員結合SARS-CoV-2 RNA的crRNA來提高敏感性和準確性,並使用酶動力學直接定量病毒載量。與基於手機的閱讀器設備集成後,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SARS -CoV-2的快速,規範,即時檢查。
  • |必讀|MIT開發AI算法聽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咳嗽聲
    著名的MIT人工智慧研究人員近日在《醫學與生物學工程學雜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AI算法聽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甚至是無症狀感染者的咳嗽聲音。該AI算法能夠準確識別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成功率高達98.5%。
  • 深圳亞輝龍公司開發新冠病毒試劑迎戰疫情
    「3月30日晚,公司首臺新冠病毒化學發光法檢測儀在法國裝機成功,我們已經正式加入了病毒檢測的國際軍團!」昨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鵾輝興奮地告訴記者。而在此前,亞輝龍已經成為全球首家獲得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CE證書、首家獲得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FDA PEUA受理號的企業。
  • 日本科學家在該國蝙蝠身上檢測出新冠病毒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該報導稱,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作出上述宣布。不過,村上晉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據報導,發現病毒的是2013年在巖手縣洞穴中捕獲的角菊頭蝠的糞便,其解析遺傳信息發現其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到80%左右,「似乎屬於同種病毒群」。
  • 科學家開發出第一個開放原始碼的新冠病毒'S'蛋白全原子模型
    新冠病毒(SARS-CoV-2)是當前的冠狀病毒流行疾病(COVID-19)的已知病因。一種稱為S蛋白(也記為:「spike」)促使新冠病毒進入了宿主細胞。研究人員說,這特別重要,因為S蛋白在病毒進入細胞中起著核心作用,使其成為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的主要靶標,如圖所示S蛋白模型。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物理化學雜誌B》 上,題為:「在病毒膜中建立完全糖基化的全長SARS-CoV-2的S蛋白模型」。
  • 巴西研究人員利用斑馬魚發明「掃碼」檢測新冠病毒APP
    新華社聖保羅5月19日電(記者宮若涵)近日,聖保羅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利用斑馬魚發明了一款檢測新冠病毒的手機應用程式,可迅速得出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研究人員將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刺突蛋白的不同片段注射到雌性斑馬魚體內,雌斑馬魚的魚卵會攜帶抗體。研究人員再將抗體從魚卵中分離出來,並利用這些抗體來製作帶有二維碼的診斷卡片。使用者只需採集唾液樣本,並將其塗抹在診斷卡片上,令其與抗體發生反應,再打開手機應用程式掃碼,就能迅速得知檢測結果。
  • Science子刊:新病毒檢測技術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檢測多種病毒感染
    2020年12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型病毒感染診斷技術,該技術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鑑定金屬納米顆粒標記的樣本中的病毒,無需熟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昂貴的設備,就能快速檢測病毒。
  • 何時找到新冠病毒的剋星?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說,從緊迫性來看,目前首要的任務是研發出更加簡便易行的確診工具,以便用在基層社區,「因為目前的PCR檢測方法對實驗室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 新冠核酸檢測,仍有難點   科學家們在很短時間內就鎖定了新冠病毒這種全新病原體,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張鋒揭露SHERLOCK新冠病毒檢測系統細節:2問題最關鍵
    直到本周二,在一場線上分享會中,SHERLOCK 系統的主要開發者、CRISPR 應用領域的先驅之一張鋒再次露面,用近 40 分鐘的時間分享了這一新冠檢測神器背後的開發歷程和技術解決路徑。這種檢測方法與驗孕棒類似,只需一張試紙就能顯示出病毒感染檢測結果,在新冠病毒的檢測中,該技術只需 1 小時就能判斷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我們的產品通過兩步改造最終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張峰在分享過程中說。
  • Nature:狗狗能檢測新冠嗎?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嗅探犬在機場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景象,它們能在那裡探測到槍枝、爆炸物和毒品,且檢測效果優於很多先進的技術。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訓練狗來檢測癌症,許多人認為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人體釋放出一種獨特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些分子極容易揮發,對狗狗來說比較容易識別。
  • 法國首都巴黎市廢水中再次檢測出新冠病毒
    據法國媒體23日報導,繼本月初在巴黎6月底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後,研究人員日前在當地7月份的廢水樣本中再次檢出微量新冠病毒,但尚不足以據此推斷疫情出現反彈。新華社援引法國商業調頻電視臺BFMTV的報導稱,巴黎市政衛生部門負責人於爾皮表示,因為有數條管道匯聚在樣品採集點,研究人員正在回溯廢水網絡,找出具體是哪個地區的廢水含有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認為,此次發現病毒傳播的痕跡並不意外,除了廢水中的病毒含量,更需要考慮病毒的活躍度,當前病毒傳播速度相比疫情初期有所放緩。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你知道對疫情防控有多重要嗎?
    確定新冠病毒真正的「滲透力」提起新冠病毒檢測,多數人最熟悉的莫過於目前作為確診病例「金標準」的病毒核酸檢測。這是一種「進行時」的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直接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核酸序列,以判斷被試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 稱可高效消滅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圖源:英國諾丁漢現場新聞) 海外網11月13日電 據英媒報導,一位來自諾丁漢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抗病毒口罩」,聲稱其殺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超過90%。據英國諾丁漢現場新聞報導,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TU)的科學家和納米技術專家加雷斯·凱夫博士開發了這項專利技術,並設計了這種口罩。口罩所使用的銅離子,來自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團隊自主研製的納米銅。這種口罩的特點是有一層防流體的外層,以減少吸入攜帶新冠病毒的飛沫的可能性。口罩材料中嵌入銅,一旦接觸病毒,銅會釋放離子殺死病毒。
  • 凱普生物:完成新冠病毒、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開發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凱普生物(300639)2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凱普研發團隊近期基於螢光定量PCR平臺,通過封閉式、自動化、高通量的核酸提取和擴增系統,研發出「新冠病毒COVID-19、甲型流感(FluA
  • 日本從2019年年初血液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據日本媒體報導,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昨天(15日)表示,日本政府從2019年年初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的抗體!加藤勝信加藤勝信表示,檢測機構對2019年1-3月份的500份無償獻血者的血樣進行監測,其中兩份樣本新冠病毒抗體監測呈陽性,這意味新冠病毒感染比例是0.4%。
  • 以色列研發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速度提高4至10倍
    眾所周知,檢測阻止新冠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疫情在各國的滿意,大家都在不斷加強檢測措施。目前廣泛使用的新冠病毒檢測法通過提取被檢測者拭子樣本中的核糖核酸(RNA)分子來檢測是否含有新冠病毒RNA,而以色列近日發明了一種更快更廉價的檢測手段。
  • 新冠病毒「曼哈頓計劃」:科學家和億萬富翁聯手的秘密行動
    該小組編寫了一份長達17頁的機密報告,其中呼籲採取若干非正統的方法來對付該病毒。一個重要的想法是用曾經對付伊波拉病毒的強效藥物治療新冠患者,但劑量比過去嘗試的要大得多。他們表示,有機會將自己的人脈和科學知識注入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這讓他們深受鼓舞,而在州和聯邦政府層面,這些努力都會受限。 「我們可能會失敗,」哈佛大學化學家、小組成員斯圖爾特·施雷伯(Stuart Schreiber)說。「但如果成功了,必將改變世界。」
  •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展開研究,試圖儘快找到遏制新冠病毒的良方。香港大學作為最早開始研究新冠肺炎的高校之一,一直走在世界研究前沿。
  • 肺和結腸類器官可作療法研究模型中美科學家篩出三種抗新冠病毒...
    原標題:肺和結腸類器官可作療法研究模型中美科學家篩出三種抗新冠病毒活性藥物國際戰「疫」行動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生成了肺和結腸類器官系統,藉助這一成果他們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藥物進行篩選後,鑑定出了三種顯示對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藥物。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5日報導,在新冠病毒持續在全球傳播之際,科學界從未停止尋找這種病原體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