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幸福三重奏》裡,李誕作為特邀嘉賓,做客于謙的「家」。他們倆,一位是脫口秀界的紅人,一位是相聲界的紅人,都是語言大師,聊起天來相當有趣。
關於喜劇風格,英雄所見略同
因為炸醬麵裡的冬菇,應該用幹冬菇還是鮮冬菇的問題,他們聊到了王建國。
王建國是李誕旗下的脫口秀紅人,李誕說他的炸醬是王建國提供的。
說到王建國,估計喜歡看脫口秀的觀眾還是比較熟悉的,可以說是元老級人物了。而王建國說脫口秀也相當有意思,總是有一股不高興的樣子。
李誕說,喜劇人都是會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然而王建國則是不斷求變的一個人,總是在折騰,要求自己的每一次舞臺都不一樣。
然而正是因為多變,導致這位元老在脫口秀大會上總是表現相當不穩定,起起伏伏。
對於王建國的這種自我要求,于謙相當欣賞,他覺得是對的。而這種折騰其實就是他的風格。
談到對表演風格的定義,于謙老師也給出了一個相當到位的解釋,其實那就是個人魅力,一個藝人通過表演不斷積累,結合真我形成的一種個人魅力,獨一無二,那就是風格。
對此李誕也相當認同。
風格是變不了的,往往就是一個人改變不了的缺點。
李誕問于謙,嶽雲鵬是什麼風格
于謙直言,那是「賤」。
不過言語裡,于謙還是暴露了自己對小嶽嶽的一丟丟不滿。
李誕說感覺小嶽嶽很久不說相聲了,于謙說淨上綜藝了。
他說他問小嶽嶽,能不能幹點正事兒了,你就是幹這個起家的,在外面漂得再多,這根兒不能斷了,得弄個活了。
據說小嶽嶽為此正在弄新活呢,期待啊。
關於時代發展快速更替,于謙說要給年輕演員磕頭
說到現在的新演員都是被捧著過來的,兩人可謂感觸良多。
于謙說現在主要是觀眾變了,現在的觀眾表現欲特別強,恨不得把你拽下來,自己上臺去說。
于謙的這句話可謂說出了核心,很多人都說德雲社的相聲,不像相聲,現場互動的時間有時候遠遠超過表演時間,很多人不理解。殊不知其實這是觀眾的需求,觀眾在場下做捧哏不知道多歡樂,這種歡樂不在現場可能很難理解。
對於這種現象于謙表示也很無奈,要改變觀眾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什麼時候觀眾可以安安靜靜地聽會兒相聲,反而成了一種奢望,藝術魅力被淡視成為一種常態。
結合粉絲效應,就讓年輕演員的發展差距拉得很大,這是看臉的時代。
粉絲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反向要求演員按照他們喜歡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偶像時代的悲哀。
于謙也只能無奈地說:「你得隨應一下。」
于謙說,錄團綜才跟秦霄賢接觸,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孩子,不知道人家現在這麼火,「早知道我給他磕一個!」「好傢夥,咱不知道啊。」
被于謙笑死,李誕和謙嫂都在一旁樂壞了。
關於德雲社的粉絲運營傳聞
李誕說,外界傳聞,德雲社厲害,是因為會運營粉絲,德雲女孩名滿天下。
于謙說,真實的情況是,粉絲在想著怎麼運營你,都是流量說話。
對此李誕也是感觸良多,話說他有一回他一時興起上臺表演,沒想到觀眾的評價是:「沒想到誕總的梗,完全不輸專業的脫口秀演員。」
李誕一臉懵,不知道世界已經變成這樣了。李誕在國內脫口秀界的地位,幾乎可以媲美相聲界的郭德綱,整個脫口秀市場,可以說是他身後的笑果文化憑一己之力,硬打出來的江山。
但是時代就是發展得這麼快,短短幾年時間,新人輩出,李誕已經快被忘記了。
李誕很無奈,說:「你以為我是幹嘛的呢?」
有趣的對話背後,可以看到德雲社發展中的玄機
德雲社現在的相聲為什麼是這樣的?
如果你喜歡相聲,你會發現郭德綱于謙說相聲,他們的後輩們說相聲,那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很多的年輕相聲演員說相聲,更像是一場脫口秀表演,甚至更像是一場粉絲聚會。
估計很多人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有時候因為郭德綱和于謙喜歡德雲社,但是還是看不慣,這吵吵鬧鬧的什麼玩意兒?但是你真的想不明白,現場的觀眾的滿意度可以那麼高,他們的高興不是裝出來的,都是覺得值回票價。
而于謙和李誕的這場對話,恰好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就是偶像效應、粉絲效應在相聲領域中的表現,它是一股潮流,你擋都擋不住。
並不是德雲社想做這樣的相聲,而是在發展中順應市場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你得接受這種存在,再慢慢調整。
結語
真的被于謙大爺那句「早知道給他磕一個」笑到了,不過這句話的背後也反映出了相聲發展中的無奈。不過無論如何,希望他們越走越好吧,真的喜歡聽相聲,郭德綱和于謙二十周年的那幾段還是真不錯。對於如今相聲舞臺上的偶像效應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