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素質教育品牌「美術寶教育」已經完成了D輪 2.1 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 TPG 旗下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領投,達晨財智、盈睿資本、賽富基金、博佳資本、創致資本等跟投,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這是目前素質教育賽道最大的單筆融資。
美術寶教育的主要業務有兩塊:「美術寶1對1」在線美術教育和啟蒙階段的「小熊美術AI課」,累計付費學員超 50 萬。現在單月收入超過 2 億人民幣,「美術寶1對1」、「小熊美術AI課」基本各佔一半業務體量。此外,美術寶教育旗下的藝考社區也是國內最大的美術社區。
美術寶創始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據創始人甘凌透露,美術寶教育兩塊主營業務的首單UE為正,其主要原因是,「美術寶1對1」的轉介紹率超過60%,攤平了平均獲客成本;「小熊美術AI課」業務的低轉正(低價課轉正價課)平均比例超過 25%,試聽轉化率高。
此前在線美術教育在投資行業常常被質疑的是,市場是不是夠大?單月收入做到 2000 萬人民幣是不是就到頭了?「2019年底,美術寶教育單月收入超過 1億人民幣後,我們又被質疑「1個億就到天花板了吧」,直到單月收入超過2億人民幣後,大家才重新思考在線美術教育的價值。」甘凌告訴36氪。
36氪將在這篇文章裡,從「美育市場及美術寶教育的定位」及「美術寶教育的規劃」兩個方面,來解釋「在線美育的潛力」。
美術是一種語言。對小朋友來說,在語言和邏輯體系成型之前,「說」是一種費力的表達方式,「寫寫畫畫」就成了他們「表達」的補充方式。幾個筆畫可以勾勒出一個笑臉,也能表達出「難以言說」的情緒。
基於表達的訴求,美術是一個更廣闊的賽道。相比於音樂裡必須有樂器門檻,美術是一個對於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嘗試和轉化的品類。
在定位上,美術寶教育不是做單一繪畫技能的培訓,而是將啟蒙階段的美育定義成綜合素養課,定位於讓小朋友「用畫畫認識世界」。
綜合素養是指,將繪畫與成語故事、古詩詞、科學原理等內容相結合,通過畫畫課程提高小朋友的文化素養,比如「龜兔賽跑」、《詠鵝》、透視原理等,都是可以和繪畫很好結合、同時傳遞知識。
這種定位下,美術寶教育的用戶就不會局限於給孩子報「畫畫班」,也能吸引到對文化素養提升有需求的小朋友——文化素養本身就是一個更大眾的市場。
「比如說詠鵝,父母光讓他背詩是沒有用的,小朋友想像不出來這個場景,但是一看到這張圖,或者自己動手去畫的時候,就會對紅掌、綠葉有圖像的認知,更容易理解這首詩。」
在內容和產品之外,未來美術寶教育還將上線新的板塊,為小朋友搭建了在線「房間」——一個基於AR技術的立體空間。小朋友可以擁有自己「作品房間」,將創作的繪畫「擺放」在自己的「房間」裡,並且邀請朋友「進入」房間參觀。
在線空間
在美術教育品類做到頭部之後,美術寶教育的兩項規劃是「平臺化」和「海外化」。
目前美術寶教育已經上線了寫字課,下一個即將上線的品類是「音樂啟蒙」,會沿用「小熊」的品牌名。
美術和音樂都是可以給小朋友帶來愉悅感的科目,也是啟蒙階段的強勢科目。而目前國內的音樂啟蒙基本只聚焦在「樂器」上,強調重複、枯燥的彈奏練習,並不利於培養興趣。
所以「小熊音樂」會聚焦在音樂的「入門素養」及「興趣培養」上,一方面幫助小朋友了解「音樂知識」比如音樂節奏、結構、音樂大師等,另一方面則研發了全新的硬體降低小朋友的入門門檻,讓他們可以快速上手「玩」音樂,學會彈唱、甚至能作曲、組樂隊。
在形式和體驗感上,「小熊音樂」的課程風格也更偏向「酷」和「潮」。
小熊音樂
美術寶教育的另一項戰略是「出海」,這是一項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業務,後成為戰略之一。
甘凌告訴36氪,「常常國內的家長發朋友圈宣傳美術寶教育,海外的華人朋友看到了下單報名,到現在美術寶教育每個月有 4000 多萬人民幣的收入來自於海外。」
美術教育是啟蒙階段的強勢科目,且啟蒙時期的教學方式是世界通用的。目前美術寶教育規劃先「出海」到東南亞國家,針對東南亞群體做有針對性課程。
TPG中國區管理合伙人孫強表示:「美術寶教育為包括鄉村兒童在內的孩子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美育機會,也為藝術教育者搭建了施展才華的更大舞臺。睿思基金期待以其資金和影響力協助美術寶教育繼續拓展銷售渠道和創新業務,支持其實現科技賦能藝術教育、惠及所有孩子的目標。」